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上班要去停車場的路上,我看到了老商家的老闆們在看報紙。
一家是賣烤鴨的老店舖,另一家是賣香火金紙的店。
一個是瞇瞇眼看著整版報紙喝茶的男老闆,香火店的則是把報紙平攤在桌上,戴著老花眼鏡的女老闆。
我想了一下,在FB或LINE這麼氾濫的情況下,現在還有人願意看報紙也不容易了。
以前報紙對我來說就是只有在學校的圖書館才能看到的東西,我們家以前不訂報紙的。
偶而看到也就是可能隔壁鄰居送菜順便包著,或家裡買肉買菜的時候順便夾雜拿來方便包東西阻隔用。
報紙上面通常有幾個版面我比較感興趣,娛樂新聞,頭條版面,小品雜記。
最討厭的就是社論,講了一堆觀點不知道是記者本身還是報社立場。
東說西拐,只是闡揚對親近黨派的友好或敵對黨派的厭惡。
在那個20-30年前的年代,電視新聞和報紙大概就是我們能看到接近這個世界的唯一一種方式。
在網際網路和個人對知識自由的理念探索還沒有那麼廣泛被討論的年代下,你看到的聽到的幾乎就被當作是事實了。
我走在路上回想起這些,心理覺得那兩位老闆應該不可能是最近才訂,可能從以前就有看報紙的習慣了。
能養成這樣的習慣閱讀,在工作稍息片刻,喝著茶休閒看看報紙,也的確比起看手機那些要好太多。
剛在網路上查了一下,以聯合報來看目前一年的價格是2790,換算每個月的報紙價格是232元。
好像也還好,串流影音平台也要差不多300-400。
報紙相對划算,還能做剪貼簿。
以前國小的時候老師有教說剪貼報紙這件事情,你可以把有興趣的報紙片段剪下來貼到空白筆記本上,寫下你當時的觀點,長大時回來看是很好的回憶。
有人則是專門剪娛樂新聞記錄自己偶像的一切!
我玩過兩次就不玩了,沒什麼耐性,當時還是很迷電視和電動,想說看新聞那就看看電視就可以了。
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有做的話,剪貼文章配合自己文字敘述的表達做一段事物的描寫,我想應該能有效增進我的溝通與閱讀能力。
不過我家也不訂報紙,而現在再講好像也沒什麼用。
今天的感想就是,原來我以為報紙已經沒落了,但看起來還是有堅持著。
只是現在不知道哪裡還有賣報紙了!
若有空今天去便利商店看看有沒有緣買一份回來看看。
重溫一下看看報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