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聽podcast的時候,剛好聽到曾寶儀的節目,在談顯化的觀念,當然內行人一聽就知道又是在賣課程了。但我還是聽下去,想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
銷售的起手式就是我以前也怎樣怎樣,然後過得很辛苦、很吧啦吧啦的,然後因緣際會下,遇到了什麼人、什麼事,改變了我的觀念…
有沒有發現,大多數的故事都是這樣的版路~剛開始意氣風發,然後第一個轉折:遇到事情跌落谷底;再來一個轉折:遇到貴人;再來開始努力向上,正能量滿滿。(故事的主題結構)但重點我聽到了關於「顯化」的幾個關鍵。
首先要察覺你的”信念”
信念聽起來很抽象,用個簡單的觀念很容易明白,就是你潛意識中的”應該”。「我應該認真,才賺得到錢」,那麼認真才賺得到錢,就是你的信念。難道世界上沒有人輕鬆就賺到錢嗎?這時候,如果第一個反應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麼認真=賺錢,就是你根深蒂固的信念了。
再來是察覺誰”植入”了你的信念
從小到大,我們學習、被教育許許多多的觀念,也自己不斷嘗試得到許多知識。所以信念可能是被教育、或是由經驗得來的。所以必須花時間去找尋,某個信念到底是什麼時候被”定錨”的。可能是原生家庭,也可能是自己的生活經驗。
最後幫自己植入”新的”信念
當我們希望朝向美好生活邁進,目前現況還是相悖,那麼就是有某種東西阻止我們前進。如果你相信吸引力法則,那麼那個吸引的磁鐵就是「信念」。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總是能輕鬆的取得某些機會、物質、觀念,這些都與他潛意識中的信念有關。
來舉個我最近「顯化」的例子
前陣子在路上拍攝豪宅時,忽然有個念頭,我知道有一位建設公司的董事長,他家外觀也相當氣派,想說也可以去拍攝他家。但這時候很多否定的想法又來了,人家跟你又不熟、你是誰啊人家為什麼要讓你拍、有錢人都很低調的不可能啦…
當否定的念頭出現,我立刻察覺,告訴自己,一定可以的。董事長很喜歡我,他會讓我去他家的。不熟,可以多拜訪幾次就變熟了嗎。下次找個藉口故意繞過去看看。
雖然這樣調整自己的念頭,但還是沒有去執行,像說也沒有很急迫,這件事就先放下,然後又忙其他事情了。
也忘記過了多久,忽然有天董事長打給我約我喝茶,我受寵若驚,馬上排開其他行程,依照約定時間赴約。
在聊天的過程中,董事長說有看到我的短影片,一直稱讚我。於是鼓起勇氣,跟董事長開口,表明想要拍攝他的豪宅。董事長答應了,但是希望拍外觀就好。沒想到,就這樣完成了前幾個月在想的事情。
顯化反饋強化信念
這次的顯化,讓我更加相信自己的顯化能力,也讓我更加相信自己有突破階層的能力。不管事實與否,我就是這樣相信,這就是「信念」。
總結來說,就是你的信念,顯像了你的人生~金剛經裡也是這樣說的~只是我還沒融會貫通,等有天讀懂了金剛經再跟大家分享。
#庭爺文集 #不惑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