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變成枷鎖:我們都可能是情緒勒索的一部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連這一點小事都不肯做?」

這些話,聽起來熟悉嗎?它們看似是出自愛、關心、委屈的言語,卻常常讓我們感到愧疚、內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這,就是情緒勒索。

什麼是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是指一種透過情感操控來達成目的的互動方式。

勒索者常以愛、責任、親密關係為武器,讓對方感到如果不照做,我就是壞人、不孝、冷血。

而這樣的關係模式,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它可能來自你最親近、最在乎的人,例如戀人、父母、朋友。

我們也許都曾是「勒索者」

當我們談到情緒勒索時,第一反應常是:我就是被勒索的那個人!

但事實是,大部分我們也可能曾經勒索過別人。

當我們用你如果真的在乎我,就應該…這類語言綁架對方的選擇時,當我們在關係裡只訴說自己的委屈,卻無視對方的感受時,

我們也可能正站在情緒勒索者的位置上。

這並不是指責,而是一種誠實的看見。

我們都是在學習愛的路上跌跌撞撞的人。

成長的第一步,是認清我們也可能是這段關係裡無意間傷人的一方。

被勒索時,我們為何難以離開?

因為情緒勒索常常是「愛」的偽裝。

我們不想讓對方失望、不願撕破臉、不想被說自私。

我們希望維持表面的和平,甚至害怕「不聽話」就會失去這段關係。

但越退讓,勒索就越強烈;越壓抑,傷害就越深。

愛從來不該是交換,更不是控制。

真正的愛,是尊重彼此的邊界與自由。

走出情緒勒索,是學會溫柔地說回:「我也是重要的。」

從情緒勒索中走出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綁住我們的,往往不是一句話、一個命令,而是深藏心底的恐懼與內疚,如果我不順從,就不再被愛了。

但真正的自由,是從你開始願意看見自己開始的。

看見那些你一再壓抑的情緒、那些被忽略的渴望、那些其實很想拒絕卻始終沒能說出口的時刻。

你不再急著解釋自己、不再討好、不再用取悅換來一點點安穩。

走出勒索,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選擇不再讓任何人決定你的價值。

你開始練習說不,開始守住自己的界線,開始溫柔卻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

那一刻你會明白:愛從來不是用來交換的,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讓你用犧牲自己來證明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宇宙碎片裡打撈溫柔
0會員
10內容數
在宇宙碎片裡打撈溫柔,寫給在時代洪流中努力保持清醒與柔軟的我們。 這裡談社會,也談自我。 從資訊過載、性別議題,到日常情緒與成長焦慮, 我試著在冷硬的現實裡,撿拾那些不被看見的情緒、觀點與希望。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為這個世界感到疲憊,卻仍不願放棄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那這裡或許會是你停靠的溫柔星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情緒是一種枷鎖,是綁住人的心靈的枷鎖,但你可以解開它。
Thumbnail
情緒是一種枷鎖,是綁住人的心靈的枷鎖,但你可以解開它。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