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空凝實陣」-第三式:「定形築基」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若說「觀風轉形」是破局之起勢,那麼「定形築基」便是成局之關鍵。場館之事,止於回應民意,尚為應對之術;能將民意化為設計之基,方為築實之道。

懷德施展《破空凝實陣》第三式:「定形築基」。此式講究「形未可築,基先定心;設計非圖,實為共識之鑄」。說明會結束後,他並未急於收兵歸營,反而再推一局。原來,員外在加碼捐贈時,曾以一句話點醒他:「這不是給政府用的館,是給所有人用的館。」一語驚心,懷德思索良久,遂啟動「全民共築計畫」,主動加入「共融式遊具」作為設計轉向核心。共融遊具,非為一般鞦韆、溜滑梯,而是必須納入輪椅通行坡道、身障友善座椅、感官刺激區、安靜角落等多元需求,設計不只需巧思,更需深度理解差異,並牽涉特教、幼兒、建管等多堂口協力。

是以此式首重一環:「納異合流」。懷德邀集各堂口專員、社福團體、親職協會代表、特教教師與建築師同席討論,召開「設計諮詢整合會」,不設首席、不問職等,人人皆可發言,發言皆要記錄。當日座談雖長達六小時,卻句句為實、字字入心。最後由一名身障孩子的母親總結:「不要只說我們能不能進去,要想我們進去後能不能留下來。」

此語一出,設計團隊重新起稿。懷德特設「使用者設計回饋期」,將設計圖轉為模擬動畫,設展三日,開放民眾現場模擬操作、填寫問卷回饋。特幼堂、體健堂輪番駐點解說,一時之間,設計不再只是圖紙,而是成為共議的修練場。同時,他推動設立「共融設計協調機制」,以特幼堂為功能主體諮詢單位,並邀請學界專家提供意見。此舉前所未有,懷德心知:「若不在設計時整合,到施工時必為死結。」

而最巧妙者,是他並未將「共融」僅視為特殊對象所需,而視為「全人場館設計」的核心理念。於是館內設計順勢延展出:長者體健步道——連結遊憩區與觀景區,減少高低差;親子互動區——設於主設施旁,不影響主活動、亦能親近參與;靜謐休息角——考量自閉、過敏與焦慮兒童所需,設半包圍式小屋數間。

