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的尼采式閱讀:民主幻象與菁英困境的雙重審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魷魚遊戲》作為一部充滿象徵與極端設定的影集,其實觸及了許多深層的社會哲學問題。若從尼采的思想出發,我們會發現這部作品不僅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正義,更以一種極端寫實的手法,揭露了民主機制的虛假平等與菁英主義的內在矛盾。

一、投票制度的假象:民主的虛偽公平

《魷魚遊戲》中的「投票離開機制」乍看之下體現了民主價值:每個人一票,尊重多數,決定集體命運。但尼采會指出,這正是一種深層的諷刺。

虛假的平等:投票表面上人人平等,實則掩蓋了個體在能力、判斷、意志強度上的差異。這種形式民主,其實是平均化的暴政。

平庸的勝利:投票結果多由恐懼與本能主導,而非來自理性的深思熟慮。於是,常常是迎合群眾、操弄情緒者獲勝,真正有判斷力的個體反而處於邊緣。

道德的奴役:劇中角色常被迫在既有道德框架下掙扎,例如是否犧牲他人求生,但這些道德規則本身就是制度設計的一部分。換言之,他們的掙扎並非真正自由,而是被制約的選擇。

這正呼應尼采對「畜群道德」(Herd Morality)的批判。他認為,現代社會普遍奉行的道德其實是弱者對強者的報復,是出於怨恨(ressentiment)而生的價值顛倒。

二、菁英與創造:為何「超人」缺席?

尼采強調,「真正的價值不是來自群眾的同意,而是來自少數人的創造」。這種創造不是掌權或控制他人,而是對生命的重新詮釋與積極肯定。

然而,《魷魚遊戲》中我們看到的卻是:

創造力的缺席:所有參賽者都只能在遊戲規則下求生,沒有人真正質疑或超越這套體系。這象徵現代社會中制度化對想像力的抹殺。

超人的缺席:在尼采的構想中,應有一位「超人」(Übermensch)能跳脫善惡框架、自我立法、自我實現。但即使是主角基勳,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後,仍然被困於道德與復仇的二元中,無法真正進行價值重估。

墮落的權力意志:遊戲設計者與觀賞的VIP群體自認為是掌控者,但他們的權力是以他人痛苦為娛樂,是一種扭曲的權力意志,遠離尼采所主張的「創造性權力」。

三、真假菁英的辨證:尼采菁英主義的反思

在這裡,我們需進一步反思:尼采所推崇的「卓越個體」是否總是善的?或是否可能淪為剝削與操控的工具?

真假菁英的辨識問題:劇中的VIP與管理者自認為站在文明與娛樂的巔峰,但其所謂「菁英地位」卻建立在血腥與剝奪之上。這種菁英,是否只是一種墮落的優越感?

創造的方向性問題:創造並不等同於善。尼采強調價值的重估,但他未必提供倫理上的準則。那麼,如果一位所謂的「超人」創造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犧牲上,這樣的創造仍有正當性嗎?

這提醒我們:「超人」與「獨裁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承擔創造所帶來的責任與後果,而不僅僅是破壞與顛覆。

四、超越二元對立:制度與人性的深層張力

或許,《魷魚遊戲》最具哲學深度之處,不是對民主或菁英主義的簡單批判,而是揭露了這兩者的共通陷阱與相互依賴性:

權力的腐化本質:無論是群眾主導還是少數菁英掌權,一旦制度無法自我反省與修正,便會走向暴力與非人化。

人性的雙重性:人既有創造的衝動,也有毀滅的傾向。制度無法消除人性陰影,只能壓制或引導。

創造的集體性可能: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孤獨的「超人」,而是一種由覺醒個體組成的創造共同體——一種介於民主與菁英之間的中道形式:既維護個體潛能,也守住制度公義。

結語:我們能否在制度中重建價值?

《魷魚遊戲》最終沒有給出明確的解答,而是丟出一個沉重的問題:我們究竟是在制度中求生?還是願意承擔創造價值的風險?

