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團服務上、在公司共事上,應該是愉悅的、快樂的,但有些時候卻是許多爭執、紛爭。我常在想,怎麼會有人花錢去到一個地方,然後到處製造紛亂,與人為惡,再來口口聲聲為了單位著想?
原來很多人的「著想」,是「著我相」的想,什麼都我以為、我認為、我覺得。不是站在團體的大我著想,自然就很多地方與人有摩擦、起爭執。
起初我也常因為,類似這樣的大小事件時常發生,便開始避開這樣的麻煩事。但今天聽到楊定一博士所說的:「服務便是修行。」我忽然頓悟,對啊!原來在服務的當下,便是在修行。
在服務的過程中,便會看到百態人。有些人對你的付出感恩載道,也有人對你的努力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還會有流言蜚語,指三道四。這何嘗不是一場修行?更可以說,這是最好的道場。因為時時刻刻都有讓你退心的人事物,但也正是這些接二連三的考驗,才能磨練這顆心,更加堅定、更加智慧。
當我們在團體中服務,難免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會面對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有時候,你自以為做得對、做得好,卻換來誤解甚至批評;你以為的奉獻,別人卻不一定當回事,甚至還會曲解你的動機、質疑你的誠意。
但後來我慢慢體會到,真正的服務,不是討好每個人、也不是爭一口氣,而是在每一次受挫、被誤會、被冷眼相待的當下,依然選擇不動怒、不退縮,堅持那份善意與初衷。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廟裡打坐、焚香誦經,而是在日常人事物中,依然能守住自己。當別人情緒上來、話語難聽時,你還能穩住心,不被帶走,這才是修煉;當你明知道有人在背後使絆子,你仍然選擇把該做的事做好,不怨、不怒、不退,這才是真功夫。
所以說,越是複雜的環境,越是好的道場。
尤其是在社會團體這樣的場合裡,大家來自不同背景,有年紀的、有資歷的、有各種經歷與個性,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立場也不同。你想做事,他想做人;你想結果,他在乎過程;你在意效率,他顧慮禮數。這些矛盾,其實正是最好的磨心。
有時候,明明是一場善舉,卻變成誰出風頭、誰出資源、誰沒被邀請;一場活動辦完,掌聲沒有你、罵聲卻跟著你。但你靜下心來想想:若一場活動換來大家的聚合、一個計畫促進資源的整合,那你心裡還要計較這些表面的是非對錯嗎?
~其實很多人太容易著相~
對自己的角色著相,對自己的貢獻著相,甚至對自己的想法也執著太深。只要別人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就覺得被挑戰、被否定,進而衍生出人際的張力與內心的煩惱。
慢慢我也學會了放下,不是放棄事情,而是放下對「誰該感謝我、誰該認同我」的期待。只問自己:這件事是否值得?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做,不要怕流言蜚語,也不要怕沒人看見。因為天地有眼,時間最會說話。
當你真正不再執著於結果,也不執著於自己的角色,心自然會輕;而當你不再為了爭對錯、分高低,而是用「如何讓整體更好」來思考,格局也自然會打開。
這條路,我還在走。但如今我明白,服務不是為了換來肯定,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份理解,就是我近期最大的收穫,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