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三皈依是解脫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乘的「三皈依」,時間是盡未來際,就是:從現在開始到成佛,我都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做一個佛弟子。

「皈依」的目的是什麼呢?要有正確的動機,才會有正確的目的。

正確的動機就是:我為了要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眾生來受三皈依,要救度有情來受三皈依。

所以第一個「菩提心」要具備。

第二個要有「出離心」。三皈依以後你不能常常再落於、陷溺於世俗想。

什麼叫世俗想呢?假如你姓王、姓陳、姓張,皈依以後就是跟你俗家的緣分還沒有了卻,但是心裡要有定見:我已經是皈依三寶的人了,剩下的餘生好好地克盡職責本分,了卻因緣以後,今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應該是追隨上師三寶的。要有這樣的出離心。

沒有這樣的出離心,可能你皈依以後也不會得到真實的解脫。皈依以後依然六道輪迴的大有人在,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皈依以後沒有發出離心,他的所言所行、一切的造作都還是趨向六道輪迴,這樣受苦什麼時候才會終了呢?

第三要生「懺悔心」。往昔所造的所有的惡業,都是因為無明的貪瞋痴所生起來的,所以今天要在上師三寶前求懺悔,以後就絕不再造,所言所行都是利己利人的。

https://youtube.com/shorts/4yPnh3fDAQk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6會員
3.5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7/09
🔮護持 臺灣薩迦寺 9公尺大悲救苦觀音建設 ✦前往登記▸ https://s.sakya.org.tw/guanyin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臺灣薩迦寺 觀音聖像建造中 臺灣薩迦寺是一個有象徵意義的講修閉關寺院,供奉一尊九米多高的聖像「觀世音菩薩」,是法界盛事。這一尊佛像現在已經運到臺灣。
Thumbnail
2025/07/09
🔮護持 臺灣薩迦寺 9公尺大悲救苦觀音建設 ✦前往登記▸ https://s.sakya.org.tw/guanyin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臺灣薩迦寺 觀音聖像建造中 臺灣薩迦寺是一個有象徵意義的講修閉關寺院,供奉一尊九米多高的聖像「觀世音菩薩」,是法界盛事。這一尊佛像現在已經運到臺灣。
Thumbnail
2025/07/08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62 無始以來,眾生沉淪於無有解脫的輪迴大海,願我們像罪犯越獄一般,義無反顧地捨棄輪迴苦海,一心一意奔往極樂世界。對於解脫來說,世間的財色名利是極大的障礙,大家應當看破這一切。
Thumbnail
2025/07/08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62 無始以來,眾生沉淪於無有解脫的輪迴大海,願我們像罪犯越獄一般,義無反顧地捨棄輪迴苦海,一心一意奔往極樂世界。對於解脫來說,世間的財色名利是極大的障礙,大家應當看破這一切。
Thumbnail
2025/07/08
終生修行是寶,能夠發願終生修行。有的時候這願力,護持你換來終生修行。你不終生修行,你會終生煩惱、終生操勞、終生拖磨,豈不可惜?人要有一個有質量的晚年。有質量的晚年,換來你的來生會更殊勝。千萬不要老年犯錯!年輕犯錯,兩個水兒:一個在膝蓋,一個在肩膀。他來臺灣的時候,上師開示:「你膝蓋那個走
Thumbnail
2025/07/08
終生修行是寶,能夠發願終生修行。有的時候這願力,護持你換來終生修行。你不終生修行,你會終生煩惱、終生操勞、終生拖磨,豈不可惜?人要有一個有質量的晚年。有質量的晚年,換來你的來生會更殊勝。千萬不要老年犯錯!年輕犯錯,兩個水兒:一個在膝蓋,一個在肩膀。他來臺灣的時候,上師開示:「你膝蓋那個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皈依的最終目的,不是只為了能得到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的吉凶禍福;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能解脫輪迴,甚至證悟成佛。   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便以為只指一個儀式,其實這是指依止的心態。 本文摘要 什麼是皈依?皈依
Thumbnail
皈依的最終目的,不是只為了能得到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的吉凶禍福;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能解脫輪迴,甚至證悟成佛。   皈依是學佛修行的起點,也可以說是進入佛門修行最基本的戒律。許多人一聽到「皈依」這個名詞,便以為只指一個儀式,其實這是指依止的心態。 本文摘要 什麼是皈依?皈依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