尼采對民主的批判,不必然等於對自由的否定;而菁英主義的呼籲,也不必等於對大眾的鄙視。重點不在於選邊站,而在於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人是價值的創造者,而非制度的產物」這句話背後的代價與責任。

在一個高度制度化、極度媒體化的世界裡,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制度改革或英雄出現,而是對人性本質與價值生成的哲學重構。這或許才是《魷魚遊戲》真正的當代表述:制度不會先改變,除非人願意承擔自由的重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風動心動幡動
14會員
112內容數
多閱讀、多紀錄、多寫作,都是強化大腦的方式。詞彙、語詞與段落、章節的貫穿連結,本身就是一種腦部活化與建構的過程。在文字重組與編碼的工作中,我們的大腦「腦島」扮演著語文流暢性的關鍵角色。 人走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文字,讓眼睛帶著我們馳騁千里、穿越古今,進入神魔妖佛的世界,並與彼此的精神世界展開對話。
風動心動幡動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如果你去追溯「道德的起源」,你找到的不會是道德的真相,而是被命名為「道德」的假象。 因為起源被命名為一個版本,可是其實是有兩個版本。 以歐洲人的道德起源為例,在強者高尚的民族那裡,描述行為時都是用「好/壞」來區分。強者可以從自身中感受到價值,因此有能力為自己評價。相反地,弱者被征服之後,便會設想
Thumbnail
2025/07/31
如果你去追溯「道德的起源」,你找到的不會是道德的真相,而是被命名為「道德」的假象。 因為起源被命名為一個版本,可是其實是有兩個版本。 以歐洲人的道德起源為例,在強者高尚的民族那裡,描述行為時都是用「好/壞」來區分。強者可以從自身中感受到價值,因此有能力為自己評價。相反地,弱者被征服之後,便會設想
Thumbnail
2025/07/31
今天第三次競走,然後聽了一個[盧梭不平等的起源],其中第11分鐘開始講一些與昨日分享的[魷魚遊戲三部曲]社會學、心理學與資本主義: 1.虛榮心比較心 2.支配感更優於金錢 3.不平等造成不道德的後果 4.文明人的奴隸性格透過人造需求製造依賴性 5.故意打壓在你之下的人-人類苦難的來源6.如
2025/07/31
今天第三次競走,然後聽了一個[盧梭不平等的起源],其中第11分鐘開始講一些與昨日分享的[魷魚遊戲三部曲]社會學、心理學與資本主義: 1.虛榮心比較心 2.支配感更優於金錢 3.不平等造成不道德的後果 4.文明人的奴隸性格透過人造需求製造依賴性 5.故意打壓在你之下的人-人類苦難的來源6.如
2025/07/31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對存在本質的深層懷疑與肯定。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理與心理交織的世界,從夢境的虛幻到現實的堅實,從感官疑難到理性揚升,皆匯聚於這一問題:何者為我?何者為真? 一、思維與存在的二元分離 笛卡爾將「我思」視為精神(res cogitans),「我在」視為肉身(res extens
2025/07/31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對存在本質的深層懷疑與肯定。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理與心理交織的世界,從夢境的虛幻到現實的堅實,從感官疑難到理性揚升,皆匯聚於這一問題:何者為我?何者為真? 一、思維與存在的二元分離 笛卡爾將「我思」視為精神(res cogitans),「我在」視為肉身(res extens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不管結果是否符合你的期盼,真正的民主選舉就是要有氣量和膽量接受任何結果,包括你不喜歡和料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沒有這種氣量和膽量,那去做獨裁者吧!
Thumbnail
不管結果是否符合你的期盼,真正的民主選舉就是要有氣量和膽量接受任何結果,包括你不喜歡和料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沒有這種氣量和膽量,那去做獨裁者吧!
Thumbnail
【文/戲雪】主要是摘錄筆記標題兩本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並附上主觀的簡短感想,順帶提及個人打工助選時的小小回憶。另外推薦金石堂有「台灣政治」專區,值得鼓勵!
Thumbnail
【文/戲雪】主要是摘錄筆記標題兩本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並附上主觀的簡短感想,順帶提及個人打工助選時的小小回憶。另外推薦金石堂有「台灣政治」專區,值得鼓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