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包包時,看到之前過年,到寺裡走春時求的一張詩籤。拿到這張詩籤的方式,是那種投幣到機器之後,詩籤就會自動掉下來。
當時雖然也有寺裡的師父為信徒解籤,但等待詢問的人太多,所以我就沒特別去解籤,只是先把它收藏好,因為是入境隨俗所求的詩籤,就隨緣吧。至於我求什麼 ....... 是秘密(笑)。
姑且把它當成是詩詞賞析,查了一下這首詩偈,這是明代的憨山大師在登上浙江天台山之後,因內心有所感悟而寫下的一首詩偈,而由星雲大師詮釋其意涵。
華頂峰頭月倍明
石梁橋下水偏清
能持一滴來淡海
猶勝曇花盞內生
「華頂峰頭月倍明」
在寧靜的夜晚裡,登上天台山最高的峰頂,四周層層相疊的山巒,在明澈的月光下,恍如蓮花瓣明淨無瑕。望著夜空中皎潔的明月,白晝裡熙來攘往的紛飛思緒,彷彿也被月色洗滌得清朗澄淨。
「石梁橋下水偏清」
從山頂往下俯視,有一座千年的石橋,潺潺的流水聲,在月夜裡隱約的低迴著。橋墩下的流水,被天上的明月一映照,看起來是那樣的清澈沁涼。
「能持一滴來淡海」
此時此刻,若能掬起橋下一滴清涼的水,就能澆息我們心頭的熱惱,讓心如明月般曠達通徹。
「猶勝曇花盞內生」
只要明白了本自具足的湛然佛性,就能永久放下所有的妄想和執著,勝過只能短暫一現的盞內曇花。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88434
佛語小知識:
「偈」:梵語"頌"的音譯,本意是讚頌、表揚的意思,也是佛教的一種文體。
「一句偈」:在佛教中,通常以三字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用來表達佛法精要或修行體悟之心得。
延伸閱讀:
《憨山大師勸世文》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喫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