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眉角】戲劇與秀的結構:從製作人的角度看演出設計的差別與必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幾年前曾以製作人身份參加過北藝中心的馬戲工作坊,那時就想著馬戲這種「秀」的形式,該怎麼在結構上與戲劇相結合呢?也曾經看過一些偏向秀的演出,例如馬戲、魔術秀、歌舞秀、演唱會等,在職業病犯的同時,會想著這個演出是否有結構上的編排?應該有吧,那這些編排是依據什麼而來的呢?

同樣都是以娛樂為導向的演出,戲劇/秀之間的差別是哪些?我自己在看演出時感受到這些結構提供的支撐力是什麼?從製作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我會怎麼去形塑這些結構呢?

今天想從這些角度來跟大家聊聊我的想法,如果跟你想的有任何出入,不要懷疑,你是對的,我是錯的,peace~

最近期是看了一場魔術秀,讓我有這個想法的。

最近期是看了一場魔術秀,讓我有這個想法的。

在演出作品中的結構指的是什麼?

首先想先聊聊我自己認知中的結構是什麼。從具象的物品來看,一張桌子需要有一個桌面,以及讓桌子可以站立的桌腳,如果要加強的話,可能會在桌板跟桌腳之間加上X型的支撐讓它更穩固。從抽象的文章來看,最基本的作文需要起承轉合: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我的想法是什麼→轉換角度再次說明觀點→整合以上觀點作結。(現在的話可能還需要摘要在最前面)

結構確立後,在進行創作或製作的過程中,就能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更容易處理;也能超脫小目標的侷限,從大目標的佈局來評估作品是否穩固。那一個演出,如果在戲劇與秀這兩項來看,會有什麼差別嗎?

鋼彈模型本身的結構就相當複雜,從簡單的頭、軀幹、四肢、武器,到一個部份的拆分,有各種玩法

鋼彈模型本身的結構就相當複雜,從簡單的頭、軀幹、四肢、武器,到一個部份的拆分,有各種玩法

戲劇的結構

以戲劇演出來說,故事本身作為骨幹也有類似作文的結構,由於一個戲劇演出通常在60到120分鐘左右,不同的立場、觀點、線索,除了填充演出時長,也等於支撐著演出本身儘可能完整,減少漏洞。

以一個線性敘事的演出如愛情劇,可能就會有相遇、熟悉、產生好感、遇到關卡、解決問題替感情增溫、角色最終對於情感的抉擇這些段落。又例如偵探劇,勢必有事件發生、調查行動、線索撞牆、找出真相這些斷落。我會從完成的劇本或演出中,拉出這些節點,檢查是否有相符或不必要的內容。

在這些段落中,創作或製作本身想傳達出的觀點,就會試著找到合適的段落放入。例如想呈現情感中承諾的重要性,那就會試著放入失信的橋段;想呈現偵探對於兇手犯案動機的憐憫,也許就會有背著刑警私下暗示兇手希望他自首的設計。

秀的結構

秀的結構我自己認為與戲劇差異很大,觀眾看的並不是一個故事,而是在觀賞的過程中獲得不同的刺激,得到「哇~」、「好強!」或是「真好看!」的時刻。因為人的專注力並不長,現在又比十多年前的專注力來得更短暫,所以我會傾向秀的結構至少需要有「換檔」及「增強」兩種。

在我淺薄的認知中,以魔術秀為例,假設魔術師的招式有物品置換類(小球變成花、憑空變出硬幣等)、預言心理類(猜出你寫的內容)。這兩大類就是一個大型的換檔,而物品置換類,從一開始的袖口變出花、色紙放進信封換顏色拿出來、硬幣進入應該進不去的杯子等,甚至把助手切成兩半、憑空消失等,愈來愈難想像可以辦到的事情,就是增強。

在這樣展示技藝的過程中,為了讓觀眾保持興趣,增強與換檔就需要交替出現,也可以加入觀眾互動的環節來讓觀眾保持期待。

而如果是人妖秀、演唱會,我想像中的邏輯又有些不同,但仍可以用「換檔」與「增強」兩項來觀察。例如快歌/慢歌、喜鬧橋段/溫情橋段,就是一種換檔;而表演者的solo與有群演/伴舞的差異,又可以是增強的方式。

