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33-家屬的丟包,對護理師來說真的很困擾!醫療筆記之實況戰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喜歡我的醫療故事嗎?歡迎觀賞我的-醫療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關於我的醫療衛教-可參考我的醫療魚骨圖




🏥急診的困擾


🍺喝醉酒掛急診

其中最讓我覺得很阿雜的(心煩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喝醉酒的人士,這種事情常常在急診上演,不論他是喝醉酒跌倒撞到頭部,讓我們的健保無條件的電腦斷層。又或是弄得全身是傷(跌倒、車禍、打架)讓我們五花大綁然後換藥(因為意識不清楚,根本無法配合治療)、傷口縫合等,又或者喝到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在急診又發生全身痙攣(seizure)等。而我們繳納的健保都花在這些人身上🤣。


😅家屬拒絕出面

他們會讓整個醫療體系最困擾的,除了沒錢來看義診外最大主因仍是不知姓名和無家屬(又或者家屬不願出面)這件事。這樣對急診負擔就不是只有抽血治療、做檢查這麼簡單,因為檢查做完,有出事(腦出血)要轉院沒家屬也沒辦法做,沒事要回去也沒家屬可以帶回,要住院沒家屬也沒辦法辦理,因此遇到喝醉酒的常常讓急診醫療綁手綁腳。而我覺得最大問題留觀在急診的主因仍是意識不清和低血鉀(經驗性談)。


喝酒低血鉀


低血鉀原因

喝酒過量會何會造成所謂的電解質不平衡呢?主要原因仍是大量飲酒引起的脫水,造成一定的低血鉀和低血鈉,還有長期酗酒引起的一些包含酮酸中毒、肝硬化、意識昏迷等。而急診常常在處理這一類的患者主因都還是在於意識不清和低血鉀會造成的心律不整風險。


所以很多患者因為上述的問題無法離開急診,再來就是無人可處理後續(住院/離院/轉院),又或者家屬連出面都不願意的情況下,常常聯繫了警方、村長等等找尋,仍無法解決可以住院或轉院等問題,造成整個急診人仰馬翻的。



📓醫療實戰筆記


今天XX91送來的患者,聽無線電回報是說患者醉倒於路邊,有好心民眾報案,警方到場後表示因患者是喝醉酒人不清醒,而警方認為患者有生命徵象疑慮,所以依照SOP call了救護車送來醫院,這種劇情已經是反覆循環的連續劇了😒。


相信每家醫院的情況都一樣,醉倒的患者,無證件無健保卡,意識又不清楚所以也不知道名字/身份等等........所以我們都只好將他列為無名氏A來相稱。


意識不清,到底是喝醉酒醉倒,還是腦出血?我們也無從得知,所以除了抽血,又讓了健保幫他做了個免費的頭部電腦斷層。


首先~電腦斷層做完,醫師看了看,表示無腦部出血,所以排除了腦出血造成意識昏迷。


抽血報告:NH4:104,然後鉀離子抽血<1.5,所以醫師決定無法離院,需住院處置。


而警方已經找到無名氏的資訊了,告訴我們家屬拒絕出面,給了我們電話叫我們自己打去


我們只能無奈的開始漫長聯繫家屬之旅


電話一頭響起,家屬接聽了


我方:請問是XXX家屬嗎?你的家人在我們急診,他有住院需求所以要請你們來醫院


家屬(姊姊):你們不要在打來了,他上次也是喝酒,欠了XX醫院住院費,害我們要去付錢,他每天只會喝酒,我們無能為力啦。


我方:重點是他還是在醫院阿,所以你們家屬還是要到院阿!


家屬(姊姊):反正我在忙,我家裡的地板還需要掃地,所以我沒空來啦!


說完就掛電話了😢!


我們只好在聯繫警方,警方表示若家屬不出面他們也無能為力,所以我們又聯繫了村長,村長事後說家屬會到醫院。


家屬姊姊到院來後,醫師有告訴家屬需要住院原因,家屬仍表示住院沒有錢,所以我們護理師又照會了社工來看看是否能協助。


家屬(姊姊):他如果要住院他自己決定,我住院同意書可以簽,但要花錢的我全部拒絕簽署反正他每天都喝成這樣,不能救死了就算了,於是在我們急診簽屬了約束同意書及DNR同意書。


其實在急診為了這種患者簽DNR同意書,確實真的是問號?


🖥️相關連結

關於DNR是什麼,可參考舊文章:醫療筆記EP80-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是什麼意思?醫療分享篇(含衛教)


接著家屬又在我們忙碌中私下離開了(家屬在急診私下離院,這是台灣急診最寫實的情況,我只能說這家屬不是例外😒),因住院有很多後續同意書及流程要簽署,所以我們就又再度打了電話。 這時家屬(姊姊) 就拒絕到院了......


