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視角】第一屆台北戲劇獎,一個成功的開始,對產業會有什麼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一晚上,第一屆屬於劇場的台北戲劇獎令人激動地落幕了。對我來說最令人感動的,是金老師在獲得最佳男演員上台致詞時,他不斷地覺得很魔幻,停頓了好一會兒後,說「這大概是真的吧。」

令我感動的原因,是台灣的現代劇場大概就是從金士傑那一輩開始建立的,他從業了五十年,不斷在各個角色間變幻。看過半世紀的變化,可能去年以前他從沒想過可以有一個專屬於劇場的獎真正發生,還好我們有趕上,頒給他一個最佳男演員。

台北戲劇獎是劇場界的大事,第一屆從規劃者、典禮製作團隊到參與者,大家都表現得很棒也很讓人感動,我認為順著這波喜悅,這個獎將很明確地改變了我們劇場從業者看待製作的某些習慣。接著我試著從製作前置、人事期待、得獎之後、台北以外等不同的切入點,來聊聊我猜測可能會有的改變。

製作前置

這屆的入圍作品並不區分演出規模,也就是如果牯嶺街做得好,那也有機會與國家劇院的演出一起入圍。但大部份來說,會在牯嶺街進行的製作,從觀眾數量回推,資金規模不可能會高,許多設計與操作就更會走在精準的刀口上,從好處說是可以彰顯創意及獨立精神(我推測也是這次開立獨立精神獎的某部份原因)。

在不分規模、且不同場地規模的製作有其觀眾席次自帶的票房上限情況下,一個製作的前置,是否會朝著想入圍獎項的目標,來設定製作的標準?但所謂入圍並非有一個既定可量化的標準,所以我的想法是大家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至少到2027年開獎前的製作,在開案的初始,應該不會有這個設定。

因為大家開案還是首選不賠或是可以賺錢,而且一個獎的評選標準,可能要進行個幾次大家可能才會稍見端倪(例如大家可能會說什麼電影的什麼角色很有機會入圍奧斯卡、金馬獎等)。再來是一些2027年開獎的製作(表示是2026年的演出),應該都已經在前置或準備開案了。

但戲劇獎的意義我認為在於,當有了一個獎項可以做為演出的節點,不論是否需要,但會出現一個抽象的標準,2027年開始的劇場演出,也許可以看看是否有更多一看就覺得這個製作有想入圍的野心的作品。

但同時我又認為以台灣的創作者心境,應該還是會做他們想做的內容,頂多在開案後,跟製作端討論往入圍的可能性去追,幫作品多一點知名度;而以製作為導向的作品,關注的還是觀眾而非是否入圍得獎,畢竟入圍後的效益現在還不知道呢!

人事期待

入圍及獲得個人獎的劇場工作者,最直覺的會想到他們是不是會漲價了,或是更難敲到工作檔期了。我自己是覺得漲價應該會有但不會太多,畢竟市場還不算真正打開,NBA也是要等到官方談定轉播權利金後才能開啟球員合約大漲的時代到來(目前單季最高薪資是太陽Booker的7千多萬美金,是以前Jordan單季3千多萬的當時最高薪資的兩倍)。而工作檔期的部份,其實目前感覺到的是已經很難敲到了,不用等得獎。

那個人獎入圍及得獎的期待是什麼呢?就我在製作上來看,業內對於入圍者大多都有一定的認識,或是大概知道其工作情況,所以就很替他們開心。不過有入圍個人獎的人,是否就有個能拿出來說服觀眾的利基點?這反而是我很期待的。

觀眾是否會被「第一屆台北劇場獎最佳〇〇入圍」,而對入圍者參與的新製作有更高的信心,這點我很想知道,我猜之後他們有參與的作品應該就會放上相關桂冠說明了吧。這種個人的期待,更多應該會在編劇、導演、演員身上,我猜測設計類可能還是要該戲重演的情況,大家有更多好奇。

我指的是像這樣的桂冠

我指的是像這樣的桂冠

得獎之後

戲劇獎跟金鐘、金馬、金曲很不同的是,劇場的時效性只有在演出的當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觀眾知道某個作品得獎了,透過頒獎典禮認識了這個獎後很感興趣,但卻可能這個演出再也不會重製了。

這點我認為是政府單位可以來做些什麼的,畢竟台北戲劇獎的主辦單位是台北市文化局,是否有機會讓轄下的表演藝術場館提供檔期,讓某些獲獎作品有重新上演的機會?

無論是委託製作、免費/減免場租、票房分潤等,若能讓獲獎作品有主動選擇下一輪次演出檔期的機會,我覺得這會給作品很大的幫助。觀眾也能在知道這個演出很棒之後,有機會再次觀賞。

而這是否也能讓某些演出「只有一週生命」的習慣,逐漸被打破?讓業內可以思考一個演出最佳的情況是多輪次重演,才能回本及獲利?

