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你走進一間繁忙的廚房,準備烹飪一道 AI 晶片大餐:從挑選沙子食材到精雕電路,每一步都決定這道菜的風味。這是《邊喝邊想》半導體製程系列的第一篇,我們將用八篇探索晶片如何從沙子化為 AI 大腦,涵蓋晶圓、氧化、晶體管、摻雜、沉積、光刻、蝕刻/CMP,以及它們如何點燃 AI 未來。今天的核心問題:為什麼 AI 不能用普通電腦?晶片如何成為 AI 的智慧引擎?
沒有晶片會怎樣?疫情期間給了我們答案
算力,正式成為全球新戰略資源。
這些問題不只是理論推演,疫情期間的晶片荒就是一堂現實世界的震撼教育。2020 年疫情爆發後,晶圓廠停擺、物流中斷,一場全球性的晶片荒迅速蔓延。汽車廠被迫停產,Sony 的 PS5 長期缺貨,連醫療設備與洗衣機都遭波及。一顆價值不到 1 美元的 MCU(微控制器)缺貨,卻讓數萬美元的汽車無法出廠。
全球第一次深刻體會到:矽,不只是原料,而是現代經濟的氧氣。AI 領域也無法倖免。OpenAI 與 Meta 坦言,由於高階 GPU 短缺,模型訓練與部署被迫延後。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2021 年特斯拉甚至不惜搶購 NVIDIA A100 晶片,用以訓練自駕演算法。晶片供應不再只是產能問題,而是演算法能否成長的命脈。為什麼 AI 需要專屬晶片?
AI 訓練需要一起快,而非單核高速。傳統 CPU 像單人廚師,逐一處理任務;GPU 則像多爐頭廚房,同時烹調數萬道菜。AI 模型訓練更像是一場大型協作演出,數萬筆資料同時進出、參數同時更新,這不是單核高速運算可以處理的場景,而需要大規模的並行處理能力。
這正是 GPU(圖形處理單元)崛起的理由。它原為圖像渲染而生,天生就有上千個運算核心,擅長同時處理大量運算任務。NVIDIA 的 H100 GPU,每秒可執行數十萬億次浮點運算,就像一台多爐頭超高壓煮酒鍋,是訓練 ChatGPT 這類模型的主力引擎(延伸閱讀:NVIDIA,AI 世界的運算引擎)。

Google AI 資料中心的 TPU - Ironwood,加速模型訓練的算力核心。
而 Google 的 TPU(張量處理單元)則更進一步,直接將 AI 最常見的矩陣運算變成電路本身。這種專用晶片,就像為一道特定料理打造的自動化機器,一次完成數百萬次張量乘法,不必經過繁瑣的程式指令轉譯。最新一代 TPU「Ironwood」的峰值效能已突破 4,600 TFLOP (1RFLOP = 每秒能進行一兆次浮點運算)。這代表什麼?如果給它一整個國家的自拍照,它能在一秒內完成所有臉部辨識、光影分析與情緒預測。相較之下,PS5 GPU 約為 10 TFLOP、NVIDIA A100 約為 312 TFLOP。Ironwood 不只是更強,它是把訓練時間從幾年壓縮成幾週的核心力量。
你的 AI 生活如何被晶片點燃
晶片像 AI 大餐的關鍵食材,驅動 Siri 語音、Netflix 推薦、Tesla 自駕。對投資者,ASML、台積電、NVIDIA 是 AI 天花板的締造者;對消費者,晶片決定手機續航與 AI 體驗。就像精心調配的醬料,晶片讓科技更美味、更高效。
晶片是 AI 時代的火種,從沙子到運算核心,支撐數位生活。未來,chiplet 與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將讓 AI 更省電、更強大。這道 AI 晶片大餐如何改變你的生活?訂閱《邊喝邊想》,探索更多科技秘密!下篇將揭開晶圓如何從沙子化為基石。
(延伸閱讀:你每天都在用,卻從沒搞懂:半導體到底是什麼?、摩爾定律:從單位成本到國家戰略、Chiplet 為什麼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