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台灣經濟史錯誤觀念的好書—推薦《台灣經濟四百年》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吳聰敏教授《台灣經濟四百年》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要來翻案許多台灣經濟史迷思,以及破除國民黨經濟奇蹟神話的書。

以經濟學的角度切入,這本書的核心探討議題就是「臺灣怎麼走向今日富庶」,從第一章庶民生活的變化開始,一路從荷蘭時代談到戰後半導體產業,探索台灣現代經濟的起源、成長原因和影響。

由於作者採用的研究方法之故,因此他在本書指出荷蘭與清朝等農業時代經濟體無甚變化,而他認為台灣是從日本時代開始走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故本書篇幅以日治和戰後為主,荷治和清領時代作為歷史脈絡的鋪墊,以及對西拉雅族墮胎的解釋、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否在對台灣的統治與貿易中賺錢,以及清朝時期原住民和漢人的土地關係等議題做部分的討論與翻案。

raw-image


而本書著重指出,日本時代是臺灣走向現代經濟的奠基期,舉凡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公共建設、土地產權、公共衛生等等均始於日本,奠下良好基礎,因此作者以「邁向現代經濟成長」的角度來說,肯定了日本統治帶來的正向發展。

在本書對日本時代經濟史的描繪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種甘蔗的經濟利益,竟加速了纏足解放,經濟利益的提升,連帶帶動了女性地位的提高、減少女性失蹤人口和解放纏足,同時作者也試圖翻案過往強調種甘蔗是壓榨農民的看法,這一點與過往所學有所不同,經與台灣史研究的朋友商榷,這亦是目前學界正在討論的議題。

進入戰後中華民國的統治後,作者指出,雖然中華民國政府承繼了日本的優良體質,但是因為台灣被迫捲入中國內戰之故,加上國民黨政府重心在軍事和鞏固自身統治,又缺乏財經人才,認定台灣隨時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攻下,因此透過各種管制政策和優鮮配給追隨者的政策,從1945年後就出現了戰後嚴重、但過往二戰期間不曾有過的米荒,以及之後為了負擔軍事開支導致的極端嚴重的惡性通膨,而惡性通膨正是導致戰後台幣飆漲、財政崩潰的原因,且國府當時無意願解決,帶來的應急黃金也承認將因軍事開支耗盡,而統治者甚至認定必須如此運作。這一切均使得臺灣陷入隨時崩潰的危機。

之所以後續能有轉機,乃係來自於美國對中華民國的及時援助,也就是知名的美援,加上嚴格管控美援的運用方式,並提出財經建議,要求國民黨大力改變,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持,因此國民黨憤恨地被迫配合,但在政策中仍然暗中偷工減料,修改建議、偷渡自己想法,弱化改革。

然而美國建議即使是弱化版也同樣奏效,使得台灣經濟環境日趨轉佳,同時國民黨內部分人士亦願意違逆多數黨政人士看法勇於冒險,搭配外資湧入、台灣人勤奮努力等要素,使得臺灣取得極佳的優勢,擊敗墨西哥、南韓等對手,因此一步一腳印,最終走至今日的富庶。

也因為作者在書中強調美援和美國國際開發分署提出的建議,因此也特別著重反駁了技術官僚對於台灣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主張,駁斥了幼稚工業保護論的看法,並認為健全的環境和財經改革才是台灣走向經濟起飛的原因。

最後,本書也有提及到一些碑文有問題,例如本書頁71提到的小琉球烏鬼洞風景區記事碑,頁199的淡水雙峻頭水源地紀念碑,希望能夠修正他們有所謬誤或缺漏的紀念碑文。

本書採單元主題,所以像看戲說臺灣,好看易懂,許多章節也再商榷很多過往的經濟史觀念,雖然有些見解值得再討論,或者因僅以經濟面向之故切入討論,仍需配合其他研究討論現象,但整體瑕不掩瑜,非常推薦本書,並可搭配Youtube上的授課影片,以及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吸收更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黎胖書房
104會員
80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黎胖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6/07
一直對美國國內現今的衝突感到興趣,為何過往沒有解決?時常聽川普提及美國夢,那過往那個充滿理想的美國夢年代,究竟為何呢?恰逢其時,這本《無盡之愛》,帶著我回顧了那個美好的六零年代,讓我理解為何那個年代如此令人嚮往(儘管不一定跟川普所想的相同),以及為何現今議題仍然燃燒,且如此讓人挫敗。
Thumbnail
2025/06/07
一直對美國國內現今的衝突感到興趣,為何過往沒有解決?時常聽川普提及美國夢,那過往那個充滿理想的美國夢年代,究竟為何呢?恰逢其時,這本《無盡之愛》,帶著我回顧了那個美好的六零年代,讓我理解為何那個年代如此令人嚮往(儘管不一定跟川普所想的相同),以及為何現今議題仍然燃燒,且如此讓人挫敗。
Thumbnail
2025/05/26
若林教授做為一位本來不了解臺灣、到深入了解的外國人,他用輕鬆筆觸寫下的這本書不僅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對當代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有評論,不僅能夠了解過往至今的時代脈動,也能夠快速掌握戰後臺灣史的重點,對於關心自身未來、社會變動方向,卻不想被紛亂媒體資訊和極化政治立場所影響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切入的軌道。
Thumbnail
2025/05/26
若林教授做為一位本來不了解臺灣、到深入了解的外國人,他用輕鬆筆觸寫下的這本書不僅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對當代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有評論,不僅能夠了解過往至今的時代脈動,也能夠快速掌握戰後臺灣史的重點,對於關心自身未來、社會變動方向,卻不想被紛亂媒體資訊和極化政治立場所影響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切入的軌道。
Thumbnail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本書是我看過最適合臺灣人閱讀的書,舉的都是臺灣人能懂的例子,甚至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列為全民必讀的書之一。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了總體經濟的概念,分為主題、物價、利率和投資篇以及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等,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臺灣經濟。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了解總體經濟,尤其是臺灣經濟的人閱讀。
Thumbnail
本書是我看過最適合臺灣人閱讀的書,舉的都是臺灣人能懂的例子,甚至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列為全民必讀的書之一。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了總體經濟的概念,分為主題、物價、利率和投資篇以及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等,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臺灣經濟。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了解總體經濟,尤其是臺灣經濟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