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手的代價:當大腦被迫「換邊工作」,改的不只是習慣,而是大腦連線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左腦負責邏輯,右腦擅長創意——當兩邊協作時,學習與靈感才真正流動。

左腦負責邏輯,右腦擅長創意——當兩邊協作時,學習與靈感才真正流動。


小時候,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左撇子。吃飯、剪刀、丟球、甚至拿筷子,全都用左手。

還記得在上小學前,有一天爸爸要我學寫自己的名字,他給我一張白報紙,說午睡起來要檢查。我很努力地、工整地用我熟練的左手寫了一整張,醒來後交給他看,他看了很滿意,點點頭,然後說:「你再寫一遍給爸爸看。」

我開心地拿筆,依然自然地用左手開始寫。這時,他忽然皺眉:「寫字不可以用左手,要用右手。」然後,他隨手撕掉了那張我寫得很認真的白報紙。

被撕掉的,不只是白紙,還有原本的慣用手

被撕掉的,不只是白紙,還有原本的慣用手


我愣住了,看著那張滿滿的筆跡被撕成兩半,大顆的淚珠就這樣啪地落下來。

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改手」人生,從左撇子被導向右撇子。而這個轉變,其實在我腦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只是多年後才慢慢察覺。

左撇子的「改手年代」:方便?還是忽略?

在我們那個年代,改手幾乎是一種默認的教育常態。

書寫從左到右,左撇子容易擦掉剛寫下的字;右手設計的剪刀、滑鼠、座位,讓左撇子處處不便;再加上某些文化還把「左」與「不吉利」連在一起……

所以大人們並不是惡意,只是出於「為你好」的邏輯,希望孩子別走太辛苦的路。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干預,其實會影響大腦的自然發展歷程。

大腦如何決定你用哪隻手?

慣用手的形成,並不是單一基因說了算,而是「多基因 + 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雙胞胎研究顯示,即使基因完全一樣,同卵雙胞胎中,兩人一左一右的情況也很常見,代表後天環境與神經發展的影響非常大。科學界目前發現了一些與左右撇子有關的基因(例如 PCSK6),但都只影響極小部分的變異。

換句話說:你孩子哪隻手慣用,可能跟胎位、模仿誰、學校制度、甚至當時寫字的座位都有關。

改手的代價:不是「矯正」,而是干擾

改手,不是小動作,而是大腦迴路的『重接線』

改手,不是小動作,而是大腦迴路的『重接線』


有些人改手後沒有明顯困擾,就像我這樣——邏輯力與語言表達仍然強勢,看起來毫無影響。

但其實這背後,可能是一場神經路徑上的「重建工程」。被迫改手的孩子,大腦原本慣用的控制區域被迫轉移,可能導致:

  • 認知側化混亂(左右不分、空間感差)
  • 精細動作發展遲緩
  • 語言與閱讀障礙(特別在語言中樞不典型發展者身上)
  • 情緒與自我認同困擾(「我本來的樣子錯了嗎?」)

我自己就非常明顯地感受到空間感的薄弱:走迷宮、摺紙、幾何圖形完全一團混亂,是那種在同齡中屬於後5%以下的程度。長大後才驚覺,也許這跟我早年改手有關。

看似小事,其實是大腦發展被干擾的結果。

看似小事,其實是大腦發展被干擾的結果。


大多數人右腦真的比較弱?

左手由右腦控制,右手由左腦控制。所以當社會主流強化右手、訓練語言與邏輯思維(左腦優勢),久而久之,我們大多數人都成了「左腦健身房會員」,而右腦的圖像感知、創意發想、空間建構能力則比較少被鍛鍊。

這並不代表右腦「弱」,而是社會不給它舞台

事實上,右腦擅長:

  • 圖像記憶
  • 空間感
  • 創造力
  • 音樂與節奏感
  • 情緒感知

這些能力在學校裡很少被當成主科訓練,但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左撇子的聚落現象:越理工,越多左撇子?

左撇子,在某些領域比例真的比較高

左撇子,在某些領域比例真的比較高

我老公是我的大學同學,念生科系。他在四人宿舍中,是唯一的右撇子,其他三位室友(同為生科系)竟然全是左撇子。而我這位女朋友,則是左撇子「矯正過來」的案例。

這讓我不禁懷疑:生科系左撇子比例是不是比較高?

根據研究,左撇子在某些領域中比例的確偏高,尤其是:

  • 藝術與設計
  • 建築與空間類科系
  • 科學研究、程式設計等創造性理工領域

這些領域往往需要「不同角度看事情」的能力,而這正是左撇子(或右腦優勢者)的長項。

那孩子是左撇子,該不該干預?

現在,我自己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們都是右撇子,但如果今天她們是左撇子,我會怎麼做?

我的答案是:「不干預。」

如果孩子本來的樣子沒有錯,為什麼要改呢?

如果孩子本來的樣子沒有錯,為什麼要改呢?

