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記(五)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禮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四六、


1. 原文


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減,樂主其盈。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減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


2. 注釋


1. 樂也者,動於內者也:音樂是由內心情感所激發而動的。



2. 禮也者,動於外者也:禮節是表現於外的行為舉止。



3. 禮主其減:禮的特性在於節制、減損。



4. 樂主其盈:樂的特性在於充盈、表達。



5. 以進為文、以反為文:「文」是修飾、條理;「進」指推進行為,「反」指回歸本源。



6. 銷:消耗、衰敗。



7. 放:放逸、失控。



8. 報:回應、回報之意。



9. 反:回歸、復本之意。



10. 其義一也:二者的本質義理是一致的。




3. 白話文


音樂,是從內心感動而產生的;禮儀,則是從外在行為展現出來的。所以禮著重於節制與減損,而樂則著重於充實與飽滿。禮透過減損而推進,這種推進形成了禮的條理與制度;樂因為飽滿而回歸於本心,這種回歸構成了樂的秩序與形式。如果禮只是一味地減損而沒有適度推進,就會失去原有的價值;若音樂只是過度地充盈而不懂得節制回歸,就會變得放蕩不羈。因此,禮的運作在於「回報」,而樂的運作在於「回歸」。禮能獲得回報,就會生出真正的快樂;音樂能適時回歸,就會帶來心靈的安寧。禮的「報」與樂的「反」,在義理上是相通的。


4. 總結


此段說明禮與樂雖表現不同,一內一外、一盈一損,但其終極目的皆為達到人心的安定與社會的和諧。禮靠節制達成秩序,樂靠表達達成安寧,二者互為補充。


啟示


禮與樂象徵內外修養之道,皆不可偏廢


禮需節度、樂需節制,失衡則無以成德


回報與回歸皆為道之正循,應時而用才為中道





四七、


1. 原文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人之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無亂。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2. 注釋


1. 樂者樂也:樂是使人感到快樂的東西。



2.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性中無法避免要追求快樂。



3. 發於聲音,形於動靜:樂表現於聲音、舉止與動作之中。



4. 性術之變:人的性情與行為變化。



5. 樂不耐無形:音樂無法沒有具體的表現形式(如舞蹈或儀式)。



6. 形而不為道:外在形式若不合乎正道。



7. 不耐無亂:就會導致混亂,難以持久。



8. 雅、頌之聲:古代正聲、禮樂之音。



9. 使其聲足樂而不流:音樂足以使人快樂,但不至於放縱。



10. 足論而不息:文辭足以讓人有所思考,而不至於無止境空談。



11. 曲直繁瘠、廉肉節奏:音樂的高低快慢、旋律節奏皆有節制安排。



12. 感動人之善心:喚起人的善良之心。



13. 放心邪氣:指人的妄念與不正之氣。



14. 先王立樂之方:先王建立音樂制度的原則與方法。




3. 白話文


音樂就是快樂,是人情之中不可避免的需求。音樂一定會發於聲音,展現於人的動作與舉止之中,這是人的天性與行為變化的體現,因此人無法長時間沒有音樂,而音樂也不能沒有具體的表現形式。若這些形式不符合正道,就難免會造成混亂。古代的聖王以混亂為恥,所以創作出雅、頌這些正聲來引導人心,使音樂的聲音能夠令人快樂而不放縱,使文辭充實而不空泛,使旋律的高低快慢與節奏調和適中,足以感動人的善良本性,不讓放縱的思想與邪氣乘虛而入。這就是古代聖王制定音樂原則的方法。


4. 總結


音樂源於人性、發於聲音與動作,是人不可或缺的需求。然而若音樂缺乏正道節制,則易致放縱與混亂。因此古代聖王制定典雅規範的樂音,導人向善、節制情欲,使音樂成為德教的工具。


啟示


樂不可無,但需節制;音樂須與德同行


文化制度不僅為表演,而是引導人心向善


禮樂之教,重在平衡感情與規範





四八、


1. 原文


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2. 注釋


1. 宗廟:古代供奉祖先的地方,亦為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



2. 君臣上下:指君王與大臣,上下階層。



3. 族長鄉里:宗族中的長者與鄉村社會。



4. 閨門:家庭內部,特指內室。



5. 審一:明確統一。



6. 比物:比較萬物、取象。



7. 節:節拍節律。



8. 節奏合以成文:節奏調和構成樂章。



9. 附親:使之親近。




3. 白話文


因此音樂設於宗廟之中,君主與大臣一同聆聽,就都會變得和諧恭敬;設於宗族與鄉里中,長輩與晚輩一同聆聽,就都會變得和睦順從;設於家中內室,父子兄弟一同聆聽,就都能彼此親愛。音樂能夠審慎統一、確立和諧,用萬物的形象來裝飾節奏;節奏的調合使樂曲有條理、有章法。這就是使父子君臣和睦、萬民親近的方式,也是古代聖王制定音樂的原則。


