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當下社群網紅時代價值觀與行為的好書—讀《底層網紅》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讀書會的關係閱讀了這本報導文學,讀完後覺得十分精采!透過實際案例,作者描繪出自2008年金融海嘯、2019武漢肺炎對世界經濟和工作模式帶來的衝擊,同時遇上社群網站的崛起,使人們的心態與價值觀產生變化和擴散,並形塑他們的行動和判斷由此所產生的影響。

時代潮流

概括書中描繪出來社群時代的價值觀即為:「平凡無奇是一種罪」。社群網站如FB、IG乃至於Tiktok抖音等放大了人們的感受,擊中人的弱點,無止盡擴大出名的慾望,創造了以流量換錢的可能性,也擴散了各種謊言、詐欺、偏見,形塑並統合了許多人的價值觀,使之對於過往所謂的正當工作、穩定生活、互相包容等價值觀進行即使非全面、也是巨大的否定。

特別是在疫情後網路和社群使用率產生爆炸成長,加上經濟模式轉變、生活困難,人們開始尋求更多、更快且輕鬆的發財、出名、尋求自我、情感探索、身心解放等方面的方式,不再願意接受過往認為正當正常的工作,而社群網站提供了一個平台,人們趨之若鶩。

然而在這後面,科技巨頭、各式廠商、販賣夢想的老鼠會、詐騙集團、直銷、以夢想、社會運動與理念包裝銷售自己產品的網紅也善於運用這一個新媒介,透過各種模式、話術來形塑和貼近人們對於怎麼賺錢的看法,利用懷抱著當代上進夢,即只要能紅、能賺大錢甚麼都無所謂的男女們,透過新的媒介平台,讓這些人去吸收身旁相近的人們,為他們賺大錢。

這些男男女女都是作者所謂懷抱想輕鬆爆紅和發財的「微型網紅」,被盯上是因為廠商等群體都知道,這種人身旁接觸、追蹤他們社群網站的人,多半是價值觀相似的真粉,所以藉由這些人來幫自己打廣告,更有機會為這些廠商、老鼠會、直銷、詐騙乃至大型網紅去吸收更多真人來獻金。

raw-image


運作模式

在這過程中,不論是雲端頂層還是微型網紅們,熱愛使用當代流行思潮(書中提到財富自由、身體自主、女性主義、黑人的命也是命、情感自主等等)和話術,加以改造成商業素材,來增加自己的流量曝光度,在這種商業運作下,網路上流竄的流量形塑了人們的認知和框架,大家都認為靠這條路能發財。

另一方面,這些被利用的人對此許多深信不疑,或者雖然有懷疑,但說服自己這樣才是對的,因為他們認為,很多人都這樣成功,他們沒有理由不可以,儘管他們最後賠上了積蓄、借款、親友的信賴甚至是自身的健康與尊嚴。

而這些被利用的人多數更會隱瞞真實情況,因為他們深信不疑此路能發財,所以仍要靠這樣賺錢,既然如此就不能說出來,而他自己既然被這樣詐走錢財,那他也可以反過來用這樣的方式去賺別人的錢,像是身旁的親友、網路上的人、單純的年輕人等等,並自我催眠一定要走這條更輕鬆、出名、發大財的路,認定自己一定會成功,以致於無法制止,甚至對於質疑者大表憤怒。

實況案例

例如其中一章談實況直播網紅,以病態方式經營,藉此滿足網路有犯罪、霸凌等慾望的酸民,藉此賺錢,例如透過讓酸民大舉霸凌、攻擊自己,害自己陷入窘境來賺錢,甚至讓酸民惡意檢舉他,儘管沒有犯罪,但酸民看到警察出動亂抓那個網紅,能浪費國家資源他們就很爽,實況主就藉此賺進大筆抖內。