這種以展現表演者魅力的演出,表演者也可以藉由換檔來調整體力,同時展現出他/他們的不同面向。例如魔術師可以展現他的手技、對樸克牌的掌握度、對觀眾心理的掌握度、轉移注意力的熟練度等;表演者可以展現他的幽默感、人設、表演能力、對快/慢歌的掌握、舞技等。

結構的必要性

這邊先假設表演者(無論是戲劇還是秀)在舞台上的細節都足夠的情況下來討論,意思是演員表演合理、情緒恰當;魔術師技巧純熟沒有失誤;歌手/舞者全心投入也對演出內容熟練。

但如果結構有缺失,可能會讓觀眾在某個時候覺得無聊,或是好像有不合理,或是覺得少了什麼而感到可惜。再延伸出去一點,觀眾在進場前的資訊是來自於宣傳,假設宣傳提到的內容很吸引人,但在創作結構上卻少了觀眾被吸引入場的這一塊,甚至可能覺得宣傳內容騙人。像是偵探劇的謎題太簡單、人妖秀服裝/場面不夠華麗、演唱會少了必唱曲、伍佰竟然整場都自己唱等等。

在製作或創作層面,如果結構有缺失,觀眾可能就會接收不到原本想提出的觀點或面向,也會非常可惜。

很基本的線性敘事戲劇結構

很基本的線性敘事戲劇結構

結構的整合與例外

戲劇與秀在敘事形式上完全不同,但是否有機會整合呢?我認為還是有的,但需要製作及創作端從演出結構中找到合適的切點,細節地在演出時長、目標受眾、創作核心目標中來討論,並且需要確立優先度。

以戲劇來說,《不可能的任務》中我們看見阿湯哥對電影特技的能力展示,同時戲外也感受到他這個年紀還願意親身上陣的個人魅力。但核心仍然是伊森韓特這個角色所經歷的故事,角色的英雄轉變以及最終需要解決的目標。想展現的內容掩蓋掉戲劇表現,就會本末倒置。

阿湯哥從機車上縱身一躍的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阿湯哥從機車上縱身一躍的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以秀來說,我想到的是表演者藉由展示技藝與魅力的過程中,向觀眾說/呈現一段敘事(故事)。例如馬戲演出的過程中,整體的敘事主幹是表演者從小因為被霸凌,自己一個人孤獨地學魔術,結交了一些好友,最終解決霸凌者跟自身心魔的歷程。

當然,一切都有例外,例如西洋劇場史中經典的荒謬劇在敘事上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或是一場演唱會,歌手憑著超強的演唱實力可以直接征服聽眾從頭聽到尾(但歌曲本身也有結構)。

對我來說,例外需要超強實力與精準受眾,而結構本身,仍然還是一個演出的檢視基礎。



最後舉製作本身的例子,之前提過的導演組/設計組/技術組/製作組,以及前置期/排練期/進場期/結案期,本身也是一種結構。

你有印象看過哪些結構清晰明確到令你印象深刻的演出嗎?或是滑順自然讓你覺得時光飛逝的作品嗎?還是有那種一直大嘆可惜少了些什麼的製作呢?

