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書,屬於那些願意再次成為「初次閱讀者」的人——Peggy Espinosa

童里繪本洋行-avatar-img
發佈於深度專欄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文/童里

2025年8月,童里與「簡單出版有限公司」推出了「故事工坊——當代拉丁美洲繪本選」,並舉辦了兩場開幕講座,邀請了墨西哥出版社Petra創辦人Peggy Espinosa 與台灣繪本創作者劉旭恭、林小杯進行對談,後者我們不陌生,但 Peggy Espinosa 是何許人呢?

官方簡介裡寫:「Peggy Espinosa在30年前創辦Petra Ediciones出版社。她的背景是平面設計,曾與墨西哥頂尖大學 UNAM和知名出版社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合作設計叢書。她認為書應帶給讀者深刻的體驗,著重於字體使用以及圖像編排設計。Peggy受邀擔任過多項國際插畫獎項評審,包括波隆那書展。」但這不是全部的她。

Peggy Espinosa 是墨西哥圖像書出版的重要推手,也是 Petra Ediciones 的創辦人。一頭白髮、總是微笑,她穩定而溫柔地走在書的世界裡,用書籍打開一扇又一扇通往自由、夢境與靈魂的門。她相信閱讀是一種經驗,而書,應該是每個人可以親近、可以觸摸的夥伴。


她來自瓜達拉哈拉,一個保守的城市,卻在墨西哥城的藝術學院中打開了生命的感知。那是 1970 年代,學生運動與知識激盪的年代。她學的是平面設計,但接觸到的卻遠不止視覺語言: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自治運動與當代藝術,讓她從修女學校出身的女孩,轉變為一位擁有自我意識與社會想像的創作者。

她說,自己從小就對那些「沒被說出來的」故事特別感興趣。三歲時,家人念《醜小鴨》與《小飛象》給她聽,她卻總是對隱藏在主線背後的情節感到著迷——例如,醜小鴨被收養、又被排斥的那段歷程。「我喜歡那些看不見的部分,對我來說,那才是故事的靈魂。」 

她從未把書當作單純的資訊工具,而是一種可以觀看、觸碰、摺疊與想像的多感官媒介。這樣的觀點,也成為她投身出版的核心信念。她曾在 Vicente Rojo 主導的傳奇印刷廠 Madero 工作,為博物館與文學院設計書籍與展覽型錄,也與眾多藝術家、攝影師與作家合作,創造出一批充滿美學實驗精神的作品。

有一次,她向 Rojo 說:「我希望孩子也能有自己的美術館。」因為在墨西哥,許多孩子一生都難以踏進現代美術館,而一本書,或許能成為他們與藝術相遇的第一個場域。她相信,書的物質性與印刷質感,能觸動孩子內在的感官與情感。書,是可以承載「胃裡的情緒」的——那些不會隨螢幕滑過而流失的東西。

(*「胃裡的情緒」指的是那些經由觸覺、氣味、質地、節奏等非語言經驗所喚起的深層感受)

這樣的理念,也延續到了她創辦 Petra Ediciones 的初衷。1990 年,她與設計師 Azul Morris 在瓜達拉哈拉共同創立這家出版社,取名「Petra」,象徵一座文化與夢境的入口,一道通往潛意識的門。這是一個讓她可以自由實驗、思考內容、處理編輯與設計問題的空間。

但回鄉創業的過程並不順利。她曾在印製過程中發現書稿連校對都沒完成,也曾被編輯圈前輩輕視:「妳也許是 Rojo 最得意的學生,但在這裡,妳什麼都不是。」她幾度落淚,卻沒有選擇放棄。她靠著積蓄起步,後來也爭取到部分公部門資源,出版了如《Lotería fotográfica mexicana(墨西哥攝影樂透)》、《Animales en el aire de papel(紙上飛舞的動物)》、《陰影》等作品。這些書打破傳統「文字+插圖」的模式,更像是藝術、詩與設計的混合實驗室。

raw-image


raw-image

Petra Ediciones 走的不是市場主流的道路,但卻在國際上贏得高度肯定。2014 年獲選為波隆那書展「拉美年度最佳出版社」,2015 年獲得瓜達拉哈拉書展出版貢獻獎,2021 年獲頒墨西哥獨立書展的出版成就獎。旗下作品如《Migrando(遷移)》、 Chiara Carrer 的《 A cada quien su casa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也陸續入選委內瑞拉圖書銀行、dPICTUS 百大優秀繪本。


