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荷蘭乃至歐洲,哲學與宗教之間的拉鋸、言論與思想自由的發展,可以透過斯賓諾莎與幾位哲學家的生命軌跡看見。
1628年,笛卡兒移居荷蘭
1632年,斯賓諾莎出生於阿姆斯特丹。洛克出生
1637年,笛卡兒出版《談談方法》。荷蘭鬱金香狂熱泡沫化。
1641年,笛卡兒出版《第一哲學沉思錄》
1642年,霍布斯出版《論公民》。伽利略去世。牛頓出生
1644年,笛卡兒出版《哲學原理》。彌爾頓《論出版自由》
1646年,萊布尼茲出生
1648年,三十年宗教戰爭結束
1649年,笛卡兒完成《靈魂的激情》
1650年,笛卡兒去世
1651年,斯賓諾莎(19歲)轉向哲學研究。霍布斯出版《利維坦》。英荷戰爭爆發。
1656年,斯賓諾莎(23歲)被指控為異端,並被驅逐出阿姆斯特丹葡萄牙裔猶太教會。猶太教會的譴責令在20-21世紀被提出重估,不過仍未被撤銷。
1659年,斯賓諾莎完成《關於上帝、人類和幸福的短篇論文》未發表,19世紀初被發現
1660年,約翰德拉考特《國家》
1661年,斯賓諾莎離開阿姆斯特丹,搬到萊頓郊外的萊茵斯堡,以打磨鏡片維生
1662年,斯賓諾莎完成《知性改進論》。彼得德拉考特《論荷蘭利益》
1663年,斯賓諾莎搬到海牙附近,唯一以本名出版《笛卡兒哲學原理》。笛卡兒著作在羅馬與巴黎被禁
1670年,斯賓諾莎匿名出版《神學政治論》,立即受到喀爾文教會譴責
1674年,在威廉三世主導下,《神學政治論》與《利維坦》在荷蘭遭禁
1675年,斯賓諾莎完成《倫理學》。萊布尼茲到海牙拜訪斯賓諾莎
1677年,斯賓諾莎去世,在阿姆斯特丹的朋友結集出版其遺作
1678年,荷蘭當局正式禁止斯賓諾莎哲學。《神學政治論》翻譯成法文
1679年,霍布斯去世
1683年,洛克逃亡至荷蘭,開始整理著作
1689年,《神學政治論》翻譯成英文。洛克《論寬容》、《政府論》出版
1690年,洛克出版《人類理解論》
(註:荷蘭阿姆斯特丹是當時歐洲思想最自由的地方,可參考《自由之城》這本書,述及荷蘭當時複雜的政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