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碎碎念 EP32 - 台積電與AMD雙贏:AI晶片需求爆發,晶片巨頭如何搶占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1. 人工智慧產業持續蓬勃發展,頂尖新創公司估值與營收顯著增長,同時晶片製造巨頭也受益於強勁需求
    • 人工智慧搜尋引擎新創 Perplexity 在兩個月內估值飆升至 180 億美元,並實現顯著的年化收入增長
    • 台積電(TSMC)受益於人工智慧建置的強勁需求,2025 年第二季淨利潤顯著增長,並上調全年銷售成長預期
    • AMD 推出了專為人工智慧部署設計的高階 Threadripper Pro 處理器,在人工智慧推論測試中展現卓越性能。
  2. 人工智慧技術正從單一工具發展為更複雜的代理系統,並開始重塑商業模式與消費者體驗
    • OpenAI 推出了通用型人工智慧代理 ChatGPT Agent,能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 夠執行多種基於電腦的複雜任務,並整合多項現有功能
    • Google 的 Veo 3 影片生成模型透過 Gemini API 上線,提供高解析度影片及同步音訊生成服務,雖價格昂貴,但在專業應用中展現潛力。
    • Delta Airlines 計劃運用人工智慧實現個性化票價定價,最終目標是完全取消固定票價,預示著「公平定價」時代的結束。
  3. 科技巨頭在追求創新與市場擴張的同時,面臨嚴峻的監管、財務與營運挑戰
    • Anthropic 未經通知收緊 Claude Code 使用限制,導致用戶困惑與不滿,其營運效率與 OpenAI 相比仍有差距。
    • Microsoft 的 Copilot 在消費者市場的推廣不如預期,行動應用下載量遠低於 ChatGPT,顯示其在人工智慧產品市場份額上面臨挑戰。
    •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與高層因隱私訴訟支付股東賠償金,並持續面臨反壟斷及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法律訴訟
  4. 美國加密貨幣產業在新的監管框架下迎來發展契機,但仍存在潛在風險與利益衝突疑慮
    • 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GENIUS Act),為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預計將刺激市場大幅增長
    • 儘管新法案被視為產業的勝利,但批評者擔憂其未充分解決詐欺問題,且未能避免與川普家族相關的潛在利益衝突
  5. 出行與媒體服務持續演進,智慧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影片平台則重新佈局使用者體驗
    • Uber 計劃擴展自動駕駛計程車隊,與 Lucid 和 Nuro 合作部署大量 L4 級自動駕駛電動車,並將服務拓展至全球市場
    • Vimeo 在 2023 年終止支援後,於 2025 年重新上架 Apple TV 應用程式,旨在提供更便利的觀看體驗,儘管其已轉型為企業級服務。

 

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與估值趨勢

  1. Perplexity 的估值飆升與募資動態
    • 人工智慧搜尋引擎新創公司 Perplexity 在 2025 年的估值顯著增長,在最新一輪募資後數月突破 180 億美元,此前在兩個月前其估值為 140 億美元
    • Perplexity 在過去 18 個月內已完成五次新的投資,從 2024 年初約 5 億美元的估值,飆升至 5 月的 140 億美元,顯示投資人對於此類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抱持高度熱情與強勁需求。
    • Perplexity 執行長 Aravind Srinivas 多次表示希望將公司公開上市,儘管市場上同時存在包括 Apple 和 Meta 等科技巨頭可能將其收購的傳聞。
  2. Perplexity 的產品與營收模式
    • Perplexity 目標是挑戰 Google 在網路搜尋領域的主導地位,除了其人工智慧搜尋引擎外,近期還推出了一款名為 Comet 的人工智慧網路瀏覽器
    • Comet 系統能夠作為使用者代理,透過語音和文字指令執行購物、總結社群媒體動態和傳送電子郵件等複雜任務,這標誌著 Perplexity 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戰略佈局。
    • Perplexity 的年化收入在過去不到一年內實現了顯著增長,從 2024 年 8 月的 3,500 萬美元躍升至 2025 年 7 月的 1.5 億美元,其收入來源已從訂閱擴展到廣告和電子商務。
    • 該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每月支付 20 美元至 200 美元的高級訂閱用戶,同時也是首批從廣告和電子商務中獲取收入的聊天機器人開發商之一,其競爭對手 Google 和 OpenAI 近幾個月也紛紛效仿。
  3. 市場競爭與用戶評價
    • Perplexity 獲得了包括 Nvidia、SoftBank 的 Vision Fund 2、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IVP 以及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 和 Meta 的 Yann LeCun 等重要投資者的支持。
    • 儘管如此,Perplexity 在用戶數量上仍遠不及擁有數十億用戶的 Google,並且面臨來自 OpenAI 和 Anthropic 等其他人工智慧新創公司的激烈競爭
    • 部分使用者對 Perplexity 的品質持不同意見,有評論指出它在嚴肅科學問題上可能給出「左翼/覺醒」傾向的回覆,且在小眾問題上表現不佳;然而,也有使用者認為 Perplexity 在日常使用中優於 Google 搜尋。