然而這些讚譽從不是她的目標。她說:「我只是在尋找一本完整的書,一本能夠讓讀者擁有探索經驗的書。」她面對的讀者,是所有「初次閱讀」的人——那些剛剛開始用眼睛感受圖像、用手翻動紙頁、用心追尋語言節奏的人。她說,每本書都應該保有靜默的空間,那是閱讀者與書之間最親密的對話時刻。

Peggy也曾經企劃過一檔書籍展覽「punto línea espacio tiempo」,不只是展示 Peggy Espinosa 的設計作品,更是一場對書籍本質的探問:它邀請我們進入字裡行間,看見那無聲中運作的網格、排版、空白與節奏;了解書籍需要多少智慧與雙手投入,如何跨越語言與形式,成為閱讀者與創作者心智的接口。Peggy Espinosa 長期強調「書不是文字的容器,而是一種可觸摸的體驗」,這次展出正是實體化她在書籍設計上的理念:「讓藝術家/編輯的手稿、聲音與思維被看見」。

她常被批評出版的書太難、太小眾、太前衛。但她早已習慣。她不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出版,而是為了那些還願意對世界保持驚奇的人——那些不見得有耐心,卻會為了一張圖、一句話、一次翻頁的節奏而停下來的人。

對她而言,圖像不是附屬品,而是通往深層理解的入口;字體(文字)不是技術,而是書的聲音;編排與留白,是讓節奏與呼吸進入閱讀體驗的裝置。她讓書籍成為一種身體與視覺的冒險,讓孩子與成人在閱讀中與世界發生真實的連結。

如今的 Peggy Espinosa,已陪伴 Petra 走過數十年,她仍不斷尋找、實驗、創造。她的書,像是一道道打開的門,邀請讀者進入陌生又熟悉的領域。她讓我們相信:在這個被資訊淹沒、注意力碎裂的時代裡,仍有一種閱讀,是緩慢而深刻的,是帶著愛與正義的微小反抗。

她的書,屬於那些願意再次成為「初次閱讀者」的人。



故事工坊——當代拉丁美洲繪本選

Story Makers : Contemporary Latin American Picture Books

故事可以是詩,一句觸碰心弦的低語;也可以是一場怒吼,在圖像與文字之間燃燒。一頁頁畫面中,孩子的夢與成人的傷,現實的缺口與未來的希冀,交錯流動,勾勒出拉丁美洲繪本創作者對世界的注視與對語言的無窮想像。

本次展覽精選自拉丁美洲的當代繪本,橫跨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地,集結眾多作家、詩人、藝術家、文字魔術師與視覺煉金術者。他們以繪本為形式,描寫童年的痛與美、社會的裂縫、日常的荒謬,與對未來的靜默凝視。

這些作品或簡潔詩意、或實驗前衛、或幽默荒誕,但都緊緊扣住身而為人的困惑與願望,那些被遺忘、等待說出、無法言說的,都可能在一頁圖畫書中被輕輕觸碰。

歡迎您蒞臨拉美繪本展,更是一趟語言、圖像與想像力交織的詩意之旅。從一個故事到另一個故事,你會發現,繪本是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們面對現實的方式。 


【書展資訊 】

📍 展覽日期| 2025/8/3(日)— 8/24(日) *週一店休
📍 開放時間|二~五 12:00-18:00;六、日 11:00-18:00
📍 展覽地點|童里繪本洋行
📍 書店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5號 (🗺️地圖↗)
📍 參觀說明|書店營業時間皆可自由入場,免費參觀 
📍 線上書展|https://reurl.cc/OmAWd3
📍 主辦單位|墨西哥辦事處、智利辦事處、簡單出版有限公司、童里

