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有說,客人還是不買啊~」
對於資深的銷售員來說,會以經驗來學習銷售;一開始會覺得「老師教得好有用」,但實際上,該說的都說了,結果業績還是沒成長。

Angel:「你怎麼說的呢?」
不管年資如何,要檢視銷售問題,最快的方式是還原銷售現場─顧客是誰?在想什麼?銷售員又說了什麼?
銷售員:「在商品介紹後把選擇權給客人啊~」
Angel:「如果我是客人,你會說?」
銷售員:「還是要看你的需求,看你想買什麼。」
聽起來的確是把選擇權給客人,但這句「看你想買什麼」 其實是在教客人什麼都不要買,回去想想再決定。
試想:銷售員介紹商品的特色與優點,展示使用後的效果;如果此時銷售員沒有給出專業建議,而只說 「還是要看你的需求,看你想買什麼」,你若是客人,會馬上決定?還是回答「再想想看」?
銷售員:「老師說的專業建議,我前面有說。」
資深銷售員常認為「我有說,客人會知道;我有做,客人會懂。」事實上,客人並不知道,也不會懂。就像教小朋友一樣,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明和提醒,客人才會明白自己要買什麼、為什麼而買。
例如,銷售員介紹美白商品,是因為客人有暗沉的煩惱;後來客人又提到皺紋問題,銷售員便加碼介紹抗老商品。短時間內出現「美白」和「抗老」兩種選擇,此時銷售員說:「還是要看你的需求,看你想買什麼」,容易讓客人說出:「我再想想看。」
從顧客心理學來看,多數人怕買錯,為了避免錯誤選擇,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逃避─「我再想想看」成了標準台詞。
在銷售現場,會看見客人不買的理由有很多;讓客人願意買的理由,只要一個就夠。這個理由可能是服務很好、商品好用、價格便宜,但真正能打動客人的,往往是銷售員用專業看見客人的問題,讓客人相信「這樣做能解決我的困擾」;即使不能百分之百解決,客人也會買單。
因此,除了運用銷售流程中的話術,還要不斷地從不同角度,針對客人在意的問題提供專業建議。這些建議不是強迫推銷,而是提供選擇、把問題連回商品。
只是,資深銷售員常覺得「那個我說過了,這個還要說?」結果造成客人明明感興趣,卻說「我再想想看」,讓成交的單流失,實在可惜。
#不是有說就好
#要接住顧客行為
#全方位銷售只在天使美學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