台北以外

最後我認為也是最難的部份,是台北以外的團隊及演出。由於演出大量發生在台北,所以無論是台中還是高雄,演出的量不確定是否撐得起一個獎。

但若是要做成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性的台灣劇場獎,那在目前大多數演出都在台北發生的情況下,跟台北戲劇獎是否會高度重疊?那是要做成奧斯卡跟金球獎的差別,還是有其它方式?

若只有台北戲劇獎,長久下來可能演出會更向台北傾斜,我自己覺得可能不是好事。但台北市文化局無法也無需處理到全國性的事務,所以還是期待台北以外的地區有更多演出發生,將市場打開。


這一週來,無論是社群上好友的得獎/沒得獎所發佈的感謝,還是觀眾及從業人員對於台北戲劇獎的讚美,我都覺得有這個獎很棒,雖然去年的演出沒入圍,但我會繼續努力的。

我就是那種如果入圍後,會急忙把桂冠放上海報來吸引大家的製作人!

你有看上週的台北戲劇獎直播嗎?很好看哦,如果沒看到,這裡可以找來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31會員
184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7/06
身處製作組,溝通效率與訊息留存至關重要。這次想聊聊我對於工作郵件和訊息的期待,以及一些令其困擾的溝通方式。在文章中我提到在郵件中署名、明確主題、回覆時間和訊息的精簡性,以及在群組訊息中保持討論焦點的重要性,並說明瞭如何避免低效率溝通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7/06
身處製作組,溝通效率與訊息留存至關重要。這次想聊聊我對於工作郵件和訊息的期待,以及一些令其困擾的溝通方式。在文章中我提到在郵件中署名、明確主題、回覆時間和訊息的精簡性,以及在群組訊息中保持討論焦點的重要性,並說明瞭如何避免低效率溝通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6/29
我在這篇文中,想跟大家聊聊我對戲劇與秀的演出結構差異的看法,聊聊結構的必要性及整合可能性。從我自身經驗,比較戲劇的敘事結構與秀的換檔、增強結構,說明結構如何影響觀眾體驗及作品完整性。
Thumbnail
2025/06/29
我在這篇文中,想跟大家聊聊我對戲劇與秀的演出結構差異的看法,聊聊結構的必要性及整合可能性。從我自身經驗,比較戲劇的敘事結構與秀的換檔、增強結構,說明結構如何影響觀眾體驗及作品完整性。
Thumbnail
2025/06/15
楊景翔演劇團《蘑菇》雙卡司演出,同一個劇本,由不同演員詮釋出截然不同的風格:黃迪揚、王琄組合展現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氛圍,崔臺鎬、徐堰鈴組合則呈現病態瘋狂的荒謬感。文章詳細分析兩組演員的表演差異、導演組的創作選擇以及劇本本身的特色,最後點出此劇難得的藝術價值與觀賞體驗。
Thumbnail
2025/06/15
楊景翔演劇團《蘑菇》雙卡司演出,同一個劇本,由不同演員詮釋出截然不同的風格:黃迪揚、王琄組合展現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氛圍,崔臺鎬、徐堰鈴組合則呈現病態瘋狂的荒謬感。文章詳細分析兩組演員的表演差異、導演組的創作選擇以及劇本本身的特色,最後點出此劇難得的藝術價值與觀賞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一部充滿實驗與衝撞感的作品。表演者在舞台上揭露自身立場,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膽挑戰現實,台灣因而在短短兩小時的劇場時空裡頭被歡迎、被承認、被視作一個真正的國家。這也或許是所謂「藝術自由」的實踐,在藝術發生的場域裡頭,思想、言語、表達得以毫無邊際,不受任何限制的束縛。
Thumbnail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一部充滿實驗與衝撞感的作品。表演者在舞台上揭露自身立場,觸及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膽挑戰現實,台灣因而在短短兩小時的劇場時空裡頭被歡迎、被承認、被視作一個真正的國家。這也或許是所謂「藝術自由」的實踐,在藝術發生的場域裡頭,思想、言語、表達得以毫無邊際,不受任何限制的束縛。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本文公布得獎結果也分享個人選擇,著重講述二者及原因,最後附上選擇作品的短評。以下即談論「TICFF會外賽-影評暨電影KOL評審團獎」得獎結果和個人選擇。
Thumbnail
本文公布得獎結果也分享個人選擇,著重講述二者及原因,最後附上選擇作品的短評。以下即談論「TICFF會外賽-影評暨電影KOL評審團獎」得獎結果和個人選擇。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今天現場看了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的表演,以及幾年前的專題報導,我還蠻佩服團長陳皇寶先生的幾點改革:
Thumbnail
今天現場看了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的表演,以及幾年前的專題報導,我還蠻佩服團長陳皇寶先生的幾點改革: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演員分享了他們對於演出後觀眾的感謝之情以及對於劇團的感謝,並表達了對觀眾深深的感動和尊敬。文章內容主要圍繞著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以及對於戲劇和藝術產製所帶來的共鳴和主觀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演員分享了他們對於演出後觀眾的感謝之情以及對於劇團的感謝,並表達了對觀眾深深的感動和尊敬。文章內容主要圍繞著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以及對於戲劇和藝術產製所帶來的共鳴和主觀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