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手機時,突然看到一個許久沒有聯絡的朋友發了一篇貼文:「終於出版第一本書了,謝謝這幾年支持我的人。」
或者:「今天是我第一場公開演講,走出會場那一刻,忍不住紅了眼眶。」
點進他的帳號才發現,他好像「突然」變得不一樣了。打扮得體、談吐自信,甚至還有不少人留言祝賀、稱讚。你心中不禁浮現疑問:「咦,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但那些讓人羨慕的「突然」,真的有那麼突然嗎?
你現在看不見的,其實早就開始了
我有一個朋友,三年前的他每天都在抱怨工作無聊、生活沒有變化。
但某天他開始悄悄改變。他沒離職,也沒去報名昂貴的課程。他只是從每天晚上9點到10點,開始寫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在工作中觀察到的小事。沒什麼人看,有時只有兩三個讚。
第二年,他開始把寫作結合上班經驗,慢慢地有人邀他去分享。第三年,他出了第一本書。不是暢銷書,但卻讓他有了轉職的機會。
他的成功不是天降的,是「慢慢來,但從未停歇」的結果。
你可以說他幸運,但也許更準確的說法是:他三年前就拿著鏟子,一點一滴地挖土、種樹,而你只是在涼亭旁邊等風來。
種樹的過程,很無聊,也很孤單
種樹這件事,不怎麼吸引人們注意。沒照片、沒掌聲,甚至連回饋都少得可憐。
你下班後看書、寫程式、健身、錄podcast、做筆記……身邊的人可能還會問你:「你幹嘛這麼累?」
「這些真的有用嗎?」
有時連你自己都懷疑:這樣下去,到底會不會有結果?
但其實,那些看不見的變化早就發生了。
你開始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抗壓性提升了,專注力也穩定下來。你不再每天被外界牽著走,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方向感。
當你開始享受成果,而別人還在找尋捷徑
某一天,那棵樹終於長出枝幹和綠葉。這時你開始被看見了。
人們說你有能力、有才華、有機會。你知道,其實你只是比他們早開始而已。
而那些羨慕你的人,可能還在四處張望哪裡有「比較輕鬆的路」、哪裡可以「少走點彎路」,卻不願意先挖土、種種看。
真正的轉變,往往不是從你被看見那天開始,而是從沒人看的時候你選擇堅持那一刻開始的。
你不再靠運氣活著,而是靠根深蒂固的實力與選擇權。
你想種哪一種樹?
不是每個人都要種一棵高大的楓樹,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種果樹。
有人種的是快長的草本植物,兩個月就開花;有人選擇十年才結果的樹。沒有所謂的對錯,但你得誠實問自己一個問題:你願意等多久?
如果你只想快點看到成果,那你種的可能不是樹,是盆栽。適合擺拍,但難以承受風雨。
與其每天焦慮自己「還沒做到什麼」,不如停下來想想:你想種什麼?種在哪裡?那就從今天,開始挖第一鏟土。
現在就開始種樹
你不必羨慕別人的樹蔭,但你必須為自己種下一棵樹。
我們都在找一個比較涼快、比較安心的位置,但很多時候,那個位置不是「找到」的,而是「種出來」的。
你每天讀的一頁書、寫的一段話、跑的一公里、學的一個技能,都是在給未來的你一個可以乘涼的地方。
今天你願意為哪個未來的自己,種下一顆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