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101-醫療遇到非常態的命數,就真的很遺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期發生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個案,想說分享一下這類的患者,因為有時候我們醫療好像也不是無所不能,有時候循規就舉的來診視、檢傷、檢查等等,最後仍然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總之~我把這個稱作是命數。只能說很多醫療就是會這樣,畢竟醫療就不是神。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喜歡我的醫療故事嗎?歡迎觀賞我的-醫療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關於我的醫療衛教-可參考我的醫療魚骨圖


📋醫療筆記本



這大概是發生一個月前的故事,那時候我上白班,就看到有一對大概青壯年的夫妻,55-60歲應該不算年輕,但也不至於高齡就是了,但這個年紀,就是仍有一些慢性病的風險值,並不會隨之降低。


看病的是這位60歲的大哥,看他緩緩的走入看診椅,我幫忙量了一下血壓,順便問了診,這個大哥說他今天早上睡醒,就右側頸部和頭部有麻感,剛好量血壓又180,太太怕中風,趕緊帶來我們急診。


當然在醫師看診前,我有做一些比較基本的評估,大約是這樣,手部跟腳的肌力大約還有5分,沒有比較衰弱現象。我請這患者脫下口罩,看了一下眼和口,現場看起來是沒有到臉歪嘴斜、流口水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辛辛那提中風指標)


我:大哥,麻煩你學我講話,說一和O(英文O)。

這患者學了我分次發音,老實說我真的沒看到特別之處。

我:大哥你雙手舉平,我稍微看一下

患者手部舉平後,我並無看到哪一側有特別無力。


總之~我用比較粗淺一點的辛辛那提評估後,其實我真的也沒有特別覺得像,唯一比較高風險的是,當下血壓是180/80mmhg的指數,當我做完基本登記資料後,醫師也來看診了。


大概~醫師看了半天,做一些評估後,因為除了右側臉頰和頸部偏麻外,實在也找不出特別因子,醫師跟患者/家屬解釋


醫師:我目前幫你評估的狀況,老實說目前看沒那麼像中風,但血壓高不排除這危險因子,我先開一些血壓藥物給你,你先躺床休息,等一下吃完藥我們30分鐘後護理師在幫你重量血壓看看。


家屬:醫師,那個我剛剛有給我先生先吃血壓藥物了,再多吃一顆沒關係嗎?


醫師:我看健保卡上面資訊,我看他平時沒再拿慢性病處方籤捏?是哪家醫院開的嗎?


家屬:沒有啦~因為他沒在看診,我就先把我的血壓藥物分給他吃了😅


當下我們真的有點想翻白眼,但老實說~這件事情是屬於民眾認知,而且......他們也不是我急診經歷的第一位患者,老實說~這種情況在我的經驗中,太多了..........


總之醫師評估後開了血壓藥物,我拿去給了患者吃


我:這血壓藥物先吃,等下再幫你重量血壓吧,還有大姊,血壓藥物不是這麼吃的,因為每個人狀況不同,請不要自己當醫師,因為血壓藥很多類型,機轉也不同,你適合不代表他適合。


家屬:唉唷~我就是緊張啊,阿所以吃了我的藥物,他會怎樣嗎?(這句話問了很多次,希望醫療人員能保證無事情,但是不可能的,只能說這是一個記取教訓的小例子)


我:這我很難回答耶~因為他平時也沒去看診,連來急診都是第一次,我們也不知道他平常抽血報告、血壓平常多少我們都一無所知。


聽家屬所述,上次量血壓是2年前事情了,總之~很多事情就是沒看診,就很容易無解的概念。


過了45分鐘後,我去量了血壓,這一次血壓是153/78mmhg,而這位患者也表示頸部和臉部的麻感都消失了,所以醫師也協助開了一些降血壓藥物,並開立2天後回診家醫科。而我也一般性的衛教家屬,請家屬固定時間量血壓紀錄,至少回診時有數據可以參考,而這對夫妻跟我們道謝後離開醫院。



殊不知隔天來上班時候,才知道這對夫妻回去後,正是走了鬼門關一趟..........連我都意外了!


