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成分同行的濃度才一點點,我這個就多了一倍,效果也比他好很多。還有,你看我這個成分,等級是最高的,賣這個價格超佛心的,居然還有客人說我賣太貴!最氣的是,你看同行賣得比我貴,客人最後卻選他們!」
同行賣得比你貴,產品也比你差,最後客人卻不和你買。這是在銷售診斷時最常聽見老闆提到的問題之一。
老闆以為客人只會和「便宜」的人買;結果產品、專業、價格都比同行強,為什麼客人還是不買?
因為同行賣的不是只有「價格」,還有「品牌銷售策略」。
一般銷售老闆會把重點放在產品上
賣保養品的不是強調成分多厲害、效果多有效,就是強調一瓶抵四瓶、全方位保養的概念。這樣的銷售模式在教客人看價格,就算客人買,也很容易只買一次。
老闆:「同行不是也這樣賣嗎?」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同行怎麼賣,我就怎麼賣,為什麼他可以,我不行?
首先,同行的客人怎麼來的?
我就遇過老闆把銷售網頁內容全部照抄同行,轉單率是百分之百。怎麼做到的?
客人在實體店要買此商品,現場沒貨要從倉庫發貨,銷售人員教客人直接在網路上下單,把頁面當 POS 機使用,轉單率自然百分之百,內容是什麼也不重要了。
老闆:「他們家我知道,和我們一樣。」
我:「他們家結帳後有送兩百元現金券~」
老闆:「我們也有送,只是比較少。」
我:「你們送的現金券可以買什麼?」
老闆:「什麼都可以。」
我:「這個特價品可以用嗎?」
老闆:「這個是賠錢賣,不行。」
我:「這一區呢?」
老闆:「這已經有折扣了,所以也不行。」
聊到這裡,老闆好像明白為什麼客人會選同行,補充說明:「同行特價也不能用,還限制只能在哪裡用。我們不一樣,除了這些,其他都可以。」
看起來活動好像真的不錯:現金券除了特價品其他都可以用,為什麼客人還是不買?
原因在於「價格」客人不懂專業時,只會以價格高低判斷專業。同行雖然定價高,相對送得也多,所以客人覺得差不多;如果是送人,同行的價格好看;若是自用,當然要用好一點。至於產品本身好不好,客人不懂,只知道「貴一點的比較好」。
老闆:「簡單,我們也調高價格。」
我:「調高價格後,有把握賣得出去嗎?」
銷售的目的是把產品賣出去,同時還要能賣出下一筆;所以銷售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看未來。
以自有品牌來說,要賣的是「價值」不是「價格」。要做品牌的「價值銷售」不是產品銷售,不能以產品銷售為主、活動為輔。
如果目的是讓顧客持續回購,請設定品牌銷售策略。在銷售時,我們會運用品牌銷售的黃金比例:
品牌4>專業3>產品2>活動1
不是照流程逐一進行,要依品牌特質交替置入;說品牌的同時也在創造購買需求,才能讓銷售事件一直存在,創造未來的業績。
#全方位銷售只在天使美學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