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不約而同,和幾位朋友聊到離婚的話題,每每在聊到感情狀態說到離婚時,我都有一種感覺,好像留了一個案底一樣,我說我改叫「退役人妻」,是不是和平許多?朋友說:「你這次找房子我才從你的經驗中,了解到原來離婚自己帶三個孩子,租房子會不友善,我們平常看你都帶能力光環。」
離婚也快六年了,這次自己獨自帶三個孩子搬家,才算真的完整體驗了單親媽媽這個角色。也首度感受到社會中有部份老派價值觀的標籤,是如何否定一個女人的負責感、能力和努力。
以前,我看見單親爸爸帶著孩子生活,我會給予高度的肯定,覺得這個爸爸負責任而且有愛,也會盡可能的想要幫助這樣的家庭。所以我以為我身為一個單親媽媽時,我也應該是會被社會待以同樣的目光,結果事情遠超乎我的想像。我知道這只是社會中的一種看法,並不是全部,不然我不會遇到現在這麼好的房東,但是在有一些人眼中,「單親媽媽帶三個孩子」是個麻煩,充滿不信任。
我當時看中的房子,房東只因為我是單親媽媽就不想租我了,僅管我甚至主動提高租金,房東就是一直拒絕我,甚至他後來還主動幫我找房子,每天傳訊息給我。他房子不租我,但是努力幫我找房源?很妙。
所幸,我個性比較專注在自己身上,這些態度和話語,我也都沒有受影響而感到沮喪。後來,我憑著信心繼續尋找安居之所,這個世界具有多面性,人有很多種類型。我現在遇到的房東屬於年輕一代,就跟我的理念很相似,他不但給予各種協助,有時候還讓人覺得社會有情、人間有愛。有一次我派三個孩子下樓去管理室拿大量的包裹,孩子們拿上來時,讚說:「房東好熱心哦~他明明在大廳開管委會,看我們在搬東西就跟大家說開會能不能暫停一下,他想幫我們搬包裹。」理想生活還是可以有的,只要向前走,就會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我遇到的這些過程,換作其他不像我這麼強勢的女性,會不會感到辛苦?我在這裡體會到性別歧視仍然存在,而我們身為女性應該要覺醒,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在世代傳承的教育之下:
女孩們,妳是不是~
递剪刀時,總是先轉半圈,讓鋒利對著自己。
撐傘時,總偏半寸,擔心雨水濺到對方肩上。
接電話前,要先按靜音鍵,給世界調小了音量。
聽笑話時,會先看別人的表情,再決定要不要笑出聲。
刪消息時,要先倒數三遍,仿佛在和每個字告別。
道歉時,會抿緊嘴,像在嚼碎所有的委屈。
你折的紙飛機,為什麼從沒飛出過陽台。
你連崩潰都要算好時間,在自己破防的同時,還要試圖降低對周遭的傷害。
這個世界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別人,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愛自己。我們一生所接觸的認知,讓我們成為這個世界的客體,被動、依附、沒有自我,為父母而活,然後找一個值得信賴的男人,再為他而活,最後結婚生子,為孩子而活。
我們失去主體性,所以我們害怕一個人。
我們有沒有想過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為自己負責而不是找依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選擇。我身邊有些被教育為男人是依靠的女人,找來找去以為找到良人,結果結婚生子後,發現只能靠自己,賺錢、照顧家庭、教育孩子,全靠自己,還要背負強勢、不夠溫柔的責任。俗話說,女人嫁錯人就像投錯胎一樣可怕,但這是依附的結果,最後還是被迫要靠自己,然後自己年輕時,也沒有培養好能力,變得很辛苦。
但是,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生存法則呢?
我們拋棄傳統中對女性生存方式的限制,向男人學習他們的生存法則,兩性平等的未來是否會更快到來?對,我說的不是女權、大女主,而是女性主動向男性學習他們的生存法則。積極、主動選擇、自我定位、權衡和主體性...等等,
這個議題值得探討,不需要學什麼大女主思維,因為定位很模糊,最後淪為女權自助餐,也改變不了本質上的問題,要兩性平等,直接學男人的生存法則!帶著我們天生的軔性與溝通能力等優勢,去參與世界的生存遊戲,而不是依附於男人成為第二個性別。
這樣我們女性才會更有力量,成為完善世界架構的一分子。
真希望我的女兒都能明白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