 

人工智慧技術進展與應用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1. AMD 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佈局
    • AMD 推出了基於 Zen 5 架構的 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 系列處理器,其中最高階的 96 核心 Threadripper Pro 9995WX 型號,售價為 11,699 美元,並預計於 2025 年 7 月 23 日開始發貨。
    • 這些 Pro 9000 WX 系列處理器專為高階工作站設計,除了能提升專業渲染工具(如 Chaos V-Ray 和 Adobe After Effects)的效能外,更特別針對本地人工智慧部署,包括模型微調、推論和人工智慧應用程式開發提供強大支援。
    • AMD 聲稱在運行基於上下文的 DeepSeek R1 32B 推論測試中,Threadripper Pro 9000 系列的性能比 Intel 高出 49%,這證明其在處理複雜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方面的顯著優勢。
  2. Google Veo 3 影片生成模型的推出
    • Google 的 Veo 3 影片生成模型已透過 Gemini API 上線,面向希望將進階影片生成功能整合至其應用程式或建立生產級原型的開發人員
    • Veo 3 是 Google 首個能夠從單一文字提示生成高解析度影片並同步產生對話、音樂和音效的模型。
    • 透過 Gemini API 存取 Veo 3 需付費,720p、24fps、16:9 格式且帶音訊的影片每秒收費 0.75 美元,相較於不含音訊的 Veo 2 貴了 0.25 美元,一個五分鐘的影片可能花費 225 美元,若考慮達成理想效果所需的多重嘗試,總成本可能高達 2,250 美元,使其成為人工智慧影片生成領域中較為昂貴的選項。
    • Veo 3 已在 Google Gemini 應用程式、Flow 和 Vertex AI 中被使用數百萬次,例如 Cartwheel 公司利用它將 2D 影片轉換為逼真的 3D 角色動畫,遊戲工作室 Volley 則用它快速創建遊戲過場動畫。
  3. OpenAI ChatGPT Agent 的通用型能力
    • OpenAI 推出了名為 ChatGPT Agent 的通用型人工智慧代理,訂閱 OpenAI Pro、Plus 和 Team 方案的用戶可透過選擇「代理模式」啟用該工具
    • ChatGPT Agent 旨在代表用戶完成各種基於電腦的任務,包括自動導航用戶行事曆、生成可編輯的簡報和投影片,以及執行程式碼,這代表 OpenAI 首次大膽嘗試將 ChatGPT 轉變為一個能夠採取行動並為用戶分擔任務的代理產品。
    • 該代理整合了 OpenAI 先前代理工具的多項功能,例如 Operator 的網站點擊能力和 Deep Research 的網路資訊綜合能力,同時可以訪問 ChatGPT 連接器,允許用戶連接 Gmail 和 GitHub 等應用程式以獲取相關資訊,並具備終端機和 API 存取權限。
    • OpenAI 指出,ChatGPT Agent 模型在 Humanity's Last Exam 等基準測試中展現出領先的性能,得分 41.6%,比先前模型高出一倍;在 FrontierMath 等數學基準測試中,當可存取工具時,得分達 27.4%,遠超 o4-mini 的 6.3%。
    • 為應對其強大功能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OpenAI 已將 ChatGPT Agent 在生物和化學武器領域的潛在能力評定為「高能力」,並啟動了新的安全措施,包括即時監控、內容分類器以及暫時禁用記憶功能,以防止惡意使用和資料外洩。

 