歡迎留言討論或是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幫助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551會員
202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6/15
楊景翔演劇團《蘑菇》雙卡司演出,同一個劇本,由不同演員詮釋出截然不同的風格:黃迪揚、王琄組合展現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氛圍,崔臺鎬、徐堰鈴組合則呈現病態瘋狂的荒謬感。文章詳細分析兩組演員的表演差異、導演組的創作選擇以及劇本本身的特色,最後點出此劇難得的藝術價值與觀賞體驗。
Thumbnail
2025/06/15
楊景翔演劇團《蘑菇》雙卡司演出,同一個劇本,由不同演員詮釋出截然不同的風格:黃迪揚、王琄組合展現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氛圍,崔臺鎬、徐堰鈴組合則呈現病態瘋狂的荒謬感。文章詳細分析兩組演員的表演差異、導演組的創作選擇以及劇本本身的特色,最後點出此劇難得的藝術價值與觀賞體驗。
Thumbnail
2025/06/08
《山忌 黃衣小飛俠》影評:結合臺灣靈異傳說、愛情元素與奇幻敘事,劉以豪精湛演出,絕望感十足。有些我自己不喜歡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整體而言,值得進電影院觀賞!
Thumbnail
2025/06/08
《山忌 黃衣小飛俠》影評:結合臺灣靈異傳說、愛情元素與奇幻敘事,劉以豪精湛演出,絕望感十足。有些我自己不喜歡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整體而言,值得進電影院觀賞!
Thumbnail
2025/06/01
做為一個劇場製作人、偶爾也做導演,大部份我在開始看戲(包括劇場、影視作品,下同)前是想著要放鬆享受,但很容易進入職業病模式,且會依照作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狀態。而那些令我想逃離或是不停看錶的作品,通常有一些共通點,我寫在文裡了。
Thumbnail
2025/06/01
做為一個劇場製作人、偶爾也做導演,大部份我在開始看戲(包括劇場、影視作品,下同)前是想著要放鬆享受,但很容易進入職業病模式,且會依照作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狀態。而那些令我想逃離或是不停看錶的作品,通常有一些共通點,我寫在文裡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孩子們是天生的演員,要他們搞出一個劇本太費勁,不需要劇本的演出是即興,亦是創作! 起心動念,只是想要創造「一起做一件事」的經驗,對於成員以學期為單位流動的團體,尤為重要。在期末的小孩論壇上,我們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當我反覆思索時,腦海總是浮現一句:「那就是戲劇了吧!大家都那麼會演
Thumbnail
孩子們是天生的演員,要他們搞出一個劇本太費勁,不需要劇本的演出是即興,亦是創作! 起心動念,只是想要創造「一起做一件事」的經驗,對於成員以學期為單位流動的團體,尤為重要。在期末的小孩論壇上,我們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當我反覆思索時,腦海總是浮現一句:「那就是戲劇了吧!大家都那麼會演
Thumbnail
為期三個月的進階表演課,課後我都會寫 心得備註,在戲劇創作上得到聖希老師不少啟發,在表演藝術上也在學員們毫 無保留的努力下,獲得諸多不同的視野角度。像個演員般去感受困難和挑戰, 這都是對慣於發號施令的編導來說,極為珍貴和必要的養份——你必須好好趴 下去在泥濘中打滾,才能體會和演員站在同個陣線的感覺。
Thumbnail
為期三個月的進階表演課,課後我都會寫 心得備註,在戲劇創作上得到聖希老師不少啟發,在表演藝術上也在學員們毫 無保留的努力下,獲得諸多不同的視野角度。像個演員般去感受困難和挑戰, 這都是對慣於發號施令的編導來說,極為珍貴和必要的養份——你必須好好趴 下去在泥濘中打滾,才能體會和演員站在同個陣線的感覺。
Thumbnail
後來想想,其實不只是表演,任何的創作工作似乎都合用。當我們認為情緒要很重的地方,卻是用放鬆的狀態處理時,反而較能帶給觀眾更多細節,並較為從容地選擇並展示創作者在特定情緒下,想要給觀眾看清和感受的部分。
Thumbnail
後來想想,其實不只是表演,任何的創作工作似乎都合用。當我們認為情緒要很重的地方,卻是用放鬆的狀態處理時,反而較能帶給觀眾更多細節,並較為從容地選擇並展示創作者在特定情緒下,想要給觀眾看清和感受的部分。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1. 戲劇是語言的成就。 2. 七大藝術中,繪畫、雕塑、建築屬「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屬當面的「表演」藝術。 3. 藝術(戲劇)的目的是培養美感。 4. 將戲劇分為四大類:西洋古典戲劇、西洋現代戲劇、中國古典戲曲(唱曲)、中國現代戲劇。 5. 古典與現代的分界線
Thumbnail
1. 戲劇是語言的成就。 2. 七大藝術中,繪畫、雕塑、建築屬「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屬當面的「表演」藝術。 3. 藝術(戲劇)的目的是培養美感。 4. 將戲劇分為四大類:西洋古典戲劇、西洋現代戲劇、中國古典戲曲(唱曲)、中國現代戲劇。 5. 古典與現代的分界線
Thumbnail
在寫作戲劇、動漫、圖文等方向時,評論分析與感想心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戲劇評論的不同層次,並提供了寫作戲劇評論的建議。
Thumbnail
在寫作戲劇、動漫、圖文等方向時,評論分析與感想心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戲劇評論的不同層次,並提供了寫作戲劇評論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