而白班護理師打給了女兒


家屬(女兒):我沒辦法來啦,我在上班,反正他只會喝酒,我們有簽拒絕急救同意書了,他死了再打給我!(這句話是我原封不改的對話內容)



他死了再打給我,你沒聽錯的,我真的覺得非常的經典!😅😅😅


上述的都是白班發生的,現在輪到我小夜班上班情況


因為畢竟下一班接手,無奈的我們也只能再打電話.......😮‍💨


電話接起後......又是無俚頭的對談


家屬(姊姊):你們不要一直打來啦,反正我不是有簽了同意書了嗎?他有女兒啊,我又不能決定,我還在掃地再忙啦,拜託別再打來了,說完又掛電話


從早掃到晚,白班交班說家屬因為要掃地不能來院,到夜班還在掃地?............我真的一臉問號?


無奈下我們又打給女兒,反正就是一直在打電話的情況,手中事情也無法動工


接聽的對方~也是和上一位家屬差不多


家屬(女兒):你們別打來啦,反正他死了再跟我說就好。


我:小姐,他住院也是要有人顧他阿,除非你們申請看護照顧。


家屬(女兒):我們沒有錢啦,他如果這樣就不要住院了,反正我們沒辦法啦!


我:那你們如果拒絕住院,就要來本院簽署自動出院同意書,且要把他帶回去。


家屬(女兒):他又不能走,我是要怎帶回去?


我:所以醫師才跟你們說他現在人意識沒有很清楚,建議住院啊,如果你們強制要帶回去,就只能辦理自動出院,看是要自己帶回或自費請救護車帶回。


💡小提醒

自動出院意思:醫師評估建議住院,患者或家屬拒絕所簽署的切結書,表示如果出院後個人病況要自行負責的意思。


這時家屬突然惱火~開始聲音飆高.........


家屬(女兒):他不能走路關我屁事啊,他送去醫院是你們要處理啊,為什麼我要過去處理。(這句話是我原封不改的對話內容)



我:因為你是他女兒啊,不管要不要住院或是離院,總之~就是要家屬出面處理啊,我們通知他姐姐,姐姐說應該是女兒出面而不是她,所以我們只能打給你並請你來醫院,他親姊姊說要你出面,你說你無法,所以是..........誰要處理?。


家屬(女兒):反正我沒辦法啦,我上班都累死了,我沒空處理她這種老爸啦,死了再打給我就好,說著就掛了電話了


死了再打給我就好~這句話從電話中聽了至少不少於3次,可見這患者多讓家屬厭惡到這種程度.....


😅護理師最無奈的原因


我要說的是....能援助護理師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如果你是急診護理師就會知道急診真的沒有很多時間在處理這種鳥事,因為病患真的很多,而這類的患者就真的搞死了我們!根本沒辦法好好處理其他患者😒


然後我們通知社工,社工說:他沒福保且無重大傷病,原則上沒補助,沒有辦法。如果病患要求住院或是醫師評估要住院,就讓他住吧,送上去後我們再送件急難救助金看看。如果沒特別的,不住院也沒關係。


我們告知社工醫師評估住院重要性,也告知家屬也拒絕帶回,社工也只是輕描淡寫說了一句:反正我們也沒辦法。所以這病患就被丟在急診當人球推。



樓上病房護理師打下來急診說:那個,我們白班的學姐說這床如果家屬不願意出面,這樣住院似乎也不能幹嘛,是否可以留在樓下就好。


到這一刻我真的覺得很多自稱學姊的人很沒有擔當,拍拍屁股就走人的臨床上還是常見,除了其他醫療團隊人員欺負護理師,就是護理師為難護理師!


我:急診醫師有跟病房醫師交班完了,值班醫師沒有拒絕,如果你們無法收上去,需要跟值班醫師說,但如果留觀在急診,我會上記錄說病房無法接收原因,我是覺得這樣對你們不好。


樓上的學妹猶豫了一下,我說:反正送上去,醫師都沒拒絕了,我們護理師是能說什麼?而且鉀離子才1.5也不可能出院呀,能不能處理也是醫療端的事情,真的不是我們說不住院就不住院,況且白班leder都裝聾作啞不出聲了,你沒事扛這個責任幹嘛?


