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被偷後,我更知道自己想種什麼:50歲,我的重新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果园被偷后,我更知道自己想种什么

 在职场,我一直是那个默默耕耘、不声不响的人。

两年半前,我带着一颗回应呼召的心,加入教会担任干事。那时候,青少年团契仅有两位成员,主日学也仅剩寥寥几人。

这是片荒地,但我甘心种植。

我带领团队受训、走入校园办营会、邀请营友加入团契——一步一脚印地开垦。

终于,青少年团契开始有人气了,种子发芽了。


🍃【果子一长出来,手却不是我的】

就在此时,主任牧师突然宣布要成立一个“外展委员会”:

“我们长执很看重外展事工,所以要设立委员来管理青少年团契、陪读班、会议由我来主持,决策由我们来定,你来执行就行了。”

 营会刚结束,他已紧接着开始安排明年营会由谁主导——越过了我。

那一刻,我失望透了。


两年半前我孤军奋战、没有人力、没有资源,甚至面对打压时,他们集体沉默;如今果子初见,他们却理所当然地说:“我们看重这个事工。”

我心想:开荒时,你们在哪里?为什么收割时,却来了?

 

💔【不是斤斤计较,是彻底寒心】

我失望,不是因为我想占有功劳,而是因为不被尊重。

我辛苦打拼的过程、付出的代价,竟然可以被一句“我们要成立委员会”轻轻带过。

这不是协助,是接管。


我萌生去意。

但我知道,我现在还不能走。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的神还没叫我离开。

我为自己定下底线:再给自己三年,三年后,无论成果如何,我都可以无愧地离开。

 

🌱【我终于看清,自己要种的不是果园,是自由】

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够努力、够忠心,在教会就能被大大使用。

但我渐渐明白:

有能力不等于有位置,有忠心不代表被看见。

制度、限制、人心——这些现实打碎了我曾经的理想,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我不感到迷惘,我反而期待。

 

【转向:服事不止一种形式】

我曾带领一间教会的儿童外展达到100多位儿童,那是我服事的高峰。

但MCO的冲击、配偶的病情、人生的重整,让我停了下来,也静了下来。

原以为重新回到教会服事,能大展拳脚,却事与愿违。

现在我清楚:

我可以不在教会的位置上,依然成为祝福他人的器皿。

📌 我可以写作,分享信仰与挣扎的心路历程;

📌 我可以成为空间整理师,走入基层家庭与独居老人中间;

📌 我可以自由接案,选择做公益,也选择养活自己与孩子。

 

我服事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会的平台,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处真实中。

 

🌄【结语:50岁,是我的重新出发】

我不会因为果园被偷而苦毒,虽然曾愤怒、失望、落泪,但现在我学会放下。

那片果园,让我看清了自己。

我不需要教会的肯定,才确定自己的价值;我不靠头衔或职分,而是使命。

五十岁,也许正是我的起跑点。

从现在开始,我要自由地耕种一片新的园地,

在那里,我可以发光,也可以结果——不是为谁看见,而是为我自己,为主,也为走在迷途中、需要勇气的人们。


我的未来谁也偷不走,反让我拥抱更广阔的方向。

 

✍️ by 左口米右|我服事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会的平台,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处真实中。

 (本文由作者原创,经AI润饰。请尊重原创,勿擅自转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左口米右的信仰筆記
3會員
53內容數
在孤單與流淚中,我仍選擇走在服事的路上。 這裡記錄我的故事、掙扎與盼望, 只想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2025/07/27
《愛在天地震動時》讀後感:一位宣教士的真實掙扎與破碎故事,道出教會與差會體系中服事者共同的困境,例如行政制度的束縛、溝通的裂縫、以績效衡量屬靈的現象等。文中作者透過自身經歷及對書中內容的反思,鼓勵所有在服事路上感到受限、受傷、孤單的同工,一同在恩典中站起來,繼續愛。
Thumbnail
2025/07/27
《愛在天地震動時》讀後感:一位宣教士的真實掙扎與破碎故事,道出教會與差會體系中服事者共同的困境,例如行政制度的束縛、溝通的裂縫、以績效衡量屬靈的現象等。文中作者透過自身經歷及對書中內容的反思,鼓勵所有在服事路上感到受限、受傷、孤單的同工,一同在恩典中站起來,繼續愛。
Thumbnail
2025/07/16
本文探討教會陪讀班拒絕弱勢家庭孩童的案例,揭露制度僵化、缺乏同理心等問題,反思教會是否真正落實關懷弱勢的使命。
Thumbnail
2025/07/16
本文探討教會陪讀班拒絕弱勢家庭孩童的案例,揭露制度僵化、缺乏同理心等問題,反思教會是否真正落實關懷弱勢的使命。
Thumbnail
2025/07/16
一位教會同工在休假日的黃昏,寫下她在教會服事中遇到的困境與委屈。文章描述了她因參與教會講座而被責難,以及請假流程不被理解的兩個事件,表達了她對教會體制和上司管理方式的無奈與失望,並反思自身在教會中的定位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7/16
一位教會同工在休假日的黃昏,寫下她在教會服事中遇到的困境與委屈。文章描述了她因參與教會講座而被責難,以及請假流程不被理解的兩個事件,表達了她對教會體制和上司管理方式的無奈與失望,並反思自身在教會中的定位與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透過本文您可以瞭解如何透過記帳、投資自己和多跟自己期許的人靠近,來實現無痛轉職的目標。您將得到應對不喜歡的職場環境的一些建議,並找到可以開始改變的方法。
Thumbnail
透過本文您可以瞭解如何透過記帳、投資自己和多跟自己期許的人靠近,來實現無痛轉職的目標。您將得到應對不喜歡的職場環境的一些建議,並找到可以開始改變的方法。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從去年離職前開始的,最近又和幾個友人聊到這件事,覺得很有趣才決定記下來。如同過去好幾篇文章所說,我的上一個職場讓我不是非常開心,無論是身體狀態或是心理狀態都被影響不少,最後雖然看似很果決地提了離職,不過說實話我也是掙扎了一些時間,到真正決定提離職的時候也是我某部分的信仰推了我一把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的想法是從去年離職前開始的,最近又和幾個友人聊到這件事,覺得很有趣才決定記下來。如同過去好幾篇文章所說,我的上一個職場讓我不是非常開心,無論是身體狀態或是心理狀態都被影響不少,最後雖然看似很果決地提了離職,不過說實話我也是掙扎了一些時間,到真正決定提離職的時候也是我某部分的信仰推了我一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