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工 iPhone 到組裝超級電腦,再到開發純電休旅,鴻海(Foxconn)正一路擴展成為「智慧交通整車解決方案提供商」。即將量產的 Model B(納智捷 n⁵),正是這段轉型路徑的關鍵示範。今天就帶大家從 硬體模組化、OTA 軟體生態,到 CDMS 商業模式與國際合作,一次看懂鴻海如何完成這次蛻變!
---
🛠️ 1. 硬體:MIH 平台的模組化底盤鴻海主導的 MIH 開放平台,是 Model B 硬體佈局的基石:
模組化底盤與電池:底盤、動力模組、電子架構均採標準化設計,不同車型能快速複製新平台 。
生產彈性:台灣高雄與苗栗雙廠同時量產,未來能將相同模組化線路外移至印度、越南,擴大全球產能。
成本與時程優勢:模組共用降低開發成本,從概念到量產可縮短至 12–18 個月。
透過 MIH,Model B 的硬體不再是單一車款研發,而是一整套可擴展的「底盤即服務」。
---
---
💽 2. 軟體:OTA+智慧座艙生態
在硬體平台上,Model B 搭載完整的 OTA(Over-the-Air)遠端更新機制:
功能升級:中控 UI、駕駛輔助演算法與地圖都能透過雲端線上更新。
AI 整合:未來將與鴻海自研 AI 平台(如 FoxBrain)結合,帶來更智能的自動駕駛與車內體驗。
生態延伸:基於 OTA,鴻海計畫開放第三方應用市集,打造「車載 Android」式的生態圈。
軟體可持續進化,讓 Model B 隨著時間越開越聰明,也增加了客戶黏著度。
---
🔗 3. CDMS 模式:從代工到整車解決方案
鴻海旗下 鴻華先進(Foxtron),採用 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CDMS) 模式:
1. 設計支援:提供平台底盤與零件整合設計,協助品牌快速推車。
2. 製造交鑰匙:從零組件採購、模具加工、組裝到測試,一條龍服務。
3. 後勤維保:結合裕隆經銷與售後體系,提供充電、保固與 OTA 更新諮詢。
CDMS 模式讓鴻海不再只是「代工廠」,而是整車解決方案的「平台供應商」,為合作夥伴提供全方位輸出。
---
🌐 4. 國際合作:三菱 MOU 與日系布局
拓展海外市場,鴻海已與日本三菱簽署 MOU,由 Foxtron 為三菱開發新 EV 車型,並委由裕隆在台組裝,預計 2026 年進軍澳洲與紐西蘭 。
供應鏈協同:利用台灣成熟製造能力與日本品牌資源互補。
市場雙線:除出口,鴻海亦參與日系廠的在地供應鏈,提升全球佈局彈性。
平台複製:同一 MIH 技術平台,可快速轉為日系或其他品牌客製款。
這項合作標誌著鴻海「汽車平台服務」的國際認可,也是從蘋果代工到汽車代工再到整車方案的進化。
---
📊 5. 投資人觀點:多元布局的長線動能
1. 營運多元性:Model B 僅是起點,隨 Model C、三菱版接力,EV 收入比重可望占集團 10%以上。
2. 技術護城河:硬體+OTA 軟體+AI 生態整合,形成難以被快速模仿的競爭優勢。
3. 估值提升契機:AI 伺服器與 EV 雙引擎題材,支撐鴻海獲利成長與股息殖利率優勢。
---
🌷 粉色花海女孩結語
Model B 的全方位佈局,正是鴻海從「電子代工王」到「智慧交通平台大廠」的演進縮影。
透過 MIH 硬體平台、OTA 軟體生態、CDMS 模式與國際合作,鴻海正構築一條完整的整車解決方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