最後這病患就住院了,聽說住了4天,鉀離子補起來後,病人還是簽了自動出院,步行離開了病房.....但這也是後話了。


本筆記...........END


結論

經過這件事情後,會覺得難怪護理人員會紛紛離開職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醫師評估要收住院,一句話住院是很簡單,但接下來的所有工作流程都是落在護理師的擔子上面這才是臨床上護理師最憤怒的。這類家屬不願意出面、電話的聯繫、社工無法給予協助的情況下,整件事情搞得人仰馬翻,我覺得最悲哀的都還是護理師的我們,因為臨床實際面~能夠給予我們護理師資源的人真的太少了,而這類的患者,經過不同醫院的同事續說仍在台灣各地層出不窮,發展的情況也都差不了多少,最後都是護理師自己哪班收哪班倒楣的局面,我覺得政府及醫院要重視這一塊,看是否有方針可解案,減少護理師這樣的負擔。目前來說~對於現在的醫療體系真的是很多的無能為力,畢竟健保的廉價被民眾的濫用,未來還有改善的可能嗎?要改善~只能民眾和醫療一起努力不是嘛?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雖然不如專業部落客寫很多吸引亮點,但這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樣的職場中,已經達到中年的我,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新生代,真的會覺得已經無江山輪替,世上新人換舊人之感覺,畢竟當初職場的感覺已經不在了,那種臨床的生命活躍性也慢慢的消逝不見了,不免有點失落感。
現代人都是頗有愛心,很多人都會養貓狗,而養動物的過程中,不免就是被貓狗咬傷,因為被咬傷掛急診的不在少數,所以就算是寫個傷口處理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在現在的臨床,隨著近日報導的護理師的留職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不管多少人的抗議與力爭,目前看起來成效仍然不佳,而我們的治療越來越坎坷的路徑,畢竟護理師現在能夠待在職場的人少之又少,只要有新的方向及目標,很多護理師趨之若鶩般地離開這個職場,這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隨著護理師的大離職潮,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現在都開始慢慢的浮出檯面上了,而我擔心的隱憂感,似乎也無改變,而這時候的醫療,還能回到以往的醫療品質嗎?答案在心中自行評斷了
在護理的生涯中,我想不管你在地方醫院、區域醫院或是醫學中心裡面,最硬的SOP就是學長姊/學弟妹制,因為這些比你早出道,在這家醫院混久了,很多習慣就成了自然,不管做得好與不好,這些人都是不可抹滅的人物。
在這樣的職場中,已經達到中年的我,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新生代,真的會覺得已經無江山輪替,世上新人換舊人之感覺,畢竟當初職場的感覺已經不在了,那種臨床的生命活躍性也慢慢的消逝不見了,不免有點失落感。
現代人都是頗有愛心,很多人都會養貓狗,而養動物的過程中,不免就是被貓狗咬傷,因為被咬傷掛急診的不在少數,所以就算是寫個傷口處理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在現在的臨床,隨著近日報導的護理師的留職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不管多少人的抗議與力爭,目前看起來成效仍然不佳,而我們的治療越來越坎坷的路徑,畢竟護理師現在能夠待在職場的人少之又少,只要有新的方向及目標,很多護理師趨之若鶩般地離開這個職場,這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隨著護理師的大離職潮,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現在都開始慢慢的浮出檯面上了,而我擔心的隱憂感,似乎也無改變,而這時候的醫療,還能回到以往的醫療品質嗎?答案在心中自行評斷了
在護理的生涯中,我想不管你在地方醫院、區域醫院或是醫學中心裡面,最硬的SOP就是學長姊/學弟妹制,因為這些比你早出道,在這家醫院混久了,很多習慣就成了自然,不管做得好與不好,這些人都是不可抹滅的人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不管是照顧長輩健康、還是定期追蹤自身的慢性疾病,當日常生活中有任何疑問時,有一位醫療照護秘書在旁協助與提供諮詢,緊急狀況更能即時處理。
Thumbnail
因為最近生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所以這週方格子暫不發系列文章,還請支持者多多見諒。今年才到3月中,已經跑了4次急診,2次是為了小孩,2次是個人需求。我其實不太愛看醫生的,更別說去急診。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去急診室時總是人滿為患...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又開始做文宣 每每雷聲大 片片片 長期白瞟護理師 導致關病房 有錢人沒差 直接VIP 高層3餐 關懷 醫療品質下降 直接有關的是窮人 俗話說 有錢判生 沒錢判死 古人早有智慧 衛服部爛很久 有些亂搞瞟季外遇 這種素質 根本是來搞事 你們這些官員自己去第一線 被病人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有天上班,急診忙碌度在爆炸邊緣,醫師特地從開刀房走來急診:再不讓病人進開刀房我就不要現在開。 前面送三台緊急刀上開刀房,加上兩台加護病房⋯⋯剩下最後手腕骨折,等不到10分鐘還沒送上去,我一邊準備病人手術流程,看著衣服還沒換的病人,一邊耳邊傳來這種帶有威脅的字眼,眼淚差點飆出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不管是照顧長輩健康、還是定期追蹤自身的慢性疾病,當日常生活中有任何疑問時,有一位醫療照護秘書在旁協助與提供諮詢,緊急狀況更能即時處理。
Thumbnail
因為最近生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所以這週方格子暫不發系列文章,還請支持者多多見諒。今年才到3月中,已經跑了4次急診,2次是為了小孩,2次是個人需求。我其實不太愛看醫生的,更別說去急診。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去急診室時總是人滿為患...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又開始做文宣 每每雷聲大 片片片 長期白瞟護理師 導致關病房 有錢人沒差 直接VIP 高層3餐 關懷 醫療品質下降 直接有關的是窮人 俗話說 有錢判生 沒錢判死 古人早有智慧 衛服部爛很久 有些亂搞瞟季外遇 這種素質 根本是來搞事 你們這些官員自己去第一線 被病人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有天上班,急診忙碌度在爆炸邊緣,醫師特地從開刀房走來急診:再不讓病人進開刀房我就不要現在開。 前面送三台緊急刀上開刀房,加上兩台加護病房⋯⋯剩下最後手腕骨折,等不到10分鐘還沒送上去,我一邊準備病人手術流程,看著衣服還沒換的病人,一邊耳邊傳來這種帶有威脅的字眼,眼淚差點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