4. 總結


此段說明音樂在不同場域中能促進和諧,從國君到百姓、從社會到家庭皆受其感化。音樂通過統一與節奏的規律化,使人性歸於善、美、親、和。


啟示


音樂具有教化人心、安定社會的力量


和諧的音樂有助於促進家庭、社群、國家的良好關係


儒家重視音樂不只為娛樂,更是治國安民之道





四九、


1. 原文


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


2. 注釋


1. 雅、頌:周代正聲雅樂,頌為宗廟祭祀之樂。



2. 志意得廣:心志開展,思想深遠。



3. 干戚:古代樂舞所執的武器,干為盾,戚為斧。



4. 詘伸:屈伸,舞蹈動作。



5. 綴兆:舞蹈行列的隊形。



6. 要其節奏:掌握樂舞節拍。



7. 中和之紀:調和萬物、平衡情感的準則。



8. 飾喜、飾怒:表達並節制喜怒之情。



9. 其儕:配合、相稱。



10. 暴亂者畏之:使亂民心生畏懼。




3. 白話文


所以聽到那雅樂與頌樂的聲音,就能使人的志向與思想變得寬廣;手執干戚,練習舞蹈時的俯仰屈伸,就能使人的儀容變得莊重;按照舞蹈的隊形與節奏來行動,就能使隊伍排列整齊,進退一致。因此,音樂是天地的命令,是達成中和的準則,也是人情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音樂,是先王用來表達與節制喜悅的工具;軍旅與刑罰,則是先王用來表達與控制憤怒的方法。所以先王的喜怒,都能恰如其分。喜悅時,天下因此和樂;震怒時,作亂的人因此畏懼。先王之道,在於禮與樂,真可說是達到了極盛的地步。


4. 總結


本段論述樂舞的教化作用與政治功能,從個人修身、社會秩序到王者喜怒的節制,音樂皆居於核心地位。先王善用樂以安民、用武以懾亂,使禮樂制度臻於完善。


啟示


音樂不僅是娛樂,更是教化與治國的工具


情緒的表達須有節度,才能感人而不失控


禮樂制度的完善是文明社會的根本





五十、


1. 原文


子贛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何歌也?」

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

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

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

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

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

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

溫良而能斷者宜歌齊。


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


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

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


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見利而讓。

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

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

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子貢問樂。


2. 注釋


1. 子贛:即子貢,孔子弟子,名賜。



2. 師乙:古代樂師名。



3. 歌頌:古代雅樂中一種曲調,莊重而柔和。



4. 大雅:雅樂的一種,氣勢宏大且節奏靜穆。



5. 小雅:雅樂的一種,恭儉而重禮。



6. 風:雅樂中一種調式,正直且謙遜。



7. 商:古代五帝遺留的音樂調式,柔慈愛。



8. 齊:三代遺留的音樂調式,溫良且果斷。



9. 臨事而屢斷:遇事果斷勇敢。



10. 見利而讓:見利益時懂得退讓,具義氣。



11. 長言:音樂中延長聲調,表達深情。



12. 嗟嘆:感嘆聲調,表示情感的起伏。




3. 白話文


子貢見到樂師師乙問說:「聽說聲音和歌唱各有合適的方式,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唱什麼歌?」

師乙答道:「我身份低賤,不配回答這種問題,請你聽我所知的,你自己體會吧:

心胸寬廣安靜、溫柔正直的人適合唱《頌》;

氣度宏大安靜、通達誠信的人適合唱《大雅》;

恭敬節儉且重禮的人適合唱《小雅》;

正直安靜、廉潔謙遜的人適合唱《風》;

率真直爽且慈愛的人適合唱《商》;

溫和良善而又能決斷的人適合唱《齊》。


歌唱是表達自身品德,動搖自己的心而與天地呼應,使四季和諧,星辰運行有序,萬物生長。


《商調》是五帝時代流傳下來的音樂調式,商人懂得它,所以稱為《商》;

《齊調》是三代時代遺留下來的調式,齊人懂得它,所以稱為《齊》。


明白《商調》音律的人,在事情上能多次果斷決斷;明白《齊調》音律的人,見到利益懂得退讓。

果斷是勇敢,退讓是義氣,有勇有義,還有什麼歌能比得上這些呢?


唱歌的方式,上聲如堅持抵抗,下聲如整齊列隊,旋律曲折多變,停止如枯木,姿態端正有度,句法巧妙如鉤,聲音層層疊疊如同串珠。


唱歌就是長時間的言說,說明心意;言說不夠,就拉長聲音;拉長聲音還不夠,就發出嗟嘆;嗟嘆還不夠,就不自覺用手舞動,腳跳躍起來。」


子貢繼續問關於音樂的事情。


4. 總結


這段話說明不同的歌調適合不同性格和品德的人,歌唱是心性與天地萬物的交流,是品德的展現與情感的流露。透過歌聲,人表達勇敢與義氣,並藉此達到與自然和諧共鳴。歌唱不只是音樂,更是一種道德與情感的修養。


啟示


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才能展現個人品德。


歌聲是心靈的真實流露,與天地自然相通。


音樂與道德修養密不可分,能提升人的勇氣與義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2會員
596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四一、 1. 原文 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
2025/07/29
四一、 1. 原文 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
2025/07/29
三一、 1. 原文 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
2025/07/29
三一、 1. 原文 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
2025/07/29
十六、 1. 原文 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 2. 注釋 1. 功成作樂:君王在事業完成後制定音樂,以表
2025/07/29
十六、 1. 原文 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 2. 注釋 1. 功成作樂:君王在事業完成後制定音樂,以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Thumbnail
如同往年琴鍵依然向著心裡敲擊
Thumbnail
關於樂理中的小調,好和弦+的官大為大師有精闢的解說,一聽就懂,看倌不妨一看究竟。
Thumbnail
關於樂理中的小調,好和弦+的官大為大師有精闢的解說,一聽就懂,看倌不妨一看究竟。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