科技巨頭的挑戰與策略

  1. Microsoft Copilot 在消費者市場的困境
    • Microsoft 的 Copilot 在消費者市場的表現不如預期,根據 Sensor Tower 的數據,其行動應用程式約有 7,900 萬次下載,遠低於 ChatGPT 超過 9 億次的下載量
    • 儘管 Microsoft 股價在 2025 年上漲約 20%,主要基於華爾街對其人工智慧投資將確保公司未來的預期,但部分投資者已開始表現出不耐煩。
    • Microsoft 的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將公司未來押注在三個 Copilot 品牌產品上:開發人員的程式碼助手、內嵌於 Outlook 和 Word 等的職場助手,以及協助人們導航和理解世界的個人助手,目標是讓數億人使用 Microsoft 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家族。
    • 然而,Microsoft 與 OpenAI 密切合作所帶來的優勢並未完全轉化為 Bing 等產品的市場份額增長,且公司在將人工智慧創新整合到現有產品中時,面臨使用者習慣改變和作業系統更新頻率受限等技術挑戰。
    • 儘管 Microsoft 高層對 ChatGPT 和 Copilot 之間的用戶差距不以為意,並認為 Copilot 作為「親切伴侶」的定位可能吸引年輕用戶,但該應用程式在過去一年中的增長率仍落後於其主要競爭對手。
  2. Anthropic 的營運挑戰與財務表現
    • Anthropic 未事先告知用戶就收緊了 Claude Code 服務的使用限制,導致訂閱每月 200 美元 Max 方案的重度用戶面臨意料之外的問題,引發了使用者對其訂閱被降級或使用量追蹤不準確的疑慮。
    • Anthropic 的定價系統缺乏透明度,未明確設定固定使用限制,即使是最高級的 Max 方案也僅承諾使用限制是 Pro 方案的 20 倍,導致用戶難以規劃使用量,進而影響專案進度
    • 雖然 Anthropic 銷售人工智慧模型的直接銷售毛利率約為 60% 並朝著 70% 邁進,但透過 Amazon Web Services 和 Google Cloud 銷售雲端模型的業務在 2025 年初產生了負 30% 的毛利率,這可能是因為雲端供應商收取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 Anthropic 預計 2025 年將燒掉 30 億美元現金,儘管其在 2024 年燒掉了 56 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其年化收入將在 2026 年達到 120 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其在程式碼相關任務方面領先市場的人工智慧產品,尤其是 Claude Code。
    • 相比之下,OpenAI 的營運效率更高,儘管收入是 Anthropic 的數倍,但燒錢卻少得多;OpenAI 預計 2027 年收入將達到 500 億美元,而 Anthropic 對同年最樂觀的預計約為 350 億美元。

 

監管環境與法律訴訟

  1. 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里程碑
    • 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GENIUS Act),這是美國首部針對加密貨幣的重大監管法案,已獲得眾議院壓倒性投票通過,將送交川普總統簽署。
    • 該法案旨在為穩定幣發行商制定規則,要求其以低風險資產一比一抵押穩定幣,向州或聯邦監管機構提供帳戶,並維護反洗錢控制,美國財政部長預計該法案將促使穩定幣經濟規模從目前的 1,950 億美元增長至超過 2 兆美元。
    • 總統川普曾承諾將美國變成「全球加密資本」,並呼籲眾議院「盡快」將該法案提交給他。
    • 加密產業普遍稱讚該法案是歷史性的一步,認為它將更好地保護穩定幣持有者免受詐欺和管理不當的風險,並有助於防止穩定幣被犯罪分子濫用。
  2. GENIUS Act 的爭議與批評
    • 批評者認為 GENIUS 法案是對一個在 2024 年花費數億美元影響國會競選結果的產業的輕描淡寫,並指出該法案未能徹底消除漏洞、防範發行商詐欺,或解決川普家族加密業務可能產生的利益衝突。
    • 儘管加密倡導者認為穩定幣將透過增加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來強化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但批評者警告稱,如果監管機構未能保持適當監督,穩定幣的氾濫可能會破壞金融體系,甚至可能導致納稅人承擔救助成本。
    • World Liberty Financial(與川普家族有關聯)在 2025 年 5 月宣布,其 USD1 穩定幣將被用於對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進行 20 億美元的投資,引發了「出售外交政策」的批評。
  3. Meta 面臨的法律挑戰
    •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與其他高層已同意支付賠償金給公司股東,以和解一項原索賠 80 億美元的訴訟,該訴訟指控他們未能充分監督,導致公司因涉嫌持續侵犯 Facebook 用戶隱私而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和法律費用
    • 此次和解追溯到 2016 年劍橋分析公司取得數百萬 Facebook 用戶資料的醜聞,該事件導致 FTC 在 2019 年對 Facebook 處以 50 億美元罰款,這也是當時開出的最大罰款。
    • 除了此次隱私和解案外,Meta 還面臨多項法律挑戰,包括 FTC 提出的反壟斷訴訟(針對其收購 Instagram 和 WhatsApp),以及指控其故意使用盜版材料訓練 Llama 人工智慧模型的案件。

 

