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納帝思市場研究團隊的在 2025 年的綜合資料收集預估,台灣 B2C 電商市場規模將達約新台幣 6,830 億元(約合 250 億美元),自 2021 年起以每年約 9% 的速度成長。
納帝思市場研究團隊總監陳致瑋指出,2024 年 B2C 市占約佔全電商市場的 74%,並以智慧型手機為主(佔比約 55%),數位錢包與信用卡為主要付款方式
搭配電商之物流營運面,2024 年物流產業總規模估近 500 億元,年增率約 9.8%,2025 年預估仍維持正成長,2030 年產值可望突破 681.2 億。台灣主要運營中的電商平台包括:蝦皮購物、momo 購物網、PChome、Yahoo 奇摩購物中心、博客來與露天拍賣等,這些平台月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並穩居整體電商平台前六名。
此外,跨境電商平台如淘寶海外、Coupang(酷澎)、SHEIN、拼多多亦擁有一定台灣流量與業績地位,屬於主要競爭勢力。
其中Coupang(中文稱「酷澎」)對台灣電商市場的影響與潛在衝擊相當積極且對本土領先的MOMO、網家甚至海外的蝦皮都有相當的威脅性。
Coupang 對台灣市場電商滲透率約落在10–11%,明顯低於南韓(30%)或美國與中國(20–25%)水準,預示仍有大量成長空間。
Coupang 在 2021 年進軍台灣市場,並以其在南韓備受好評的「火箭配送」模式切入,希望藉高效物流與會員制度推升台灣電商體驗。
為了進一步鞏固在台灣的市占率,Coupang 已於新北樹林建立多座自有物流中心,累積資本投入超過新台幣 60.6 億元(約 400 百萬美元),在物流與倉儲基建上的投入超越 momo、PChome 等本土平。這使其能提供隔日到貨(Rocket Delivery)和跨境直購(Rocket Overseas)服務,在物流速度與用戶體驗上構成差異化優勢。
你看,光是這一點Coupang就很清楚台灣的產業佈局,其關鍵的決勝因素就是物流體系。
根據 2025 年第一季財報,台灣市場貢獻 Coupang 新興業務營收的主要成長動力,整體同比成長達 67%,會員制(WOW Membership)與商品品類增加顯著提升用戶消費頻率與單次交易值 。
對本土業者而言,Coupang 已經帶來以下競爭壓力:
- 價格競爭與物流壓力:自營採購模式與統一價格策略,強化其價格優勢與履約效率,迫使 momo、PChome 調整促銷與服務機制。
- 服務與品牌挑戰:Coupang 強調「信賴」、「會員體驗」與簡化退貨流程,在消費者認知上提升與在地平台差距
不過呢,根據納帝思研究部團隊推估,目前市場認為,Coupang 仍處於發展初期,尚未完全重塑台灣電商格局。但其高資本投入、差異化物流服務與會員策略,已確實推動消費者期望提升與平台間競爭競局的改變。未來若能持續擴充品項、覆蓋區域與物流網絡,將成為台灣電商市場的新主力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