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約定,你以為對方忘了,其實他們一直記得。雨下得很長,但有人,為你撐傘到最後。

我坐在三樓的房間裡,一盞檯燈靜靜地亮著,桌面就在房門對角的角落。燈光剛好鋪滿整張桌子,光圈之外,是窗外斷斷續續的雨聲。正前與左側各有一扇窗,從清晨開始,雨時大時小,雷聲像警車呼嘯遠去般時近時遠。
我盯著筆電螢幕,一邊想著這陣子的事情,一邊嘗試把那些卡在心裡的話寫下來。
幾個小時前,大約八點四十幾分,我還躺在床上,剛睡醒。右手習慣性地摸向手機,原本只是想看看 PTT 八卦版出了什麼新鮮事,卻突然看到一則清晨六點多的訊息,是讀書會的朋友傳的:「我們大概九點前會到。」
說真的,我有點嚇到。不是因為他們說要來,而是因為我以為他們早就不會來了。
幾週前,讀書會結束後,講師出了十二週的創作挑戰,每週交一篇,只要準時完成,就能參加最後的聚餐(講師請客)。當時聽起來不難,但現實比想像複雜得多。
我一路跌跌撞撞。有時擺爛,有時沒靈感,有時就是太忙。甚至到了倒數兩週,我還欠著五六篇作業。
朋友們一開始還會在群組裡留言、語音打氣,鼓勵我撐下去。我也曾語音回應他們,信誓旦旦地說會補齊進度。但承諾沒能兌現。
幾篇空白的作業,成了我心裡過不去的空白。後來他們又提醒了幾次,我卻越來越不知道怎麼回。不是故意忽略,只是有點不好意思,像是辜負了別人的真心。
我沒有再回訊息。但我沒放棄。我照著自己的節奏,一篇一篇補寫。到了今天早上前,還剩下最後兩篇未完成。
我以為,他們早就默默放棄那個「要來陪我寫作」的提議了。
但訊息在六點多來了。九點,人真的來了。
我們一起去我喜歡的小吃店吃了早餐,然後回到家。他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習慣與方法,也鼓勵我試著用不同方式突破。那一刻,我是真的被打動了。
我們生活圈毫無交集,現實中不算熟。卻因為一場讀書會,留下了這樣的牽絆。
講師在群組裡偶爾丟來的鼓勵,也是一種力量。但更強大的,是這些同行者的陪伴。他們不說教、不催促,只是默默出現在那個「我說過想試試看」的時候,然後陪著你,一路走到最後。
中午十二點半,我終於交出了那篇小品文。現在是下午兩點,我正打著這最後一份作業,一邊寫、一邊回憶這十二週的點點滴滴。
有掙扎,有偷懶,有朋友的陪伴,也有講師一路的守候。
在這個經濟壓力大、大家各自忙碌的時代裡,還有人願意花時間,為了一個不太熟的朋友,付出這麼溫柔又堅定的陪伴。
講師始終抱著初衷,想打造一個特別的環境──一個不怕失敗的空間。他說:失敗是人生中常見的結果,不值得恐懼。只是我們這個社會太習慣強調「要做對、要做好」,以至於從小就害怕犯錯。結果是,不敢試,不敢錯,最後只敢活在熟悉的小角落裡。
我很慶幸,自己曾經說出「我想試試看」。
也很感謝,有人還記得那時說好的約定。
即使窗外的雨還沒停,只要願意走出去,總會有人,為你撐起一把傘。
🔖 Hashtags
#創作紀錄 #寫作練習 #讀書會心得 #默默的陪伴 #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