商業模式創新與跨產業應用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1. Hadrian 在太空和國防製造領域的擴張
    • Hadrian 是一家自動化製造新創公司,成功募得 2.6 億美元,旨在擴建其自動化工廠,為太空和國防產業大規模生產零件,從而實現美國製造業的現代化
    • 該公司除了專注於高精度數控加工外,還計劃將業務擴展至焊接、鑄造、增材製造等多元工藝,並將推出「工廠即服務」模式,以滿足客戶對專用工廠產能的需求。
    • Hadrian 計劃在 2025 年聖誕節前啟用其新的亞利桑那州「Factory 3」工廠,該廠的機械加工產能將是現有第二家工廠的四倍,並將其在加州托倫斯佔地 50 萬平方英尺的總部和研發空間進行擴建。
    • Hadrian 自 2020 年成立以來已累積募資近 5 億美元,其最新一輪融資由 Founders Fund 和 Lux Capital 領投,並獲得了 Morgan Stanley 等多家新舊投資者的支持,顯示市場對其自動化製造模式及在關鍵國防領域的潛力抱持高度信心。
  2. Microsoft 的碳排放與碳去除策略
    • 由於快速建造資料中心導致碳排放量顯著增長,Microsoft 為了達成其在 2030 年實現碳負排放的承諾,積極向碳去除服務供應商 Vaulted Deep 購買高達 490 萬公噸的碳去除額度
    • Vaulted Deep 採用獨特的碳去除技術,將經處理的固體廢物(如污水、糞肥或紙漿污泥)製成漿料,並注入地下多孔岩石中,迄今已去除超過 18,000 公噸的二氧化碳。
    • 除了與 Vaulted Deep 的大規模合作,Microsoft 還投資了其他碳去除解決方案,例如與 Chestnut Carbon 合作在美國東南部重新造林 6 萬英畝,以及與 CO280 合作從造紙廠捕獲碳,這些都顯示其應對資料中心擴建所帶來碳足跡增長的策略性行動。
  3. 人工智慧驅動的動態定價模式
    • Delta Airlines 計劃到 2025 年底,其 20% 的機票價格將由人工智慧單獨決定,並最終目標是完全取消固定票價,這種方式將根據個別乘客的資訊來制定個性化價格
    • Delta 透過與以色列公司 Fetcher 合作實現此種定價模式,Fetcher 是一家致力於將動態定價模型應用於航空業的公司,並計劃將其服務擴展到酒店業、租車業和郵輪業。
    • 這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價格歧視將會增強,並使航空公司進入法律灰色地帶;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公平定價」的時代可能結束,價格將由演算法根據個人願意接受的程度來決定,這項趨勢也可能擴展到雜貨和零售等其他低利潤產業。

 

自動駕駛與數位內容服務的演進

raw-image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1. Uber 擴展自動駕駛計程車隊
    • Uber 計劃擴大其自動駕駛計程車隊,透過與 Lucid 和 Nuro 的合作,預計在六年內部署至少 20,000 輛配備人工智慧驅動 Nuro Driver 自動駕駛技術的 Lucid Gravity SUV
    • 該機器人計程車服務預計於 2026 年底在一個未具名的「美國主要城市」推出,並將在 L4 自動駕駛級別運行,意味著車輛能夠在幾乎沒有任何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執行大部分功能。
    • Uber 積極與多元合作夥伴(包括 Volkswagen、英國人工智慧公司 Wayve 及中國百度)建立合作關係,旨在將其自動駕駛服務從美國現有市場(如鳳凰城、洛杉磯、舊金山和奧斯汀)推向全球,並計劃於 2026 年進入英國及中國大陸等市場。
  2. Vimeo 重新佈局 Apple TV 應用程式
    • Vimeo 在 2023 年終止支援所有電視應用程式後,於 2025 年重新上架了 Apple TV 應用程式,此舉旨在提供更便利的觀看體驗,儘管 Vimeo 自 2017 年起已轉型為主要面向企業和專業創作者的影片託管與銷售服務
    • 這款重新開發的 Vimeo Apple TV 應用程式支援存取 Vimeo 精選的 Staff Picks 庫、個人上傳影片庫及觀看清單,並提供章節、速度控制及多語言選項等增強播放功能。

 

