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較左岸,但大抵而言仍能找到共通之處,讓這本書不會顯得脈絡不連貫而影響閱讀。那些人生中必然出現的大哉問,人生的意義、自我的意識之類,理解過去與未來的關係,透過一個脈絡化、宏觀的視野看待自己個體的問題,就能夠得到一些非標準答案,但是個方便的理解架構,來檢視自己的生活。
書裡有句話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到底誰出的問題這麼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也點出了非標準答案的必要性,當工業化、標準化的量產邏輯進入到生活幾乎每一個層面,異化的狀況也就加深、更無孔不入的讓人逃無可逃。舉凡生活的每一個部分,消費、旅遊、學習、、、不一而足的都能用這樣的理解框架來看待。
虛擬的世界提供了現代人在生活世界與理想之間真空抽離的遁逃處,行動裝置的發明、發展更讓這樣的現象愈發明顯。演算法捕捉了個體在整體現象中的最大公約數,形成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別。當這些訊息鋪天蓋地因著社群網路的媒介效應而極化,也無怪乎產生更難以撼動的主流,並且讓每個單一事件被完整理解的可能性降低。
帶來的影響就是生活世界每一個具體的單一事件,都將在主流的框架中理解,對個人而言無疑的是一種異化,對群體而言則是一種趨同。短連結理性加之以長連結情緒的加乘,使得疏離感加劇,極化也就無可避免。
大數據的時代所有的個人都被數據處理後,會產生許多新的社會現象。當生活變成可以量化評估,破碎化就無可避免;當破碎的資訊透過統計加以強化,趨勢就導向可量化的面向,欠缺多元的能動以及可能性。不管是整容、求學、買房、旅遊,透過這樣的理解框架,就能夠詮釋一部份的集體現象,去解釋那些看似難以解釋的新景。
作者作為一個社會學家,並沒有要提出什麼正確答案,在滿是正確答案的社會,這樣的努力也不切實際。提供一個橫跨時間、空間跨度的角度,審視生活中的現象,藉由脈絡的理解,以及理論的框架,來說明那些看似困擾著多數人的問題,其實個人還是具有相當的能動性,只是愈趨艱難而已。
推薦給想理解生活怎能比啤酒還苦的朋友,或許你還是需要乾杯,但也許更能欣賞這苦味中的其他風味,或者從中發現一些過去沒有仔細品味的部分,藉以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