在凌晨時刻,這患者轉院到醫學中心,這到底....怎麼回事?我們就拉一下病歷來看一下夜間的故事。



原來這患者第二次來掛急診,大概是晚上8點多的事情了,這一次主訴居然是胸悶痛,所以夜間醫師也是協助抽血檢查,心電圖也沒有發生異樣,抽血的指數我看了一番,似乎好像也沒有特別之處,而當患者有改善症狀時,醫師評估又讓患者出院。



然後~以為這是完美的結局,想不到完美並不美,這患者凌晨又出現了,這一次居然是救護車送入,因為患者意識產生改變了,看病摘似乎凌晨這時候更加嗜睡,只對痛和聲音有反應,而夜間急診幫患者重新抽血檢查,連頭部的斷層掃描也做了,這一次也更妙,抽血還是無異樣。斷層掃描下,頭部並無發現有出血情況,所以醫師判斷懷疑是缺血性中風,安排家屬轉院到醫學中心,以及給予抗凝血藥物使用。


而到了醫學中心後,因患者意識還是無恢復,所以下一家醫院幫忙檢查頭部斷層掃描後,這一次~這關躲不過了,斷層掃描下,患者腦出血了,所以這患者目前住入加護病房,這大概是我知道的一個完整故事實例。



不過事後我們大家還是有討論這件事情經過,我們請教了比較有經驗的醫師,雖然這件事情我們臨床處置沒有所謂的對錯,因為該做的檢查、評估、甚至斷層掃描也當下檢驗都有了,不過就真的是命數。因為基本上中風的表徵或是抽血報告也都不明顯,因該是說抽血只能排除一些可能造成中風的因子(如心肌酵素過高),或是一些讓意識改變的因素(如電解質等等),簡單說有很多患者是存在那種少數的特例,這就真的在現實中很難被發現總結是~血壓或血糖控制不穩的日積月累,本然就會讓腦血管會有一定的脆化,因此腦出血的機率不是沒有的,甚至比平常人更高。在我護理師的認知下,大概解讀就是可能患者已經有存在中風的風險與潛在因子,而如果患者平時的血壓或血糖也控制不佳(因為患者沒有看病的紀錄,果然人年紀一到,抽血健檢還是少不了的😅),那今天的狀況就可以解釋了。


結論

分享這一則實況,主要還是要提醒大家二點,年紀一到,該做的健檢還是按時,以及確定有慢性病的情況,要定時回診及服藥,以免有類似情況發生,以及切記~勿服用非醫師開立之藥品,以免造成很多不可逆因素,以上分享於此。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這些醫療文章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130會員
508內容數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2025/07/18
在急診的工作中,我們偶爾會遇到身心科的患者就診,因為這是近期發生的故事,其實對於這個身心科的患者及家屬一些對話及實例,可能我們真的看了太多了,不免心裡有一點感慨跟心得,想要分享一下這樣的場景時光。
Thumbnail
2025/07/18
在急診的工作中,我們偶爾會遇到身心科的患者就診,因為這是近期發生的故事,其實對於這個身心科的患者及家屬一些對話及實例,可能我們真的看了太多了,不免心裡有一點感慨跟心得,想要分享一下這樣的場景時光。
Thumbnail
2025/04/03
最近的遇到的一個小故事,就是有民眾打電話來急診說醫院外的超商旁有患者,要求我們派人前往搭救,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個故事,我相信這件事情大家還有點印象
Thumbnail
2025/04/03
最近的遇到的一個小故事,就是有民眾打電話來急診說醫院外的超商旁有患者,要求我們派人前往搭救,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個故事,我相信這件事情大家還有點印象
Thumbnail
2025/03/05
其實台灣的急診患者,多倒數也屬不清的案例,老人掛急診的比例更是整體上最高
Thumbnail
2025/03/05
其實台灣的急診患者,多倒數也屬不清的案例,老人掛急診的比例更是整體上最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