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觀心|共情是仁慈,但真正的慈悲,是不搶走對方的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救,是因為你相信對方終將站起來;不說,是因為你知道,這是他該去經歷的沉默。

你應該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看著身邊的人陷入低潮,愛錯人、選錯方向、拒絕勸告、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轍。
你明明知道他會痛,會後悔,會掉淚,卻也只能說上一句:「你要自己小心。」 然後看著他一腳踏進命運裡那個你早就看見的深坑裡。

你不是不在乎,而是太在乎了;
你不是無情,而是學會了:有些人,不跌一跤,他永遠不會相信你說的是真的。

我常想起一句話:

「君子不救,聖人則當仁不讓。」

這句話乍看冷淡,實則深藏分寸。

君子,代表的是有德之人,他不出手,因為他知道該收;
聖人,則是悲智圓融之人,他在對方真正願意受教時,不會推脫。

所以,這從來就不是「要不要救」,而是「什麼時候救」「救到哪裡停」的問題。

我們都以為,共情是美德。

你替朋友心痛,替家人擔憂,替學生緊張,替伴侶預測風險。 你會說:「我只是希望他不要受傷。」 可是在這份希望的背後,你是不是也偷偷把對方的功課背走了?

佛說:悲無智慧,是溺愛;智無悲心,是冷漠。

真正的慈悲,是悲智雙運。
你感受到對方的痛,也理解:這場痛,是他這輩子必修的一門課。

我曾遇過一位老師級緣主,教書多年,學生眾多,常被問命、問事。
他說最痛苦的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知道了,也不能講太多。

「有些年輕人就是不聽,我明明知道他現在做這個選擇會後悔,但我也知道,如果我現在勸他,他不會信。甚至還會反感。」

我問他怎麼處理。
他說:「我現在只會點到為止,然後說:『如果以後你需要再回來問我,我都在。』」

這句話深深打動我。
因為這正是真正的渡人之道——不強求、不執著,但不離開。

道家講「無為而無不為」。
這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在對的時機,做最少卻最有效的事。

你不跳下水搶著救人,是因為你知道,他還沒想游;
你不伸手把他拉離深淵,是因為你知道,他還沒想回頭。

你不是不肯幫,而是你願意相信他有自己跨過這段黑暗的力量。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過載的時代,太容易想幫人「選對」,太容易想給人「少繞點路」。
但這樣的好意,很多時候,其實是出於自己的焦慮——我們不忍心看見他痛,也不忍心看見自己無能為力。

可人生最深的學習,往往來自跌倒、迷路、回頭的那一瞬。

如果我們總在前面舖路、護航、遮風擋雨, 他又怎麼能學會自己撐傘?

青玄・風言風語:
你想伸手,是因為你柔軟;
你選擇放手,是因為你成熟。
你可以共情,但也請記得:有些苦,是他與生命之間的密語,不該由你來翻譯。
你只是路邊那盞燈,不是那雙腳;
你是看見他沉沒時依然願意等的那個人,而不是救他於未沉的超人。
君子之不救,是因相信;聖人之出手,是因悲心無礙。
願我們都有這樣的智慧:願意心疼,也願意不干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玄・風言風語|在命裡拾光的人
0會員
14內容數
我是青玄,在城市裡上班,也在夜裡與命對話。 這裡沒有神祕儀式,只有關於命理、情感與前世今生的書寫。 我寫風中聽來的話,也寫你可能沒說出口的那段故事。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慢慢把這些字寫完。
2025/07/18
命理不是用來控制人生,而是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的節奏與傾向。每個人都想走好走的路,但人生從不保證不會繞遠。命盤只是提醒,不是命令。你可以選擇,也可以走錯,命不會怪你。它只是靜靜地等你哪天願意看見,原來方向早寫在你心裡。
2025/07/18
命理不是用來控制人生,而是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的節奏與傾向。每個人都想走好走的路,但人生從不保證不會繞遠。命盤只是提醒,不是命令。你可以選擇,也可以走錯,命不會怪你。它只是靜靜地等你哪天願意看見,原來方向早寫在你心裡。
2025/07/10
勸人導善,有時好話說盡,對方仍不為所動。你不是沒說清楚,而是他的功課,還沒走完。佛說不渡無緣人,道說無為而為。真正的修行,不是讓所有人聽懂,而是懂得在緣未成熟時,收起語言,留一盞燈。那顆種子早種下了,總有一天會發芽。
2025/07/10
勸人導善,有時好話說盡,對方仍不為所動。你不是沒說清楚,而是他的功課,還沒走完。佛說不渡無緣人,道說無為而為。真正的修行,不是讓所有人聽懂,而是懂得在緣未成熟時,收起語言,留一盞燈。那顆種子早種下了,總有一天會發芽。
2025/07/09
你不是不累,也不是沒情緒,只是太習慣忍耐、太怕麻煩別人。命裡正印過旺的人,總是先照顧別人,再考慮自己。這篇寫給那些不敢說出「我也需要」的人。壓抑不是成熟,沉默不是穩重。願你能慢慢練習,把一點點溫柔,也留給自己。
2025/07/09
你不是不累,也不是沒情緒,只是太習慣忍耐、太怕麻煩別人。命裡正印過旺的人,總是先照顧別人,再考慮自己。這篇寫給那些不敢說出「我也需要」的人。壓抑不是成熟,沉默不是穩重。願你能慢慢練習,把一點點溫柔,也留給自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語傷害了你,也許是他們不善於表達。但當責任無故推卸給你,即使堅強的人也忍受不住。愛是相互分享和支持,而沒有補充的愛,遲早會耗盡。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語傷害了你,也許是他們不善於表達。但當責任無故推卸給你,即使堅強的人也忍受不住。愛是相互分享和支持,而沒有補充的愛,遲早會耗盡。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當我們看到別人面臨困境時,我們可能希望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他們並不願意接受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幫助他人的困難之處,並提出了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你曾屢次不敵存心的傷害,不禁憎恨自己由衷的善良。 然後呢?你只能強顏歡笑,卻躲著自己哭......
Thumbnail
你曾屢次不敵存心的傷害,不禁憎恨自己由衷的善良。 然後呢?你只能強顏歡笑,卻躲著自己哭......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