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轉移注意力太快,是缺乏專注力還是大腦還沒準備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當孩子像隻小蜜蜂,不是他不專心,而是他的腦還在長

孩子像蜜蜂般忙碌不是分心,而是大腦在練習。

孩子像蜜蜂般忙碌不是分心,而是大腦在練習。


「她怎麼一下子拼圖,一下子又跑去翻繪本?」

「才講兩句就跑去找姐姐玩了,是不是專注力不好?」 「我家是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放心,你絕對不孤單。

但⋯⋯先別急著擔心,讓我們放下心來聽桃梨媽咪說:


孩子注意力容易跳來跳去,未必是異常現象,很多時候反而是大腦發展中的正常階段


🧠 大腦的「專注系統」需要時間長出來

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中,專注力慢慢搭建。

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中,專注力慢慢搭建。


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中,專注力也在慢慢搭建。

特別是負責「注意力控制」與「行為抑制」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是人類大腦最晚成熟的區域之一,神經連結會持續發展到青壯年期(約 20–25 歲)。

所以,你說一個 3 歲孩子沒辦法坐著聽 10 分鐘故事?

不是他「不行」,而是那塊負責專注的神經工地還沒完工



📊 年齡 vs 專注時間:一個簡單的參考值

研究和教育觀察常用的經驗公式是:

👉 孩子年齡 × 2~5 分鐘 ≈ 平均可持續專注時間

但這只是「平均觀察」,不是醫學診斷標準。來看看放到日常生活會怎樣吧 👇

  • 2 歲: 可以全神貫注地「翻媽媽的包包」或「撕衛生紙」約 4–10 分鐘。
  • 3 歲: 能「疊積木」或「聽繪本」6–15 分鐘。
  • 4 歲: 能專注「拼拼圖」或「煮咖啡(辦家家酒版)」8–20 分鐘。
  • 5 歲: 畫畫或跟著影片跳舞能撐 10–25 分鐘。
  • 6 歲: 玩桌遊或樂高可達 12–30 分鐘。
  • 7 歲: 寫功課或運動訓練 14–35 分鐘。
  • 8 歲: 看故事書或練樂器能維持 16–40 分鐘。

孩子的專注力隨年齡漸長,每一分鐘都在反映大腦的成熟過程。

孩子專注時間隨年齡漸長,每一分鐘都在大腦成長。

孩子專注時間隨年齡漸長,每一分鐘都在大腦成長。


📌 提醒爸媽的小心機

這些數字只是參考值,重點不是「我的孩子到底能撐多久」,

而是「他在喜歡的事情裡,能不能專注投入」。

如果你家孩子現在只能畫 5 分鐘就跑掉,也完全沒關係,

因為 明天可能就會多 2 分鐘,後天又能多 1 分鐘


💡 專注力情境性:興趣導向也是指標

有一句話說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正常的兩歲小孩對於不感興趣的東西,專注力都是短暫的,

正常的兩歲小孩應該是稍微吵鬧的,玩玩具會喜歡發出鏗鏘的聲音。


我們家兩歲的阿桃最大的興趣就是搗蛋,在發展搗蛋事業上不遺餘力

在成堆的玩具裡,她對於什麼東西都是專注力短暫的,

但是當她安靜到房間裡聽不見聲音、找不到人影、正在作妖的時候,譬如...

專注力不是沒有,只是要看情境與興趣!

專注力不是沒有,只是要看情境與興趣!


偷偷開我的錢包,把錢拿出來看看裡面還有什麼...

趁媽媽不注意,拿到平常不能拿的遙控器...

拿走聯絡簿,像撕雞胸肉一樣正撕得起勁...


這些事她可以很專注的找個角落偷偷玩個10分鐘,極盡可能地隱藏自己,

但看書可能兩分鐘就跑走,拼圖1分鐘就放棄

這是她的專注力很強,只是情境導向


換句話說,她的專注力表現取決於動機與興趣,而不是孩子控制力有問題。


🐝 「像蜜蜂一樣跳來跳去」的孩子,大腦正在練習什麼?


表面看起來「不專心」,其實是大腦正在練習:

  • 選擇感興趣的刺激(什麼聲音、畫面吸引我?)
  • 嘗試主動控制行為(我能不能再多玩一下?)
  • 任務切換與認知彈性(從玩具切到媽媽叫我吃飯)
  • 短期記憶與工作記憶的發展

簡單說,孩子正在練習當自己人生的「小駕駛」,只是方向盤還不太穩啦。

🤔 那什麼時候該擔心 ADH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主要特徵在於:

  • 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動過度的情形已明顯影響生活功能(如課堂無法靜坐、遊戲玩不完)
  • 狀況持續至少 6 個月以上
  • 在不同場合(家裡、學校)都明顯出現

對於 2–4 歲的孩子,即使非常活潑、注意力短,也不建議過早貼標籤

這個階段更適合觀察與引導,若家長仍有疑慮,

可以諮詢兒童發展科、臨床心理師或兒童神經科醫師進一步了解。


🛠️ 5 個方法,幫助孩子練「專注力肌肉」

就像肌肉需要訓練,注意力也能循序漸進地「練出來」!