整體設計修正完畢後,他未即刻定稿,而是再次邀集建築師與各專責代表共議,設「定稿審查座談」,讓意見再循環一次,確認非形式性聽取,而是真實納入。

那日傍晚,曾在第一場說明會中表達反對的團體代表默默走近懷德,只道一句:「如果這真能照設計落實,我會帶孩子來剪綵。」懷德未言,只拱手為謝。

那夜,他於筆記記道:「設計非為畫圖,而為習心;場館之形,從非出自設計師之手,而成於眾人之念。若形不凝於心,何以立於地?」

段師姊閱後,只點首道:「能讓眾聲成形,方為築基之真義。」

自此,該館之設計,不僅為設施之創新,更成為青玄府推動共融空間、跨堂設計協作的首例。此一式,亦令《破空凝實陣》真正由虛入實,築定人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身在公門好修行-文官十八式:江湖留心不留名
0會員
39內容數
一部融合公職經驗與制度觀察的修行錄,以「江湖」為隱喻,道出在公門體制下一名基層文官如何歷經錘鍊、修習心法、應對變局,走出屬於自己的修煉之路。
2025/07/16
然而,懷德深知,僅止於說明,猶如劍法未出招、內力未發勁,遠不足以穩固局勢、成就實形。於是他施展《破空凝實陣》第二式:「觀風轉形」。 此式講究「審人意之向,借勢順勢;觀民情之變,轉形應形。」他開始收集說明會後回饋,逐條分析。反對者之憂,多集中於生態、視覺與社會溝通三面。他遂針對三面一一部署:其一,針
2025/07/16
然而,懷德深知,僅止於說明,猶如劍法未出招、內力未發勁,遠不足以穩固局勢、成就實形。於是他施展《破空凝實陣》第二式:「觀風轉形」。 此式講究「審人意之向,借勢順勢;觀民情之變,轉形應形。」他開始收集說明會後回饋,逐條分析。反對者之憂,多集中於生態、視覺與社會溝通三面。他遂針對三面一一部署:其一,針
2025/07/16
世間場館規劃之術,非但築牆鋪地、設柱起頂之工,更在於理氣合勢、應形導意之道。教育門中傳有一絕學,名曰《破空凝實陣》,講求「虛處布形,實中留勢;應民意而不亂,納外援而不損道」,專破空間再造之難局,化無形為有形,令形制與心意皆可落地。 懷德初修此陣,便遇一場險戰——青玄府將於南方公園新建一座半開放式多
2025/07/16
世間場館規劃之術,非但築牆鋪地、設柱起頂之工,更在於理氣合勢、應形導意之道。教育門中傳有一絕學,名曰《破空凝實陣》,講求「虛處布形,實中留勢;應民意而不亂,納外援而不損道」,專破空間再造之難局,化無形為有形,令形制與心意皆可落地。 懷德初修此陣,便遇一場險戰——青玄府將於南方公園新建一座半開放式多
2025/07/16
世間修武之人,內功可自煉,拳法可自習,唯有資糧,不可無援。江湖雖大,無銀難行;府中雖廣,無資難動。是以教育門中另有一法,專授以補助為力,借外援轉為己用,名曰《乘勢化勁法》。 此法講求「察勢而動、應時而發、轉力為功」,並非單靠申請之術,而是精於時機掌握與局勢運化,堪稱補助之道中極高乘心法。懷德初修此
2025/07/16
世間修武之人,內功可自煉,拳法可自習,唯有資糧,不可無援。江湖雖大,無銀難行;府中雖廣,無資難動。是以教育門中另有一法,專授以補助為力,借外援轉為己用,名曰《乘勢化勁法》。 此法講求「察勢而動、應時而發、轉力為功」,並非單靠申請之術,而是精於時機掌握與局勢運化,堪稱補助之道中極高乘心法。懷德初修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傳統的觀點 傳統上,幾乎可說無一例外地,都認定「形、勢、虛實(通行本)」是《孫子兵法》的中心。雖然大家都將「始計(通行本)、作戰、謀攻」置於所謂的「大戰略」的地位,但是真正的心力大多用於「形、勢、虛實」三篇。由於誤認,以至於《孫子兵法》到底如何使用,沒人說得清。 通常,十三篇都被割得破碎,以便於
Thumbnail
傳統的觀點 傳統上,幾乎可說無一例外地,都認定「形、勢、虛實(通行本)」是《孫子兵法》的中心。雖然大家都將「始計(通行本)、作戰、謀攻」置於所謂的「大戰略」的地位,但是真正的心力大多用於「形、勢、虛實」三篇。由於誤認,以至於《孫子兵法》到底如何使用,沒人說得清。 通常,十三篇都被割得破碎,以便於
Thumbnail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Thumbnail
「形」「勢」兩篇是「謀攻」篇的實戰操作 「形」篇以「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結尾;「勢」篇以「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結尾。前者要求集中力量、等待時機,後者要求運用環境、激發力量。「謀攻」即是告訴世人,不同的力量等級,有不同的運用法門,目標就是「不戰而勝」。是故,「形」、「勢」是「謀攻」的實戰操作。 先
Thumbnail
轉身與天地共交 清風明月競相邀 體盡無窮以為至 卻也似渾沌鑿竅
Thumbnail
轉身與天地共交 清風明月競相邀 體盡無窮以為至 卻也似渾沌鑿竅
Thumbnail
「五變」當是由「乃為之勢」衍生而出。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乃為之勢」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而反向思考「因利而制權」;「五變」同樣可以說是「因利而制權」,則「勢」上加「勢」而成為「五變」。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有所不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
Thumbnail
「五變」當是由「乃為之勢」衍生而出。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乃為之勢」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而反向思考「因利而制權」;「五變」同樣可以說是「因利而制權」,則「勢」上加「勢」而成為「五變」。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有所不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受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