同一章也提到,裡面有黑人、女性去作賤自己,讓自己被嚴重地侮辱,甚至崩潰,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賺錢、變紅的手段,儘管被如此對待,那些人自己認為這樣沒錯,比起朝九晚五穩定工作但沒甚麼錢,他們這樣可以得到很多錢,可以紅,所以他們非常否定過去那些正當職業和價值觀,他們認為自己現在才是紅人,是逐漸往金字塔上爬,這是真正的「上進」。

而同樣地,很多人在社群上被詐騙、被老鼠會直銷吸納,然後轉過頭來變成這種人,繼續去詐騙別人,形成惡性循環卻仍深信不疑。也有些人是為了得到更多關注,藉此換取跟廠商合作的機會,所以去土耳其等密醫盛行的國家,整形成可以得到流量的身材與臉孔,結果許多人醫美手術後身體組織潰爛甚至差點死亡者均有,並因為他們是去外國醫美,因此求助無門,身體每況愈下,然而他們卻又覺得唯有這條路能走下去,因為只要有名有流量就能帶來錢,生活和身體就都能救回來,只能繼續走下去。

也有提到因為社會思潮與社會運動崛起的網紅,例如美國因BLM崛起的網紅,在種族議題上逐漸走歪、內鬥,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流量;或者主張女性主義、獲得大量女性粉絲追蹤的網紅,隨著聲名鵲起,逐漸採取使用各種矛盾但能讓追蹤者「共感」的話術,利用支持者的信賴,去認同他有些矛盾的說詞與價值觀、購買他的書、參加他高額門票的講座,購買他業配的產品等等,讓他大發其財,他更灌輸支持者要瞧不起平凡、樸實、尋求伴侶的男男女女,鼓吹女性要想盡辦法榨乾男性,男性被榨乾後就趕快換下一個,如果男性提出偶爾像是互相負擔,就應該立刻甩掉,再找一個新的有錢男性。如果有人質疑,他就會鼓動支持者去攻擊看法不同者,如果是女性甚至會被當作是背叛者,遭受更猛烈攻擊。

流量塑造一切

看完這本書,感受到因為社群與流量塑造並放大了慾望,加上各種修辭技巧、表演、影像、話術等方式,所以使得人們一方面越來越趨同,另一方面也因為社群特性,越走越極端,也與上一代越來越不同。

而當代許多人所言的「上進」觀,在本書也有了更明確的描繪,即是「有名又有錢,有錢有名後要更加有錢又有名」。因此不擇手段賺錢成為主流,有錢就是一切,而書中呈現的樣貌,即是當代不管詐騙也好、利用也罷,甚至讓人羞辱、傷害自己,自我作賤,只要能紅、得到抖內,就都是對的方式。作為讀者感受當代潮流下,在想如果作者採訪台灣的例子,可能也包括賣國吧。

這種在社群上崇尚的價值觀,讀完當下,也覺得這套觀念和上進看法或許是詐騙集團永不歇的原因之一,而對詐騙反感的人,可能同時在其他層面上崇尚這種價值觀,所以不管政府怎麼遏止甚至跨國聯手合作,詐騙也不可能根絕,因為這就存活在人們的價值觀裡面。

不過,本書書名雖然用底層網紅,其實還是有提到一些比較成名的人,只是多數案例是有很多幾百幾千追蹤的微型網紅,就是被成名者、有錢人利用的人,因為這些人會吸引價值觀類似的真粉,所以只要施以小惠和成名的誘惑,就能利用這些人吸引到更多人被捲入各種騙局之中,傾家蕩產且難以自拔,成為有錢人更有錢的墊腳石,但是這也是社群網站和智慧型手機誕生後社會和經濟型態的特性,所以這個趨勢現今仍然如此。

