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支持罷免的人,請別再努力了!因為妳們辛苦了。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從很久以前就是這樣子問藍粉們,假如今天美國說不管台灣了,請問中國會不會等台灣人自己做決定要不要統一?還是直接武力攻打台灣? 

 

畢竟大家都心知肚明,沒有美國,台灣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當然所有被問這個問題的人,全都保持沉默。 

 

【所以我先在這邊恭喜所有台灣人,我們終於可以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不管你喜歡聽,或者不喜歡聽,還是有什麼意見,這些都不影響共產黨堅決要統一台灣的決心,而共產黨可不會管你的意見。 

 

所以在此我呼籲這次投【同意罷免】的所有人,我們還是別管太多,未來台灣在國際上的要不要被承認?還是交給這些【不同意罷免】的所有人去做決定,畢竟大家都已經犧牲太多了。 

 

 

 

如果有支持【不同意】的人不爽,就請開始看我接下來講,畢竟大家眼中都只有短暫的利益,而從不看國際物價、支持台灣的國際觀點,甚至還有一堆人傻到以為只有執政黨才有辦法貪汙?各縣市一堆政府的工程、活動外包,去仔細探討一下,不分藍綠白,絕對都會找到很多黑暗面。 

 

 

 

首先要先認清一點,台灣近年來在國際社會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可不是台灣人做了什麼偉大的成就,還是有什麼台積電之類的,那只是單純的烏俄戰爭有中國的介入、武漢肺炎下殘留對中國的厭惡感。 

 

 

 

尤其在美中對抗格局下,被視為民主陣營的一部分。許多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立陶宛、捷克、加拿大等政界人士,紛紛表態力挺台灣。然而,在這場大國博弈背後,台灣內部政治的變化,也正影響著國際對台灣的態度——尤其是近期的大罷免案失敗,可能正在削弱國際反中勢力對台灣的信心。 

 

 

 

在這邊,我都歡迎所有的[反對罷免]的所有人,看大家是喜歡歐美日的新聞觀點、還是反共的中國人的認知,都隨便,請你們去查這兩邊,看看有誰認為【國民黨跟民眾黨是反共的?】 

 

甚至歡迎你們去找【愛黨愛國的小粉紅們】去做確定,請勿說我們抹黑造謠之類的。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有親中、反中、重視本國利益,對他國問題不在呼的人,而台灣在兩國的課題上,特別是強大的中國的課題上,只有特別反中的人,才會願意付出較大的代價,來守護台灣的人權。 

 

 

 

可當台灣內部進行針對親中立場的政治人物進行罷免時,這原本是展示民主自我淨化的良機。但在這場罷免最終未能成功後,國際上不少一向聲援台灣、堅決反對中國威權擴張的政客,一定開始產生疑慮! 

 

台灣人民是否真如媒體報導般堅定地反對中國?是否仍具有足夠的民主意志來抵禦紅色滲透? 

 

畢竟,對這些國際盟友而言,支持台灣不只是出於道德立場,更是一種政治風險的選擇。他們必須向國內選民交代:為什麼要為一個民意不明確、甚至可能被親中勢力影響的國家站台? 

 

 

 

雖然美國仍是台灣最堅定的安全與戰略夥伴,無論是《台灣政策法》、《對台軍售》或是《晶片法案》中的台積電角色,美方對台灣的支持具明確制度性與戰略性。然而,美國國會內部也有分歧聲音存在,罷免案失敗可能使某些溫和派或孤立主義者質疑:「既然台灣民意對親中勢力不反感,為何我們還要為台灣冒更大的戰略風險?」 

 

例如,共和黨內部的川派人士,向來主張「美國優先」,對外援較保留;而民主黨內部部分進步派則關注人權與民主一致性,若看到台灣對親中代理人容忍,可能在外交預算與支持強度上,轉趨審慎。 

 

 

 

換一個更簡單的說法就是,美國為什麼要支持台灣人民的聲音?而不選擇把台灣賣給中國來降低兩國戰爭的可能? 

 

 

 

而且國際社會向來複雜,每個國家內部都存在三種主流立場:一是親中派,基於經濟或政商利益傾向與中國合作;二是反中派,認為中國構成威脅、應加以遏制;三是中間派,優先考量本國利益,對外部議題漠不關心。 

 

如2023年底,德國《明鏡週刊》曾以「台灣內部的親中影子」為題,報導台灣社會部分勢力對中國的模糊立場。罷免案的失敗,很可能進一步被歐洲媒體解讀為台灣對中國壓力的妥協,這種印象將直接影響歐洲議會對台灣的立法與援助支持。 

 

台灣此次罷免失敗,無疑會讓原本在政治上願意冒險支持台灣的反中派政客動搖。他們可能在未來對台灣的立場轉趨保留,尤其是在推動「去中化」政策時,會逐步將台灣排除在相關國際供應鏈、科技合作或地緣政治對話之外。 

 

對這些政客而言,如果台灣內部都對親中勢力容忍,甚至無法透過制度性程序進行約制,那麼將資源與聲量投注在台灣,反而可能對自身造成反噬。他們擔心自己支持的對象,不是站在民主最前線的同盟,而是仍在觀望與搖擺的邊界地帶。 

 

 

 

說到這,肯定還是有人不瞭解以上所述的東西,畢竟大多數的人都沒法思考太複雜的東西。 

 

所以請想像一個場景:某國人民廣泛親台、熱情聲援,但該國的執政黨卻明確傾中、排斥與台灣合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還會毫無保留地對這個國家進行外交資源投放? 