資料來源

  1. Thu. 07/17 – AI Pricing
  2. OpenAI launches a general purpose agent in ChatGPT
  3. Anthropic tightens usage limits for Claude Code – without telling users
  4. Congress Passes GENIUS Act in Major Win for US Crypto Industry
  5. AMD’s new 96-core Threadripper CPU will set you back $11,699
  6. AI start-up Perplexity’s valuation tops $18bn months after latest funding round
  7. Google's Veo 3 video generation model launches on Gemini API with a hefty price tag
  8. Microsoft is buying tons of carbon removal from Xprize startup Vaulted Deep
  9. Hadrian raises $260M to build out automated factories for space and defense parts
  10. Uber's latest robotaxi plan involves 20,000 Lucid EVs
  11. Mark Zuckerberg and other Meta bigwigs just agreed to a settlement in $8 billion suit
  12. It only took two years for Vimeo to realize deleting all of its TV apps was dumb
  13. Dyson’s $500 headphones come in even more colors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4會員
61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人工智慧、能源儲存與科技創新最新動態】— 掌握科技未來的商業化浪潮! 人工智慧技術在商業化應用上不斷突破,從谷歌的AI電話助理到OpenAI的ChatGPT結帳功能,展現了新商機。同時,電動車電池的再利用與消費電子技術升級為市場帶來更多可能。了解這些趨勢,搶占科技與市場先機!
Thumbnail
2025/07/17
🌟【人工智慧、能源儲存與科技創新最新動態】— 掌握科技未來的商業化浪潮! 人工智慧技術在商業化應用上不斷突破,從谷歌的AI電話助理到OpenAI的ChatGPT結帳功能,展現了新商機。同時,電動車電池的再利用與消費電子技術升級為市場帶來更多可能。了解這些趨勢,搶占科技與市場先機!
Thumbnail
2025/07/16
🌟【科技貿易、AI基礎設施與穿戴市場最新動態】— 把握未來的科技風向! 美中科技貿易關係逐漸緩和,AI晶片出口鬆綁;同時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需求劇增,電力消耗成為新指標。穿戴式AI裝置市場多樣化發展,創投投資熱潮更顯集中。了解這些趨勢,搶占科技與市場先機!
Thumbnail
2025/07/16
🌟【科技貿易、AI基礎設施與穿戴市場最新動態】— 把握未來的科技風向! 美中科技貿易關係逐漸緩和,AI晶片出口鬆綁;同時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需求劇增,電力消耗成為新指標。穿戴式AI裝置市場多樣化發展,創投投資熱潮更顯集中。了解這些趨勢,搶占科技與市場先機!
Thumbnail
2025/07/15
AI產業正快速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複雜挑戰,從深度偽造內容的獲利到大型語言模型的效能瓶頸,以及隱私與資安風險加劇。科技巨頭競逐人才與技術,市場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了解這些關鍵趨勢,掌握未來的科技版圖!
Thumbnail
2025/07/15
AI產業正快速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複雜挑戰,從深度偽造內容的獲利到大型語言模型的效能瓶頸,以及隱私與資安風險加劇。科技巨頭競逐人才與技術,市場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了解這些關鍵趨勢,掌握未來的科技版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AI晶片將成終端與消費品標配,符合日前提及AI帶動新一波產品迭代更新,預計今年春天搭仔NVDA AI PC晶片的筆記型電腦上市,並關注待設備與語言模型搭配,有助於AI應用發展,顯示AI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
Thumbnail
AI晶片將成終端與消費品標配,符合日前提及AI帶動新一波產品迭代更新,預計今年春天搭仔NVDA AI PC晶片的筆記型電腦上市,並關注待設備與語言模型搭配,有助於AI應用發展,顯示AI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
Thumbnail
最新半導體市況及設備供應商動態,AI和先進晶片需求帶動半導體設備廠齊樂,反映半導體指數多頭上揚格局。家登,鈦昇,大量-PCB成型/鑽孔設備廠臺灣PCB鑽機成型機龍頭的技術分析進行盤點。半導體與AI起飛的元年,話題始終都會圍繞AI算力,Sora橫空出世,未來的估值觀察也需持續。
Thumbnail
最新半導體市況及設備供應商動態,AI和先進晶片需求帶動半導體設備廠齊樂,反映半導體指數多頭上揚格局。家登,鈦昇,大量-PCB成型/鑽孔設備廠臺灣PCB鑽機成型機龍頭的技術分析進行盤點。半導體與AI起飛的元年,話題始終都會圍繞AI算力,Sora橫空出世,未來的估值觀察也需持續。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促使了台積電抓住這一機遇,發起反轉攻勢。具體來說,台積電正在針對生成式AI的需求,並通過反轉攻勢來擴大其市場份額。這一舉措的原因和過程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生成式AI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生成式AI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促使了台積電抓住這一機遇,發起反轉攻勢。具體來說,台積電正在針對生成式AI的需求,並通過反轉攻勢來擴大其市場份額。這一舉措的原因和過程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生成式AI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生成式AI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