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教二諦出發,解構當代政治分裂的現況。
「即使意見不同,也別忘了對方和你一樣,都希望離苦得樂。」
—十四世達賴喇嘛
從世俗諦與勝義諦剖析台灣大罷免
佛教中的「二諦」,即「世俗諦」與「勝義諦」,為觀照現象與實相的兩個層面。當我們面對一場激烈的政治行動如大罷免,若僅從表面評論其是非對錯,極易落入分裂與情緒糾纏之中。唯有同時以二諦照見,方能讓我們既不逃避現實,也不被現實吞噬。
【世俗諦】:民主制度下的現象與作用
- 罷免案是一種制度性的公民行動。
- 彰顯民意對公共權力的監督與糾正。
- 各方陳述立場、發起連署、投票表決,皆在合於憲政規範的合法脈絡中展開。
- 在此層面中,對與錯的爭辯有其現實意義,也影響政治文化與未來風氣。
世俗諦讓我們看見苦,但也容易誤認苦為真實的本質。
【勝義諦】:超越對立、緣起性空的深層觀照
- 所有罷免的發起、對抗、支持、爭執,其實皆是緣起合和,無一獨立存在的自性。
- 當我們執著於「某人該下台」或「某黨不義」,即已著相,忘了本質無常。
- 勝義諦提醒我們:無論勝敗,對錯皆非絕對,皆無實性。
- 所有看似堅實的立場,其實都在因緣變化中轉瞬即逝。
胜義諦不是否定現象,而是讓我們不被現象控制,從而升起智慧與慈悲,互相幫助。
因此,當我們再度回望這場大罷免,應從雙重視角切入:
- 在世俗諦中,參與制度、表達意見、守護民主是責任。
- 在勝義諦中,理解一切對立皆非實有,以空性對待情緒與偏見,是修行。
二諦不是逃避,而是雙翼-讓我們同時看見塵世與空性。
結語:願我們是止苦之人,不再是製苦之手。
這場罷免若只是政局變動,那只是歷史的波瀾。 但若它成為我們學習觀照苦、理解因、止息瞋恨的機會, 那它便是通往正見的法船。
政治若成為修行,那麼每一次投票、每一次討論,都是一場靜心之道。願我們不是製造痛苦的人,而是結束痛苦的開端。
-願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