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拚誰輸誰贏,是該拚怎麼「止苦」 -佛法二諦看台灣大罷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佛教二諦出發,解構當代政治分裂的現況。

「即使意見不同,也別忘了對方和你一樣,都希望離苦得樂。」

—十四世達賴喇嘛


從世俗諦與勝義諦剖析台灣大罷免

佛教中的「二諦」,即「世俗諦」與「勝義諦」,為觀照現象與實相的兩個層面。當我們面對一場激烈的政治行動如大罷免,若僅從表面評論其是非對錯,極易落入分裂與情緒糾纏之中。

唯有同時以二諦照見,方能讓我們既不逃避現實,也不被現實吞噬。

【世俗諦】:民主制度下的現象與作用

  • 罷免案是一種制度性的公民行動。
  • 彰顯民意對公共權力的監督與糾正。
  • 各方陳述立場、發起連署、投票表決,皆在合於憲政規範的合法脈絡中展開。
  • 在此層面中,對與錯的爭辯有其現實意義,也影響政治文化與未來風氣。

世俗諦讓我們看見苦,但也容易誤認苦為真實的本質。

【勝義諦】:超越對立、緣起性空的深層觀照

  • 所有罷免的發起、對抗、支持、爭執,其實皆是緣起合和,無一獨立存在的自性。
  • 當我們執著於「某人該下台」或「某黨不義」,即已著相,忘了本質無常。
  • 勝義諦提醒我們:無論勝敗,對錯皆非絕對,皆無實性。
  • 所有看似堅實的立場,其實都在因緣變化中轉瞬即逝。

胜義諦不是否定現象,而是讓我們不被現象控制,從而升起智慧與慈悲,互相幫助。

因此,當我們再度回望這場大罷免,應從雙重視角切入:
  • 在世俗諦中,參與制度、表達意見、守護民主是責任。
  • 在勝義諦中,理解一切對立皆非實有,以空性對待情緒與偏見,是修行。

二諦不是逃避,而是雙翼-讓我們同時看見塵世與空性。


結語:願我們是止苦之人,不再是製苦之手。

這場罷免若只是政局變動,那只是歷史的波瀾。 但若它成為我們學習觀照苦、理解因、止息瞋恨的機會, 那它便是通往正見的法船。


政治若成為修行,那麼每一次投票、每一次討論,都是一場靜心之道。願我們不是製造痛苦的人,而是結束痛苦的開端。



-願吉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73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本文探討佛教五毒煩惱中的瞋恚,以及它與貪、痴、慢、疑等其他煩惱的錯綜複雜關係。文中透過生活案例,說明瞋恚是如何由貪愛、無明、傲慢及疑慮所滋生,並提出對治瞋恚的方法,包括覺察執念、調整觀點、培養慈悲心、實踐正念與持續修持等。
Thumbnail
2025/07/24
本文探討佛教五毒煩惱中的瞋恚,以及它與貪、痴、慢、疑等其他煩惱的錯綜複雜關係。文中透過生活案例,說明瞋恚是如何由貪愛、無明、傲慢及疑慮所滋生,並提出對治瞋恚的方法,包括覺察執念、調整觀點、培養慈悲心、實踐正念與持續修持等。
Thumbnail
2025/07/23
當「這群人」不是為了一場工作坊而短期合作,而是「一群技能重疊、特質各異的專業者」想要一起討論合作模式,甚至談到分潤關係,這就不只是教案共創,而進入了合作關係設計、甚至是 共生型工作架構 的範疇。 這樣的合作若想走得遠、走得穩,筆者架構出五大心法,建議從以下幾個層次下手思考與設計: 一、先釐
Thumbnail
2025/07/23
當「這群人」不是為了一場工作坊而短期合作,而是「一群技能重疊、特質各異的專業者」想要一起討論合作模式,甚至談到分潤關係,這就不只是教案共創,而進入了合作關係設計、甚至是 共生型工作架構 的範疇。 這樣的合作若想走得遠、走得穩,筆者架構出五大心法,建議從以下幾個層次下手思考與設計: 一、先釐
Thumbnail
2025/07/23
才華重疊的團隊,如何打造一場無縫工作坊? 在設計出產品前我們須先了解: 一、先釐清:是「合作」還是「共創」? 合作(co-work):有明確分工,各自完成各自部分,像拼圖。 共創(co-create):一起發想、設計、調整、承擔風險,像一起揉麵。 建議先釐清這件事,因為它會決定後續你們的:
Thumbnail
2025/07/23
才華重疊的團隊,如何打造一場無縫工作坊? 在設計出產品前我們須先了解: 一、先釐清:是「合作」還是「共創」? 合作(co-work):有明確分工,各自完成各自部分,像拼圖。 共創(co-create):一起發想、設計、調整、承擔風險,像一起揉麵。 建議先釐清這件事,因為它會決定後續你們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熱鬧的大選結束了,有人哭、有人笑、也有人不知該哭還該笑,雖然很不想談政治,但有些話實在不吐不快。 國民黨輸了嗎?我認為是,雖然立委大有斬獲,但面對施政被罵到臭頭的民進黨,還是搶不回總統大位,怎麼看都不算贏。
Thumbnail
熱鬧的大選結束了,有人哭、有人笑、也有人不知該哭還該笑,雖然很不想談政治,但有些話實在不吐不快。 國民黨輸了嗎?我認為是,雖然立委大有斬獲,但面對施政被罵到臭頭的民進黨,還是搶不回總統大位,怎麼看都不算贏。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民主本來就是騎牆派,覺得誰好就選誰,不應該死抱著一個政黨大腿。
Thumbnail
2005/11/27 參與優存給付等案的論戰各方,應該對理性掌握正義的能力保持謙虛,拒絕目的合理化手段的誘惑,從而嚴肅面對政策論述的責任。否則轉型不成,正義也為稀巴爛泥所吞沒,社會割裂成為對立的兩種正義,裁判台灣前途的,只剩下諸神的對抗而已。
Thumbnail
2005/11/27 參與優存給付等案的論戰各方,應該對理性掌握正義的能力保持謙虛,拒絕目的合理化手段的誘惑,從而嚴肅面對政策論述的責任。否則轉型不成,正義也為稀巴爛泥所吞沒,社會割裂成為對立的兩種正義,裁判台灣前途的,只剩下諸神的對抗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