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繪本書單介紹
#和平/尊重/共好共榮才是真義
這些繪本取材自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真實經歷,以精簡文字配合圖片,內容深入卻不沉重,是進行人權教育與歷史理解的良好起點。
《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
作者/繪者:鄭宗弦、鄭宗楷
出版社:小魯文化
以寓言形式描繪一列「從帝國開來的火車」登上小島,象徵殖民與暴力介入。畫風簡潔,故事寓意深遠,是引導孩子理解歷史變遷與反思威權的優秀作品。
《杜鵑山的迴旋曲》
作者:黃惠綺/繪者:鄭宗彥
出版社:玉山社
講述白色恐怖下的政治受難者故事,透過少女角度,描繪高一生與孩子面對父親被捕的震撼歷程,呈現家與國的連動創傷。
《二二八小水牛》
作者:王政忠/繪者:陳沛珛
出版社:親子天下
以動物視角為切入,藉小水牛一家遭受暴力的故事,讓孩子認識二二八事件帶來的家庭分離與鄉土記憶。
《我的父親》
作者:林榮三文教基金會出版/繪者:李隆杰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改編自受難者王拓子女的真實記憶,細膩描寫一位政治犯父親在獄中寫信的溫柔與家庭失落,是一部情感濃烈的親情繪本。
《希望小提琴》
作者:林世仁/繪者:林小杯
出版社:玉山社
敘述一位小女孩透過小提琴傳達父親囚禁中的希望訊息,象徵音樂與記憶的力量。
《阿嬤的碗公》
作者:林世仁/繪者:朱惠芳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
阿嬤家的大碗公承載的不只是飯菜,還有一段不能說的記憶。藉由日常器物引發歷史探問,是一部潛移默化的歷史繪本。
《愛唱歌的小熊》
作者/繪者:未明
出版社:玉山社
象徵被禁聲的年代,一隻喜歡唱歌的小熊被要求「閉嘴」,喻示言論自由與思想壓迫,是寓言形式描寫白色恐怖的代表作。
《說好不要哭》
作者:葉子/繪者:張又然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孩子看著被逮捕的父親,努力「說好不要哭」,但淚水仍在故事中流轉,情感細膩,令人動容。
《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作者:楊富閔/繪者:葉欣怡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描述一位孩子在漫長等待中,拼湊關於父親的記憶與真相,點出政治受難者家庭長年的沉默與缺席。
《暗夜的螃蟹》
原文.魏樂富/翻譯.葉綠娜
出版社:玉山社
剪紙藝術和音樂劇的共鳴,吟唱一段不可遺忘的歷史記憶。
被昏暗網罩的歲月,人民過著倉惶如鼠的日子,更發生了太多淚光和鮮血織染而成的生命故事。這些生命故事中,不幸逝去和被遺留下的人們,帶著層層憂傷、疑惑和恐懼,背負著沉重的莫名指控,把記憶當成禁忌藏起,掩蓋了將近半世紀。幸而經過無數努力,今日的我們才能明白,正因當年這些生命勇敢獻身於荊棘之上,才終於讓我們擁有一塊自由土壤,得以暢快呼吸、放聲談論和自在思考。
《湯德章》
《戴帽子的女孩》
文:林滿秋、圖:陳澄波以畫裡不斷出現的戴帽子女孩,發想故事。
《紅色在唱歌》文:林世仁、圖:陳澄波
從畫裡的紅色,串成一首生動活潑的顔色詩歌。
《會說話的畫》文:林芳萍、圖:許文綺
從畫的修復帶出藝術、科技與倫理的層層關係。
《靈魂裡的火把》文:幸佳慧、圖:蔡元婷
男孩女孩的藝術心靈對話。
《供桌上的自畫像》文:林滿秋、圖:徐至宏、陳澄波
藝術家背後永遠有個支持家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