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近日戰事四起 有時不免讓人懷疑自己會不會很衰的剛好要去打仗
我不是反戰派 但也不是怕血怕槍的人 更不是會為了反戰而去造勢或甚麼的人 畢竟此生渺小 人不偉大
眾所周知 我不是善於反抗 也不是有勇氣反抗的人
可能是出於哲學思考自以為的多方包容
我是一個很會妥協的人
但近幾年的生日願望都有希望世界上不要再發生戰爭(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一點幫助都沒有
_
高三的歷史課程中有一章節叫國家暴力
很久以前曾經和N在捷運上討論過(不過我們的討論方向與課程內容不同就是了
[國家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
起初以抵禦外敵 造福眾人為目的的組織
為何變得像四季豆 像狗鍊 像一片陌生的海
當這個組織已經龐大到讓人沒有歸屬感
我是否還有待在組織內的義務與必要性?
我又是否有逃向遠方的權利與必要性?
_
躲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中整整十二年
最應該學到的是如何成為體制需要的人
我直到最後兩年才意識到這件事 但或許已經算早了
高三時與師大合作了自我覺察課程
再次讓人懷疑自我為何
探究的問題是[我是誰?] 或是[我應該成為誰?] 又或是[我能夠成為誰?]
覺察自我的目的究竟是要認識自己 還是認識自己能夠為社會貢獻甚麼?
_
所以我有時很羨慕貓(僅是擅自的想法而已
貓可以是書店的 街區的 鄰里的
也可以都不是
而人 從出生的那一刻便被貼上了許多分類
儘管這些分類或許最初並非以標籤為目的 就跟國家一樣
華人 台灣 小康家庭
是誰的附屬品 還是只是與誰有關而已
到最後我們自己都分不清楚
當口中說出X的Y時 是否帶有哪怕一點的佔有
_
人想要處理事務 便需要解釋
我們想要認識一個人 便會不自控地貼上標籤
然而解釋侷限了我們的思考 標籤使我們被定義成某些模樣
這便是面對認知狹隘性的無力感
然而用既有的認知去理解自己未知的事物這件事毫無錯誤可言
也僅僅只有意識到[認知外]的事存在且嘗試理解的人才會有這般困擾
無論如何 忽略這種看似嚴重實則無關緊要的小事
對於存活一點威脅性都沒有
跟戰爭 自由 平等 相比之下 這些只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跟生存相比之下
_
關於自由
選擇被奴役是一種自由嗎 被自由奴役是一種自由嗎
對於此題現階段的答案是
自由的詮釋不同因此無法比對
第一個自由討論的是人本自由 以自身為出發點所認可的自由
第二個自由討論的是集體自由 以群眾為出發點所認可的自由
第三個自由討論的是絕對自由 以致高且絕對的真理性包裝的自由 難以被完整地解釋與定義
然而這個問題就很好的展現了 文字的侷限性 不自由性
對於這三種自由(或者更多) 我們只有短短的自由兩字做討論
這就是文字會禁錮解釋 解釋會禁錮思考的理由
包括我延伸的解釋 也都可能是被禁錮的 而我還在努力
_
扯遠了
從戰爭 扯到國家 扯到佔有 扯到解釋 扯到自由 再扯回解釋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看似有邏輯地環環相扣實則漫無目的的胡扯
_
雖說是漫無目的 但至少把想說地 想表達地說出來了
今日天氣晴 但有點太晴
看完的書是歲月靜好和閣樓裡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