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疑論》談懷疑是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聽說哲學史有兩種教法,一種是從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Thales)教起,按時間序(先蘇哲學、蘇柏亞、中世紀哲學、現代哲學)一路講下來;另一種則是從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講起,而我有幸第一次接觸哲學史便是從笛卡兒談起。為什麼是從笛卡兒談起?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只是聽著老師說笛卡兒欲找到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時,除了對當時建築系已畢業的我產生衝擊與反思之外(我學的知識都是無庸置疑的嗎?),更像在看推理小說一般,跟著笛卡兒的《沉思錄》尋找那一切知識的基礎。笛卡兒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但為什麼這句話有名?有名在哪?難道不能說我吃故我在、我睡故我在?其實笛卡兒這句話是相對於奧古斯丁(Augustine)的「如果我被欺瞞了,那麼我就存在(Si fallor,sum)」。那麼就必須再問,為什麼奧古斯丁會說出這樣的話?而苑舉正老師所開的《懷疑論》這門課,便是從懷疑的脈絡按時間序談哲學史,並大膽地定義哲學就是懷疑;而哲學的大用,就是活用懷疑。


古典懷疑論


  你是否曾經懷疑世上有無真理?若有真理我們如何認識真理?若能認識真理我們又如何告訴他人真理是什麼?而若沒有真理、一切都只是主觀經驗,為什麼我們還要受教育、還要學會如何判斷假新聞、還要學會分辨是非善惡?


  先蘇哲學家色諾芬尼(Xenophanes)認為真理是存在的,只是它不屬於人所能掌握的,亦如我們有限的生命無法理解永恆的上帝一般。但是否無法掌握真理,便不需追求真理?蘇格拉底(Socrates)則認為,真理雖不可直接指認,但卻可藉由方法指認(方法論);追求真理的「過程」,就是真理的可能。我們藉由不斷指出錯誤、修正錯誤,逐漸趨近真理;如同世界萬物不斷變動的事實,自我透過理性思辨不斷改變自我、自我批判,而思考便是人的本質、人的真理。


  因此,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哲學家,藉由思考理解自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考試時原本想不起來的答案,經過推敲之後便想起來了,為什麼經過思考之後我們便能夠回答前一刻還無法回答的問題呢?或說有些問題原本不是問題,被一問了之後便成了問題,例如:奧古斯丁在《懺悔錄》對「時間」評論說:「何謂時間?當無人就此詢問我的時候,我知道它是什麼,而當有人問起、我必須跟他說明時,我不知道其為何物的東西」。「感覺」知道跟把它「說」出來的知道是不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理解一件事之後,需要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甚至說給別人聽,因為唯有他人也聽得懂,我們才真正知道些什麼(避免落入相對主義的困境),甚至在對話的過程中,再不斷發現錯誤、修正錯誤,讓感覺與說出來的知道越趨近一致、越接近真實的感覺。


  真實的感覺是真理嗎?柏拉圖(Plato)認為真理存在於理型世界,那裡有完美的三角形、完美的圓形、完美的正義、完美的道德,是非感官經驗的、非物質的、非表象的。相較於身體,柏拉圖推崇抽象的思想,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則認為先有感官知覺,才有抽象理念,而真理便是透過感官知覺從自然中觀察歸納出來的普遍認知、普遍原則(科學發展的基礎);雖然普遍認知會錯(錯誤的信念),但卻是唯一的依據。


  若真理來自感官知覺,那麼是否真理便無法超越可經驗的範圍?若感覺與感覺之間是矛盾的,又該如何判斷哪個較為真實?若有人宣稱有標準能判斷真理,如果那標準未經檢驗,如何能以判斷;又如果那標準已經過檢驗,又是以何為檢驗標準?這便會產生「無限後退」的問題。皮諾主義(Pyrrhonism)的塞克斯圖斯(Sextus empiricus)便認為懷疑主義不是一種可陳述的理論,而是一種「能力」或心理「態度」,用來對抗任何超越現象的知識斷言(教條),以及反對擁有任何非自明(想像、看得到)事物之證據。教條,就是對一個沒有證據的對象表示同意,反教條的結果,就是存而不論,我們採取這個態度所獲得的效益,就是寧靜(ataraxia),讓心靈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擾,也就不會有因矛盾問題而產生的苦惱。


  存而不論,聽起來有點鴕鳥心態,但事實上對於有爭議的問題,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例如:兩岸先經後政,經濟上已小三通、但政治問題先暫時擱置。存而不論擱置對所有相互矛盾的問題進行判斷,包括事情可否被認識的問題;不採固定立場,而採動態發展的「可能性」,是一積極的倫理態度,避免接受任何價值導致的不幸福。


中世紀懷疑論


  奧古斯丁的反懷疑論認為,真理是存在的,只是稍縱即逝,無法掌握;真理在人類理智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內,認為不能對任何事物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或是對真實採取玩弄的感覺。一個人不可能在思想中欺騙他自己是存在的事實,奧古斯丁說:「因為你不存在,你就不可能被任何事物蒙蔽」。無論在知道或不知道任何事物的情況下,只要他犯了錯誤,這個人至少可以肯定知道他在思考,這就是有名的「如果我被欺瞞了,那麼我就存在(Si fallor,sum)」的由來;但不同於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奧古斯丁不以企圖建立整個世界為目的,而是因應懷疑論欲建立不容懷疑的結構。