我會尊重她們大腦的自然選擇,觀察她們的慣用手發展,而不是提早介入。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左撇子很難活」的年代。文具、剪刀、數位裝置都越來越多元,學校與社會的包容力也逐漸提升。


如果孩子本來的樣子沒有錯,為什麼要改呢?

尊重腦的選擇,是最溫柔的教養

每個孩子的大腦都有自己的偏好與發展節奏。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不是強行修正,而是陪伴他們長出自己獨特的方式。

當我們願意放下「一致性」、「標準化」這些舊時代的教養想像,也許我們能發現:孩子用哪隻手拿筆,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能不能自在地發展她的潛能。

我是被改手的左撇子媽媽,但我希望我不會成為那個去「矯正」下一代的手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9會員
87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10/16
你是不是常常懷疑孩子為什麼「三分鐘熱度」?其實,專注力並不是大人想的那樣要「坐得住」,而是隨著年齡慢慢成長。兩歲可能專心翻媽媽的錢包,五歲能靜靜拼拼圖,八歲甚至能練琴半小時!想知道孩子到底能專注多久、各年齡差異在哪嗎?這篇文章用可愛插畫帶你秒懂。
Thumbnail
2025/10/16
你是不是常常懷疑孩子為什麼「三分鐘熱度」?其實,專注力並不是大人想的那樣要「坐得住」,而是隨著年齡慢慢成長。兩歲可能專心翻媽媽的錢包,五歲能靜靜拼拼圖,八歲甚至能練琴半小時!想知道孩子到底能專注多久、各年齡差異在哪嗎?這篇文章用可愛插畫帶你秒懂。
Thumbnail
2025/10/09
在某個普通的下午,妹妹阿桃打了姐姐一下。我像往常一樣出聲制止:「阿桃,不可以打人。」 桃梨媽咪想告訴自己,也提醒所有爸媽:孩子也有身體界線和感受,大人不能隨意對待。 平靜而堅定地說話,比用力制止更能教會孩子尊重與自我管理,也守住他們的安全感。
Thumbnail
2025/10/09
在某個普通的下午,妹妹阿桃打了姐姐一下。我像往常一樣出聲制止:「阿桃,不可以打人。」 桃梨媽咪想告訴自己,也提醒所有爸媽:孩子也有身體界線和感受,大人不能隨意對待。 平靜而堅定地說話,比用力制止更能教會孩子尊重與自我管理,也守住他們的安全感。
Thumbnail
2025/10/03
有沒有發現,孩子情緒一來,像顆小炸彈隨時爆?前一秒還在笑,下一秒卻哭到地上打滾。其實,這不是「壞脾氣」,而是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從情緒警報器到還沒長好的煞車系統,每一次崩潰,都是神經連結的練習。爸媽該怎麼做?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用陪伴和界線,幫孩子把「風暴」化為成長。想知道如何把哭鬧變成腦力健身嗎?
Thumbnail
2025/10/03
有沒有發現,孩子情緒一來,像顆小炸彈隨時爆?前一秒還在笑,下一秒卻哭到地上打滾。其實,這不是「壞脾氣」,而是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從情緒警報器到還沒長好的煞車系統,每一次崩潰,都是神經連結的練習。爸媽該怎麼做?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用陪伴和界線,幫孩子把「風暴」化為成長。想知道如何把哭鬧變成腦力健身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漸漸的 肩膀背不起太重的東西了。
Thumbnail
漸漸的 肩膀背不起太重的東西了。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三月中我被裁員失去工作,四月初我在練習摩托車的時候自摔牙齒都撞沒了,四月底的時候男朋友提了分手。在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我的人生發生天大的轉變,讓我完全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因為這樣開始接觸顯化。
Thumbnail
三月中我被裁員失去工作,四月初我在練習摩托車的時候自摔牙齒都撞沒了,四月底的時候男朋友提了分手。在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我的人生發生天大的轉變,讓我完全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也因為這樣開始接觸顯化。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突然明白偶爾會有朋友說我應該是S的原因。
Thumbnail
「你是哪一指受傷?」       上禮拜四是新辦公室裝修「大概完工」後第一天回去上班,免不了移動櫃體。要從水平變成垂直,但就在移動過程中,我不慎被高速墜下的櫃門夾傷手指。 沒錯,就像是狗頭鍘那樣。   啪!(或者喀擦)好大一聲。 「你沒事吧?」一夥人驚呼。 沒事沒事。我一定說沒事。
Thumbnail
「你是哪一指受傷?」       上禮拜四是新辦公室裝修「大概完工」後第一天回去上班,免不了移動櫃體。要從水平變成垂直,但就在移動過程中,我不慎被高速墜下的櫃門夾傷手指。 沒錯,就像是狗頭鍘那樣。   啪!(或者喀擦)好大一聲。 「你沒事吧?」一夥人驚呼。 沒事沒事。我一定說沒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