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找答案,還是在找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人喜歡「帶著答案」找解答?

你不是在尋找真相,只是在尋求認同。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問問題時,你心裡其實早有答案?


你說你在思考,其實只是想找一個說法,來證明你早就對了。


不是你不想知道真相,


是因為真正的真相,常常比你能承受的還要難聽。


你問的不是問題,是期待被確認

人不是在找解答,


人是在找可以證明自己沒錯的理由。


你說:「我是不是該離職?」


但你只想聽到:「對,你撐太久了,現在走很正常。」


你說:「我是不是該放棄那段關係?」


但你其實早就想離開,只是需要有人告訴你「這樣不算壞人」。


你說你在做決定,


但其實,你只是希望有人替你蓋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被「認同」?因為懷疑自己太痛了

一旦承認自己錯了,就得推翻過去的一切努力。


那代表你可能白忍了、白堅持了、白走了一段路。


你寧願讓解釋繞一點,邏輯彎一點,


也不願意面對那個可能的真相: 「也許我相信錯了、選錯了、堅持錯了。」


這不叫自欺,這是自我保護。

因為人要活下去,不一定需要正確,


但一定需要一點「我不是白費的」信念。


演算法懂你,所以它給的不是答案,而是你想要的版本

你在 Google 搜尋「現在是不是該進場買股票」,


它會給你:「長期投資正是最佳時機」、「科技股迎來拐點」。


你在 YouTube 查「分手是不是一種解脫」,


它會跳出:「放過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長」、「離開錯的人才能遇見對的」。


你以為你在獲得資訊,


但其實你只是被演算法餵食你最想看的結論。


不是因為它想洗腦你,


而是因為你會點那些「說得比較像你原本想的」的影片, 所以它幫你篩選掉那些可能讓你不舒服的觀點。


這不代表你笨,只代表你在尋求確定感

在一個什麼都不確定的時代,


人最渴望的東西,不是答案,是「確定感」。


即使這個確定是錯的,


也比什麼都不敢相信、什麼都要重新思考來得輕鬆。


你寧願相信一個講得很有自信的人,


也不願聽一個老是說「這其實也不好說」的專家。


你不是懶得思考,


你只是太累了,無法承受思考帶來的不安。


成長,不是「找到正確答案」,而是「開始敢懷疑自己」

如果你永遠只想找「聽起來比較像你」的解釋,


你就會越走越封閉。


你會越來越確定自己是對的,


也越來越排斥不一樣的聲音, 最後變成一個只相信自己版本的人—— 即使那個版本從一開始就是建築在誤解上的。


真正的成長,是你開始願意問自己:

  • 我現在在找答案,還是在找認同?
  • 我問的這個問題,心裡是不是已經有預設結論?
  • 我能不能聽進去跟我想法不一樣的觀點,哪怕只是一點點?

結語|你可以先相信自己,但別只相信自己

你帶著答案來找解答,沒關係,


人都會這樣。


但你要記得,


你願意再多聽一種說法、多看一種視角, 不是背叛自己, 而是給自己一個變得更好的機會。


不是所有反對意見都值得相信,


但值得懷疑的,從來不該只有別人。


有時候,你以為你走得很遠,


其實只是一直在繞同一個自我說服的圈。


真正的突破,是你開始能看見這個圈——


然後,有一天,願意跳出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宗諺的沙龍
0會員
34內容數
這裡沒有快速致富法,也沒有人生解答。 有的只是一些看起來沒什麼用、卻很難裝作沒發現的觀點。 投資、語言、社會、心理,拆的不是理論,是你相信過的話術。 你不一定會喜歡,但可能會開始思考。 「不是要你相信什麼,只是不想你什麼都信。」 出版過幾本電子書,主題橫跨投資幹話到語氣共構。 不求說服,只想讓某些話不再那麼順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遇到問題後,多數人會想在外面尋求幫助,這很正常,但要注意自己心裡是不是只想在外面找到答案。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有其深刻的道理,絕大部分人,總是不想真正改變,因此如果給予一些外在的道理或方法、他們會更緊緊的擁抱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藉此逃避真正的內在問題。
Thumbnail
遇到問題後,多數人會想在外面尋求幫助,這很正常,但要注意自己心裡是不是只想在外面找到答案。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有其深刻的道理,絕大部分人,總是不想真正改變,因此如果給予一些外在的道理或方法、他們會更緊緊的擁抱這些外在的東西,來藉此逃避真正的內在問題。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充斥,我們真的能更清楚何謂真實嗎?本文提出如何思考真實的問題,並探討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也提供一些方法如假笑來面對問題,以及扛起責任來找到生活方式。本文以哲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真實,並提供實用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