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升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身高比同儕矮了十公分,我心裡的焦慮感也隨之萌芽。從2025年2月開始,我採取行動。我抽空親自陪伴他慢跑、跳繩、做伸展,耳邊也總少不了我苦口婆心的提醒:「每天運動、早睡、少吃甜,才有機會長高!」我深知,身高對男孩未來的自信、人際互動甚至潛在的工作機會都可能產生影響,這份擔憂促使我主動詢問前婆婆是否曾帶孩子看生長科,並多次提醒孩子,運動對成長的重要性。
身為一位僅有探視權的母親,我能為孩子做的或許不多,但我深信,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我必須為他的未來盡最大的努力。我不願他因為成長關鍵期的忽略,日後才感到遺憾。我做的遠不止於「灌輸觀念」,而是真正地陪伴與實踐。我會用**《灌籃高手》**的影片激勵他,讓他看到運動員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帥氣與活力,希望能在孩子心中播下對運動的熱愛。我明白,他或許還無法完全體會我這份深切的擔憂與期望,但我多麼盼望他能及早「覺醒」,意識到成長黃金期的重要性,為自己的未來多付出一點努力。
我不是要求他長得多高,只盼望他能健康成長,不因身高而錯失任何機會。對我而言,身高不只是一個數字,它更像是一道通往自信與機會的門。我願用盡所有能做的事,陪著他,能為他的人生多爭取一點高度與希望。這是一段不可逆的成長旅程,而我只希望,在未來回首時,我們都能少一點遺憾,多一份踏實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