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命名了善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去追溯「道德的起源」,你找到的不會是道德的真相,而是被命名為「道德」的假象。

因為起源被命名為一個版本,可是其實是有兩個版本。

以歐洲人的道德起源為例,在強者高尚的民族那裡,描述行為時都是用「好/壞」來區分。強者可以從自身中感受到價值,因此有能力為自己評價。相反地,弱者被征服之後,便會設想一些心理伎倆來自抬身價,並試圖牽制強者。

於是,弱者開始高舉「同情心」的美德,宣揚「憐憫他人」的道德觀。這種道德觀甚至反過來影響了強者,使得強者在征服弱者時,竟也產生了同情之心。

弱者於是驚覺:原來自己也可以駕馭強者。接著,他們便將這些心理策略擴充為一整套的道德價值體系——這就是猶太—基督教倫理的起源。

尼采最驚人的主張是:西方人的道德,根本源自不道德。

它不是來自崇高,而是源自羅馬帝國與猶太教基督教之間,強者與弱者的社會鬥爭。這場鬥爭將強者的勝利說成是「邪惡」,而將弱者的失敗變成是「善良」。因此,道德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謊言。

然而,尼采的批判並非是在為強者辯護。他指出,基督教引入的其實是人類的「罪惡感」,而這種罪惡感最終會讓弱者更弱。它將人類原本對外的攻擊力轉向自己,使人內部分裂、自我譴責。

基督徒容易把自己看得極其罪惡,因為他們一方面想要享受與強者相同的攻擊快感,卻又無能為力。

這樣的心理機制,使得一部分自我內化為「神的聲音」,不斷提出無法達成的要求;而另一部分的自我則因此感到罪惡與痛苦。

簡而言之:用自己攻擊自己。看似是對抗壓迫的力量,但尼采指出,這其實讓人類走向自我削弱與自我譴責的深淵。

反觀古希臘神話,那裡的諸神其實和人一樣都有缺陷、有慾望也會放縱。所以當古希臘人作惡時,他們反而能感受到一種被赦免的可能——因為連神也會犯錯與墮落。

所以,人到底是什麼?

人是動物,有血肉、有本能、有求生的獸性。

人也有人性,能感同身受,會追問正義,會為他人犧牲。

更深處,我們還有神性與悟性——我們渴望意義、渴望真理,甚至渴望超越自己。

道德,恰恰就是這四者之間的拉鋸。

獸性的衝動、人性的關懷、神性的想像與悟性的超脫,一起編織了我們所謂的「倫理」。

所以當回答道德問題時,不該只是判斷善惡身是非,更應該回頭問自己。

畢竟我們誰都無法回到所謂「道德的起點」,因為那個起點,從來就不是純粹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風動心動幡動
14會員
112內容數
多閱讀、多紀錄、多寫作,都是強化大腦的方式。詞彙、語詞與段落、章節的貫穿連結,本身就是一種腦部活化與建構的過程。在文字重組與編碼的工作中,我們的大腦「腦島」扮演著語文流暢性的關鍵角色。 人走不到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文字,讓眼睛帶著我們馳騁千里、穿越古今,進入神魔妖佛的世界,並與彼此的精神世界展開對話。
風動心動幡動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今天第三次競走,然後聽了一個[盧梭不平等的起源],其中第11分鐘開始講一些與昨日分享的[魷魚遊戲三部曲]社會學、心理學與資本主義: 1.虛榮心比較心 2.支配感更優於金錢 3.不平等造成不道德的後果 4.文明人的奴隸性格透過人造需求製造依賴性 5.故意打壓在你之下的人-人類苦難的來源6.如
2025/07/31
今天第三次競走,然後聽了一個[盧梭不平等的起源],其中第11分鐘開始講一些與昨日分享的[魷魚遊戲三部曲]社會學、心理學與資本主義: 1.虛榮心比較心 2.支配感更優於金錢 3.不平等造成不道德的後果 4.文明人的奴隸性格透過人造需求製造依賴性 5.故意打壓在你之下的人-人類苦難的來源6.如
2025/07/31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對存在本質的深層懷疑與肯定。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理與心理交織的世界,從夢境的虛幻到現實的堅實,從感官疑難到理性揚升,皆匯聚於這一問題:何者為我?何者為真? 一、思維與存在的二元分離 笛卡爾將「我思」視為精神(res cogitans),「我在」視為肉身(res extens
2025/07/31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對存在本質的深層懷疑與肯定。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理與心理交織的世界,從夢境的虛幻到現實的堅實,從感官疑難到理性揚升,皆匯聚於這一問題:何者為我?何者為真? 一、思維與存在的二元分離 笛卡爾將「我思」視為精神(res cogitans),「我在」視為肉身(res extens
2025/07/31
一、愛因斯坦所說的「史賓諾莎的神」是什麼意思? 愛因斯坦曾說: 「我信仰的是史賓諾莎的神,一位在宇宙的秩序與和諧中顯現自身的神,而不是關心人類命運與行為的神。」 這表示他不相信擁有人格、意志、干預世事的有為神,而是相信一種自然律之神,也就是 神即自然(Deus sive Natura):
2025/07/31
一、愛因斯坦所說的「史賓諾莎的神」是什麼意思? 愛因斯坦曾說: 「我信仰的是史賓諾莎的神,一位在宇宙的秩序與和諧中顯現自身的神,而不是關心人類命運與行為的神。」 這表示他不相信擁有人格、意志、干預世事的有為神,而是相信一種自然律之神,也就是 神即自然(Deus sive Natur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Thumbnail
先相信再明白 而神秘論的方法與此不同。神秘論經常是這樣,先確立一個基本結論,給出一個基本態度,然後根據這個基本結論和態度來篩選材料,對結論有積極證明作用的留下來,修改和刪除對結論不利的證據。 比照歐洲近代史,平民成為貴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通道,所以才引起資產階級擁有財富之後要進行政治革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