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嘗試了各種東西,但經過了六年還是沒辦法決定要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過努力嘗試各種東西,但到超過了30歲還是覺得不知道要做什麼嗎?

我嘗試過非常多的東西

我從24歲決定當家政老師開始,就不斷在探索各種領域,家政課其實不只是在縫東西、煮東西,只要是跟生活有關的都可以變成主題,例如:如何讓自己過得更舒適的生活空間設計、如何讓家人關係升溫的、幸福感更高的關係經營法......。

我其實做了兒童程式設計老師、兩性教育老師、家庭教育老師、手工藝與植栽的老師、金融素養教育老師、英文老師、華語老師、UIUX介面設計師、電商、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實習、留學顧問等等,但除了考學校老師與接了一次UIUX的案子,後面都沒有再繼續其他的路了。

我在猶豫什麼?

嘗試很但仍然沒有換工作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薪水,害怕做了其他東西後我沒有足夠的錢,另一個是沒辦法確定做其他工作的意義,但成長環境告訴我教學至少是一件不管怎樣都確定是一件造就人的好事。除此之外,不善了解其他人想法的我,真的害怕到外面工作了,我適應不良怎麼辦,會不會從我可以肯定地講出「我擅長教育」變成「我只能做教育」從此沒有自信。所以瘋狂又愛嚐鮮的我始終離不開教育業。

其實UIUX這件事我真的投入許多嘗試,正職工作的休閒時間我都在跟著實習的公司閱讀web3的東西還有做一些小Project。只是到最後我還是沒有什麼作品,雖然是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還有工作的態度。雖然花了這麼多的錢和時間,我總是還不想放棄,可能某種程度它是一個讓自己跳脫現實的小世界,好像有那麼一個技能我不用被別人說好還是不好、也不用證明什麼,但想做想學的時候還可以隨時繼續,而且多一個一般老師沒有的東西,我感到自豪。我想我害怕的是,真的做了UIUX,我就不再是自豪的老師了。

近期真的從校園離開後做的工作

最近期的工作是真的覺得再猶豫就沒機會換所以申請的工作:遊學代辦顧問。我從國外回來後覺得台灣學生對國外留學與生活的資訊真的太少了,所以想要推廣這些知識並幫助學生用對的認真和心態出國,讓他們有更好的收穫、讓這些經歷蛻變更好的養分。但做了近半年,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這麼偉大,我算什麼,學生真的會因為我的分享就有所不一樣了嗎?能夠不一樣的話世界上不就一堆過得更好的人嗎?我是不是顧好自己的事情、繼續回學校上班、有多的時間可以做做Side project還可以多照顧家人這樣就好?而且在學校還可以有時間申請研究所跟出國。可是理性會跟我說,才半年就要回校園,其實現在的同事很積極,質量不錯,如果說跟著他們做做行銷是不是可以彌補自己一直最不敢踏出的那一步?如果說先不看年紀,趁著還有心,跟著大家一起搞一波,是不是一個比在學校從來沒有跟世界互動過的自己還要來得好?雖然要冒著可能只有三萬多的薪水六個月,但值不值得這樣試,我再繼續禱告吧,希望這幾天上帝回應我。

感謝身邊的旁觀者

今天想註記這些想法也是因為剛好同事來,我就請她說說她覺得我適合的工作,從她的觀察,就算我覺得不善與人相處,但我還是喜歡跟人互動的工作的。(不過我真的不喜歡只跟電腦互動的工作嗎?有沒有可能是我沒有真的以此為生過?這是我另一個要去思考的部分)。她也跟我說了適合輔導、華語教學、或是企業員工訓練、我也說了教授這個可能性,雖然上面都不是沒想過,不過在對話中,她會感到我在意薪水、所以不知道要推薦什麼更好,我也由此發現其實我在意薪水的這件事情比我在意自己擅不擅長還來得重要,但我可能不應該這樣,能做好工作對我其實應該是更重要的。後面我也看了一位理工學生的筆記,我發現我的教育訓練似乎帶給我心靈平靜就是結果的觀念,所以沒有會積極想要最一個成果,業績達到了也不會去想我要去開發給未來用的名單,而是只想著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思維好像使我駐足不前,大概也是我在工作上沒辦法長久快樂的原因,所以去探求一個真相和想看到的成果可能是我改變自己效能不彰的重點。

總結一下今天的發現:

    1. 嘗試了很多但沒有辦法安靜心放下過去甚至是將職業育身份認同綁在一起,可能真的沒辦法能去在新領域好好發揮,看到不同的可能性。
    2. 我可能很在意薪水跟自尊心的部分,也許先不在意這些才能走得到想走的路
    3. 我的社會學訓練似乎不夠我在社會上生存好,盡量讓自己有一些理工訓練,可能可以幫助我在工作效率和產能上改善許多。

總之,我可以拋下要在別人心中形成一個好例子的包袱,真的去面對我想要有的經驗與成果,先滿足自己,再來才是其他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wei Teng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我一直把自己所有感受藏起來,但我現在想要開始愛這個生命,所以想記錄自己的生活,看看這之後的日子是不是有趣的多、這樣的眼光會帶我到哪裡。 這是我的點點滴滴,沒有刻意要給誰看,但我總覺得能啟發到那麼一個人也不錯。 (附上一個我從一位聰明絕頂的學生學到的生活態度:I want a simple life but full.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要經驗過才會知道喜歡或不喜歡,適合或不適合。
Thumbnail
要經驗過才會知道喜歡或不喜歡,適合或不適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從小孩長成了大人樣,我明明學了超多種知識和累積許多生活經驗,但我其實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方法的人,對我來說,照著使用說明、聽別人說的去做、因為別人這樣所以我也這樣、花錢找人修理或買現成的,所以要工作才有錢買自己不會得不懂的生不出來的......生活中太多如此的運作,以致於很少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什麼,這是我
Thumbnail
從小孩長成了大人樣,我明明學了超多種知識和累積許多生活經驗,但我其實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方法的人,對我來說,照著使用說明、聽別人說的去做、因為別人這樣所以我也這樣、花錢找人修理或買現成的,所以要工作才有錢買自己不會得不懂的生不出來的......生活中太多如此的運作,以致於很少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什麼,這是我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探討工作和職業的不同,以及對2023年的挑戰和期望,並強調通過親身經歷來瞭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
Thumbnail
探討工作和職業的不同,以及對2023年的挑戰和期望,並強調通過親身經歷來瞭解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什麼都想做好,然而這個「好」其實很空泛飄渺,缺乏明確的指引,或是可以量化評估的指標,這也導致了我容易迷失自己。是時候要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好」了。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什麼都想做好,然而這個「好」其實很空泛飄渺,缺乏明確的指引,或是可以量化評估的指標,這也導致了我容易迷失自己。是時候要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好」了。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曾經有個人對我說:你太努力了。     他看著我在不同家庭間生活的軌跡(原生家庭、現有家庭、配偶家),有感而發。     有時候想想,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織起一張網,一直編織著編織著,直到有那麼一天看看他人,其實不用很密集的網絡也可以抓捕到獵物,才低下頭來驚覺已經長繭的手。  
Thumbnail
曾經有個人對我說:你太努力了。     他看著我在不同家庭間生活的軌跡(原生家庭、現有家庭、配偶家),有感而發。     有時候想想,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織起一張網,一直編織著編織著,直到有那麼一天看看他人,其實不用很密集的網絡也可以抓捕到獵物,才低下頭來驚覺已經長繭的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