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的「三皈依」,時間是盡未來際,就是:從現在開始到成佛,我都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做一個佛弟子。
「皈依」的目的是什麼呢?要有正確的動機,才會有正確的目的。
正確的動機就是:我為了要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眾生來受三皈依,要救度有情來受三皈依。
所以第一個「菩提心」要具備。
第二個要有「出離心」。三皈依以後你不能常常再落於、陷溺於世俗想。
什麼叫世俗想呢?假如你姓王、姓陳、姓張,皈依以後就是跟你俗家的緣分還沒有了卻,但是心裡要有定見:我已經是皈依三寶的人了,剩下的餘生好好地克盡職責本分,了卻因緣以後,今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應該是追隨上師三寶的。要有這樣的出離心。
沒有這樣的出離心,可能你皈依以後也不會得到真實的解脫。皈依以後依然六道輪迴的大有人在,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皈依以後沒有發出離心,他的所言所行、一切的造作都還是趨向六道輪迴,這樣受苦什麼時候才會終了呢?
第三要生「懺悔心」。往昔所造的所有的惡業,都是因為無明的貪瞋痴所生起來的,所以今天要在上師三寶前求懺悔,以後就絕不再造,所言所行都是利己利人的。
https://youtube.com/shorts/4yPnh3fDAQk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