 

我想傻子也都是否定的。 

 

 

 

這其實是一個國際互惠的邏輯問題。就如同台灣人民會質疑某些國家的領導人是否親中、是否出賣民主價值,我們也必須理解,外國政客在支持台灣時,也在觀察台灣的民意與選擇。 

 

同理,當台灣展現出對親中政治人物的容忍時,國際反中政客也會以相同邏輯思考是否應調整對台立場,甚至轉向支持其他更明確反中、民主立場更堅定的亞洲國家,如日本、南韓或印度。 

 

 

 

台灣所處的地緣政治位置極為關鍵,但這不代表台灣的每一個內部政治決策都不會被國際解讀與評估。民主是一面鏡子,當我們在鏡中映出對親中勢力的妥協,國際也會重新衡量我們是否仍值得信賴。 

 

而國際上可不會管[不支持罷免]的所有人,到底是甚麼理由或者是民進黨有多麼貪汙腐敗,他們只看執政黨的政治導向為何! 

 

因此,罷免案的失敗,不只是國內政治事件,更是國際信號。 

 

所以基本上這次的大罷免大失敗後,所有支持罷免的人真的別在努力什麼,台灣的未來走向是甚麼,就讓那些不支持罷免,但卻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自己去努力,畢竟大家都犧牲不知道多少歲月跟汗水。 

 

有錢的就想辦法移民出國就好,沒錢的大家先提前學會[自我審查],認同我說的,但卻很不爽我的,就把我的文章分享出去。 

 

反正在共產黨尚未出現接班人之前,兩國就很容易戰爭,因為習近平不打過來,怎麼趁機除去反對他的人?他如果拿下台灣,怎麼可能沒法連第四任、第五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3會員
259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7/21
本文探討臺灣綠電躉購費率偏高的問題,並推翻了民進黨貪汙腐敗導致高電價的常見論述。作者透過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指出高費率與臺灣綠電產業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及政府補貼政策等因素息息相關,並非單純的貪腐問題。文章也比較了臺灣與其他國家的綠電發展情況,並強調多元能源發展的重要性。
2025/07/21
本文探討臺灣綠電躉購費率偏高的問題,並推翻了民進黨貪汙腐敗導致高電價的常見論述。作者透過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指出高費率與臺灣綠電產業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及政府補貼政策等因素息息相關,並非單純的貪腐問題。文章也比較了臺灣與其他國家的綠電發展情況,並強調多元能源發展的重要性。
2025/07/20
此文探討美國去中國化政策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特別是對臺灣廠商的衝擊。文章指出,中國商品將轉向其他市場,導致價格競爭加劇,臺商面臨巨大挑戰。文章建議臺商應從產品升級、掌握政策變化、加強在地化佈局、強化ESG等方面調整策略,並呼籲政府參與輔導。
Thumbnail
2025/07/20
此文探討美國去中國化政策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特別是對臺灣廠商的衝擊。文章指出,中國商品將轉向其他市場,導致價格競爭加劇,臺商面臨巨大挑戰。文章建議臺商應從產品升級、掌握政策變化、加強在地化佈局、強化ESG等方面調整策略,並呼籲政府參與輔導。
Thumbnail
2025/07/17
本文探討臺灣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應有的態度,指出重點不在被課多少稅,而在於臺灣在整體供應鏈中的相對競爭力。文章分析關稅成本分攤機制,強調臺灣應強化自身優勢,而非停留在受害者心態。同時,預告下一篇文章將討論國際貿易體系變動下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2025/07/17
本文探討臺灣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應有的態度,指出重點不在被課多少稅,而在於臺灣在整體供應鏈中的相對競爭力。文章分析關稅成本分攤機制,強調臺灣應強化自身優勢,而非停留在受害者心態。同時,預告下一篇文章將討論國際貿易體系變動下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假設你是一名流行文化評論員。 台獨的最後的衝刺!! 也是最後的掙扎!! 更是最後的梭哈!! 台灣國會內外的紛擾現象,諭示著台獨無望…不管叫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台灣或等於台灣, 它終究不是一個被世界認同的法理國家 -台灣共和國 ,有正式的國名和國名之下的憲法 。
Thumbnail
假設你是一名流行文化評論員。 台獨的最後的衝刺!! 也是最後的掙扎!! 更是最後的梭哈!! 台灣國會內外的紛擾現象,諭示著台獨無望…不管叫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台灣或等於台灣, 它終究不是一個被世界認同的法理國家 -台灣共和國 ,有正式的國名和國名之下的憲法 。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