結語

對當代社群網紅議題和社會心態現象有興趣的朋友,會很推薦這本書,會從中得到許多收穫,甚至可以用來觀察國內如果有網紅突然轉變,本書也可以提供熟悉的軌跡與模式 ,作為觀察現象用的書籍,也是十分趣味。況且本書不厚又有豐富案例,是一本相當有趣的時事報導書籍,與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黎胖書房
104會員
79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黎胖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6/29
吳聰敏教授《臺灣經濟四百年》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要來翻案許多台灣經濟史迷思,以及破除國民黨經濟奇蹟神話的書。 以經濟學的角度切入,這本書的核心探討議題就是「臺灣怎麼走向今日富庶」,從第一章庶民生活的變化開始,一路從荷蘭時代談到戰後半導體產業,探索台灣現代經濟的起源、成長原因和影響。
Thumbnail
2025/06/29
吳聰敏教授《臺灣經濟四百年》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要來翻案許多台灣經濟史迷思,以及破除國民黨經濟奇蹟神話的書。 以經濟學的角度切入,這本書的核心探討議題就是「臺灣怎麼走向今日富庶」,從第一章庶民生活的變化開始,一路從荷蘭時代談到戰後半導體產業,探索台灣現代經濟的起源、成長原因和影響。
Thumbnail
2025/06/07
一直對美國國內現今的衝突感到興趣,為何過往沒有解決?時常聽川普提及美國夢,那過往那個充滿理想的美國夢年代,究竟為何呢?恰逢其時,這本《無盡之愛》,帶著我回顧了那個美好的六零年代,讓我理解為何那個年代如此令人嚮往(儘管不一定跟川普所想的相同),以及為何現今議題仍然燃燒,且如此讓人挫敗。
Thumbnail
2025/06/07
一直對美國國內現今的衝突感到興趣,為何過往沒有解決?時常聽川普提及美國夢,那過往那個充滿理想的美國夢年代,究竟為何呢?恰逢其時,這本《無盡之愛》,帶著我回顧了那個美好的六零年代,讓我理解為何那個年代如此令人嚮往(儘管不一定跟川普所想的相同),以及為何現今議題仍然燃燒,且如此讓人挫敗。
Thumbnail
2025/05/26
若林教授做為一位本來不了解臺灣、到深入了解的外國人,他用輕鬆筆觸寫下的這本書不僅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對當代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有評論,不僅能夠了解過往至今的時代脈動,也能夠快速掌握戰後臺灣史的重點,對於關心自身未來、社會變動方向,卻不想被紛亂媒體資訊和極化政治立場所影響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切入的軌道。
Thumbnail
2025/05/26
若林教授做為一位本來不了解臺灣、到深入了解的外國人,他用輕鬆筆觸寫下的這本書不僅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對當代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有評論,不僅能夠了解過往至今的時代脈動,也能夠快速掌握戰後臺灣史的重點,對於關心自身未來、社會變動方向,卻不想被紛亂媒體資訊和極化政治立場所影響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切入的軌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因為疫情期間被迫改變而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以及供需消費,其實應該再經過10年才會逐步形成的。 
Thumbnail
我們因為疫情期間被迫改變而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以及供需消費,其實應該再經過10年才會逐步形成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商業理財/職場工作術的書,通過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社會和人生,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見解。
Thumbnail
極右翼或將崛起,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極右翼或將崛起,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猶如一場無聲的革命,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網紅將受眾定位於中階(下半層)與基礎層的學習需求,以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既能吸引大量觀眾,又能保持內容的吸引力。相比高深的專業知識,中階和基礎層次的內容更易於理解和接受,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並增強其黏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續前篇) 📍現代社會及社群媒體 現今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崛起下,人們比以往擁有更多管道去意識到其他人的生活,難免起了比較之心,滿足證明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的慾望。 另外,由於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如宇宙爆炸般的海量資訊向我們席捲而來,五花八門的線上課程,販賣著焦慮與自我不足的恐懼,導致現代社會瀰漫
Thumbnail
(續前篇) 📍現代社會及社群媒體 現今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崛起下,人們比以往擁有更多管道去意識到其他人的生活,難免起了比較之心,滿足證明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的慾望。 另外,由於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如宇宙爆炸般的海量資訊向我們席捲而來,五花八門的線上課程,販賣著焦慮與自我不足的恐懼,導致現代社會瀰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