  奧古斯丁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學與邏輯的命題,這些命題擁有普遍性、必然性及不變性,這些特性剛好是感官經驗無法提供保證的內容。感官經驗因人而異,但數學命題的真實卻不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能夠完全獨立於所有人。例如:「數」的概念;數「1」本身不存於1顆蘋果或黑板上,就算沒有數字,數的概念依然存在。數的概念存在於心靈、被神光照耀的心靈,而奧古斯丁認為心靈就是發生不變真理的場所。


  即便我們無法直視神光、無法看到這些永恆的理念本身(例如:數本身),但此永恆的理念卻在心靈中創造出一種規律,使得我們能夠依照永恆不變的規則做判斷。所有人都擁有神光,每個人至少都能粗略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因為人人都有理性,而神光便是理性分析的結果。奧古斯丁的預設在於,心靈(有限)需要神光(無限)才能掌握超越心靈的真理;唯有此預設,心靈才有可能產生不變性、必然性及永恆性。


  神光在心靈中的照耀,讓心靈能夠參與神的語言,但心靈與身體之間的差距、矛盾又該如何解決?奧古斯丁認為,藉由表達意義的能力,透過意義的表達(告解、講出來、自我對話等),心靈能夠藉此了解自身,才能自我理解,將心靈有意識的部分,成為能夠被掌握的真理;不變真理的知識便是心靈不斷追求發現的結果。


現代懷疑論


  蒙田(Montaigne)批評理性是普世標準的觀念,認為理性是選擇的結果,沒有人天生具現代性理性。即便是數學,也不過是假設公理為真,並藉由推理得到定理;數學並不存在,只有「數學存在」的信念。蒙田要求一種思想「歷程」,不受任何外在原則的牽制,以自由判斷為主,因為不自由便無法了解此事的價值(例如:教育)。


  對蒙田而言,哲學就是教育,其工作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判斷與評價;哲學最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判斷。蒙田認為,哲學應當從事於做出嘗試性的判斷,藉此展現主體性(懷疑論的基礎)的重要,並有助於我們知道判斷的弱勢及優勢,以此逐漸找到哲學適中的實踐原則。


  哲學就是教育,哲學史為什麼從笛卡兒教育起?因為笛卡兒不以教授什麼是哲學,而以主觀且持續發覺與思索的方式,將理解的內容傳遞給讀者自行思考,自行追求知識認知的確定性。


  隨著教會的式微,個人主義的興起,笛卡兒提出了「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中文翻譯為「我思故我在」,容易將重點誤解為中間的「故」,但其實重點是「我思」,而「我思」本身便包含了「我存在」);我們相信的東西,有任何外在的因素就有可能會出錯,但我的「思想」決定了「我存在」的事實,這事實是任何懷疑論者無法拒絕的。


  在笛卡兒的哲學中,不但事物是什麼不再重要,連「誰」在思考也不重要了,因為最重要的實體是「思考」;思考就是存在的唯一依據,而身體與否與存在完全無關。笛卡兒提供一種方法,是一個找出事物並加以確定為真的方法;以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為出發點,然後以其個人之智力來發掘與確定知識,一方面透過感官來判定知識的確定性,另一方面透過理性來判斷知識來源。


  休謨(Hume)以拒絕歸納法著稱,認為因果的必然關係只是一個信念,是在規律下養成的習慣,此只有事件的連續性而沒有歸納的有效性;認為科學的理性建立在歸納法之上,證明了純粹經驗主義並不足以做為科學的充分基礎。休謨的懷疑論是從懷疑「自我存在」開始,我從來不會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察覺到自我的存在;當我用理性思考自我時,自我便不自然了,用理性檢視事物,真實性就有問題,亦如當我們思考「美」的時候便不美了,我們生活在一個理性的懷疑世界(內在),與一個感性的生活世界(外在)。


結論


  綜上,懷疑論最基本的立場,便是我們不能對事物做出終極的判斷,因為感覺會出錯(不同文化、語言)、被觀察的事物也會不斷變動(不同觀察角度、狀態),當我們做出判斷時,會落入無限後退的問題(何謂終極的判斷?)、相對主義的問題(脈絡化、去脈絡化);但這並非要我們停止追求真理,而是真理是不斷追求的過程與態度。


  既然真理達不到,而只有真實的感覺,那麼真實世界便是心靈狀態經由思考後所「說」出來的。笛卡兒的偉大在於,他提出「我思」,透過哲學語言,把人的行動、心靈狀態寫出來;語言提供我們想像力、提供那些我們未曾思考過的東西、及提供我們真實的感覺。但若思考不脫離語言(無法用非語言思考) 我們如何突破語言所帶動的思考、教條、錯誤?


  語言本身是有限制的,除了思考的限制,語言無法完全描述心靈的感覺;語言一說出,便形成教條語言,迫使我們與一切變動中的世界分離。關鍵在於持續不斷的發問與懷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培養如何應用智慧的過程,藉由受教育的過程(哲學化的過程),發揮哲學的大用,努力將哲學(懷疑)與生活(樂趣)結合。如同蘇格拉底所言:「一個不經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唯有不斷接受檢驗、懷疑才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參考資料:

開放式課程─《懷疑論Skepticism》/苑舉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xWeg7WiSo......

2019/1/6

5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