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PanSci科學新聞網上架了一部有趣的短片,談到一篇發表在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期刊的研究《Cell type and cell signaling innovations underlying mammalian pregnancy》。原來,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談判,從還是受精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因為需要媽媽和寶寶的細胞,交換訊號、互相配合,才能促成胎盤的形成與穩定,有效的傳遞營養。
現在第8周,肚子還沒有明顯變大,寶寶的骨骼與牙齒已經開始發育。根據胚胎發展的情況,媽媽的身體已經開始準備透過胎盤和臍帶,分享自己身上的營養,給肚子裡親密的陌生人。除了葉酸、鐵、DHA之外,鈣是最常被前輩提起,且非常關鍵的營養素,如果媽媽懷孕後沒有補足,媽媽自己骨骼中的鈣會被動員出來,來支持寶寶早期的骨骼、心臟與神經傳導發育,所以一定要注意鈣的補充,避免影響自身健康,造成未來骨質疏鬆的風險。
孕期要補多少鈣?
根據衛福部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每日鈣攝取量應達1000mg,19歲以下孕婦建議攝取1300mg。孕期中,胎兒透過胎盤吸收大量的鈣,特別是在中後期成長加速時,若長期缺鈣,媽媽可能會出現:
- 肌肉抽筋
- 骨密度下降(甚至提早骨質疏鬆)
- 孕期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風險上升
而補鈣過量(超過2000mg/日)則可能造成:
- 腎結石
- 鐵與鋅吸收受阻
因此,建議分次補充,一天總量控制在1000 mg左右。
補鈣來源有哪些?天然食物 × 營養補充品
如果平常飲食均衡、會攝取乳製品、豆類與深綠色蔬菜的孕婦,日常食物其實已可提供一定比例的鈣。常見天然高鈣食物如下:
天然食物鈣來源含量(每100克)
- 芝麻:600–1354 mg
- 豆腐:150mg
- 鮮奶:100mg
- 小魚乾:2200mg
但若全素飲食,或有乳糖不耐症狀,或孕期食慾不佳時,補充劑就會是給自己和寶寶,一項實際又便利的選擇。但仍應注意:
- 每次不超過500 mg,分2–3次補最有效
- 避免與高鐵、茶/咖啡、草酸食物同時服用
- 飯後或睡前補鈣為佳,可兼顧吸收質與睡眠助益
此外,鎂、維生素D與K2扮演鈣質吸收與骨骼利用的重要輔佐角色。
市售補鈣商品整理(資訊整理參考,非商業推薦)
以下是目前台灣孕婦常用的補鈣保健品,依劑型、含量、吸收來源、搭配成分做整理:
- 【孕哺兒】新一代BP 天然珊瑚鈣 + D3 膠囊(膠囊、700mg/4粒)
含日本卵黃胜肽Bonepep、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維生素D3,一罐120粒。官方網站 - 【營養師輕食】國民海藻鈣(錠劑、1320mg/3顆)
奧地利蕎麥來源維生素 D3、日本專利Bonepep,一袋45顆。官方網站 - 【惠氏媽咪】三層綜合維他命(錠劑、600mg/2錠)
三層釋放科技,21種關鍵營養自動間隔釋放,不互相干擾,一罐30顆。官方網站 - 【BHK's】BHK's 孕媽咪螯合鈣錠EX(錠劑、200mg/2錠)
胺基酸螯合鈣:吸收第一鈣型態,吸收率可達80%以上,一盒60粒。官方網站 - 【亞尼活力】鈣鎂鋅EX PLUS (第三代膠囊版)(軟膠囊、500mg/2顆)
黃金鈣鎂鋅比例,複方營養素,有效提升吸收率,一罐100顆。官方網站 - 【VITABOX】孕婦專科愛爾蘭高比例海藻鈣+海洋鎂+酵母維生素D2(錠劑、約400mg/1錠)
添加鎂和維生素D2、維生素K2,一袋30顆。官方網站 - 【健康長行】優倍鈣(粉狀、約400mg/1包)
天然海藻鈣,含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維生素D和維生素K,粉狀好吞嚥,一盒30包。官方網站
補充小提醒:
- 碳酸鈣 需與食物一同食用吸收效果較佳,檸檬酸鈣 對腸胃刺激較小,天然鈣的鈣含量雖然沒有碳酸鈣高,但是人體吸收率比較高,且為全素。
- 建議與 鐵劑分開服用(間隔2小時),避免互相抑制吸收。
- 若有夜間抽筋、牙齒鬆動、膝蓋痠軟等情況,可檢視是否鈣補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