  1. 提供適齡挑戰:拼圖多一片、故事書多一句、積木搭高一層。
  2. 減少環境干擾:關掉電視、降低背景聲音,桌上不要太多東西。
  3. 安排循環活動:靜態和動態交替,例如讀故事後接著做肢體遊戲。
  4. 分段式任務:先「寫兩題→拍拍手→再繼續」,比一次說「寫完一頁」更容易完成。
  5. 讚賞過程,不只看成果:「你剛剛玩黏土很久耶,媽媽發現你做得超專心!」

💡 小技巧示範:用興趣延伸專注力

如果孩子喜歡探索小物品或偷看錢包,你可以把這個「探索好奇心」轉化到學習上:

  1. 互動式書籍:選擇有小門、小抽屜、翻翻頁的書,讓孩子像尋寶一樣找圖案。
  2. 探索式拼圖:先讓孩子拆散拼圖、探索形狀,再慢慢拼回去,加入小挑戰吸引注意力。
  3. 短時間高互動:專注時間短沒關係,每 2–5 分鐘換活動,再用喜歡的方式銜接下一個挑戰。
  4. 把探索帶入日常:把家裡的小物變成「微型寶藏」,和拼圖或書本交替出現,自然練習專注與切換。

透過這些方式,你不必強迫孩子坐定、死盯拼圖或書本,而是順著她的好奇心,把專注力帶到學習上,孩子會更願意投入,也更快享受到「自己專注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 孩子不是「分心」,而是在「發展」

孩子不是壞掉,也不是不乖。 他的大腦,就像一棟還在施工的大樓,正在安裝每一個系統。

今天也許還不能連續聽你講 10 分鐘故事,但也許明天,就能多坐 2 分鐘。

與其急著「修好」孩子,不如陪他一起把注意力的地基蓋穩。

如果你也有「蜜蜂型孩子」的煩惱,留言跟桃梨媽咪分享他的故事吧~

#實證教養 #專注力發展 #桃梨媽咪育兒實驗室 #不是不專心只是還在長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9會員
87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10/09
在某個普通的下午,妹妹阿桃打了姐姐一下。我像往常一樣出聲制止:「阿桃,不可以打人。」 桃梨媽咪想告訴自己,也提醒所有爸媽:孩子也有身體界線和感受,大人不能隨意對待。 平靜而堅定地說話,比用力制止更能教會孩子尊重與自我管理,也守住他們的安全感。
Thumbnail
2025/10/09
在某個普通的下午,妹妹阿桃打了姐姐一下。我像往常一樣出聲制止:「阿桃,不可以打人。」 桃梨媽咪想告訴自己,也提醒所有爸媽:孩子也有身體界線和感受,大人不能隨意對待。 平靜而堅定地說話,比用力制止更能教會孩子尊重與自我管理,也守住他們的安全感。
Thumbnail
2025/10/03
有沒有發現,孩子情緒一來,像顆小炸彈隨時爆?前一秒還在笑,下一秒卻哭到地上打滾。其實,這不是「壞脾氣」,而是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從情緒警報器到還沒長好的煞車系統,每一次崩潰,都是神經連結的練習。爸媽該怎麼做?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用陪伴和界線,幫孩子把「風暴」化為成長。想知道如何把哭鬧變成腦力健身嗎?
Thumbnail
2025/10/03
有沒有發現,孩子情緒一來,像顆小炸彈隨時爆?前一秒還在笑,下一秒卻哭到地上打滾。其實,這不是「壞脾氣」,而是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從情緒警報器到還沒長好的煞車系統,每一次崩潰,都是神經連結的練習。爸媽該怎麼做?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用陪伴和界線,幫孩子把「風暴」化為成長。想知道如何把哭鬧變成腦力健身嗎?
Thumbnail
2025/09/23
🚲滑步車好?還是輔助輪腳踏車? 這是每個爸媽都會遇到的選擇題。這篇文章從心理發展、安全實務到親身經驗,帶你拆解「騎車大哉問」。為什麼大家都推滑步車?沒煞車真的安全嗎?什麼順序才不會讓孩子卡關?👶一起陪孩子從蹣跚到飛馳,練出平衡感、自信心,也讓親子關係在笑聲中加溫。這不只是學騎車,更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9/23
🚲滑步車好?還是輔助輪腳踏車? 這是每個爸媽都會遇到的選擇題。這篇文章從心理發展、安全實務到親身經驗,帶你拆解「騎車大哉問」。為什麼大家都推滑步車?沒煞車真的安全嗎?什麼順序才不會讓孩子卡關?👶一起陪孩子從蹣跚到飛馳,練出平衡感、自信心,也讓親子關係在笑聲中加溫。這不只是學騎車,更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親子共讀的時候,孩子都會跑掉,怎麼辦? 只要掌握「選」、「讀」、「玩」3大重點,保證大人和孩子會愛上親子共讀!
Thumbnail
親子共讀的時候,孩子都會跑掉,怎麼辦? 只要掌握「選」、「讀」、「玩」3大重點,保證大人和孩子會愛上親子共讀!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