raw-image



Petra Ediciones|在書裡看見藝術的無限可能

成立於約 1990 年,位於墨西哥哈利斯科州 Zapopan,Petra Ediciones 是一間以 藝術與設計寫作密不可分 的獨立出版社。從一開始,他們就堅持把每本書當成藝術品來打造,出版內容涵蓋 圖文書、攝影集、藝術書籍、非小說題材與圖像敘事,讀者群跨越幼童至成人。Petra 的作品線條細膩,版面設計精巧,注重視覺與文本的融合。在六大選書系列中,他們帶出藝術導論、攝影觀察、敘事圖像書與科普文學等多樣主題,讓文字與畫面相互呼應,開展對閱讀與藝術的思考。Petra 曾獲得國際與區域上的肯定——包括 波隆那書展的拉美最佳出版社獎(BOP)、以及多次入選 ION(White Ravens)推薦書單,並受墨西哥大型書展(如 Guadalajara/FIL)的出版或編輯獎項肯定。出版品透過雕塑感紙藝、豐富色彩與實驗性設計,引領讀者從空間、線條與形體的美感中感受閱讀的創造力。

Peggy Espinosa 曾就讀於 LIMBA 的設計與工藝學院,後來在 Imprenta Madero 工作多年,設計過 UNAM、大學文化機構與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等出版社的書籍,並主持 SEP 出版項目。目前她是 Petra Ediciones 的總監,持續製作色彩豐富、思想深刻的圖像書。她曾獲義大利波隆那書展頒發的中南美洲最佳兒童出版社大獎,以及瓜達拉哈拉國際書展的出版貢獻獎,是墨西哥出版界備受尊敬的創作者之一。



童里!ᴮᵒᵒᵏˢᵗᵒʳᵉ ˣ ᴳᵃˡˡᵉʳʸ

臺北市潮州街15號(捷運古亭站)

www.maisontempsreves.com

關於童里 | 最新到書 | 活動一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7會員
196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2025/06/14
「為使人幸福,就得喜愛日常的瑣事,雲之光、竹之搖拽、群雀之噪鳴、行人之容顏 ── 從這一切日常的瑣事裡,體會出無上的美味。但要喜愛瑣事,使得為瑣事而苦惱。我們為了微妙的享樂,也得微妙的受苦。」── 《侏儒的話》,芥川龍之介 著。 若說上述這段話描寫的是昭和時期的內心風景,那麼宇野亞喜良
Thumbnail
2025/06/14
「為使人幸福,就得喜愛日常的瑣事,雲之光、竹之搖拽、群雀之噪鳴、行人之容顏 ── 從這一切日常的瑣事裡,體會出無上的美味。但要喜愛瑣事,使得為瑣事而苦惱。我們為了微妙的享樂,也得微妙的受苦。」── 《侏儒的話》,芥川龍之介 著。 若說上述這段話描寫的是昭和時期的內心風景,那麼宇野亞喜良
Thumbnail
2025/06/06
「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見蛇,就說惡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和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你們看見兔子說可愛,看見獅子說可怕,你們不知道,暴風雨之夜,它們是如何流血,如何相愛。」 ── 《薩德侯爵夫人》,三島由紀夫 著。 宇野亞喜良筆
Thumbnail
2025/06/06
「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見蛇,就說惡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和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你們看見兔子說可愛,看見獅子說可怕,你們不知道,暴風雨之夜,它們是如何流血,如何相愛。」 ── 《薩德侯爵夫人》,三島由紀夫 著。 宇野亞喜良筆
Thumbnail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2025/04/26
DoubleBob 是一位神祕而罕見現身的創作者,長年活躍於圖像藝術與漫畫的交界處。他的作品不僅挑戰傳統漫畫的形式與語言,也經常帶領讀者進入一種介於夢境與現實、混沌與秩序之間的地帶。自 2008 年起,他便與致力於藝術漫畫實驗的法比聯合出版社 Frémok 展開合作,創作出多部風格獨具的作品。Dou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等了好久,終於排到一本。真的滿好看!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 封面的風格、如同內文描繪看起來甚至有點魅惑、邪氣的老闆娘紅子 書本內頁的其他繪圖又回到小學館風 讓我一時很錯亂。 這系列的重點其實是 買東西#要注意使用說明書 (誤 XD)
Thumbnail
等了好久,終於排到一本。真的滿好看!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 封面的風格、如同內文描繪看起來甚至有點魅惑、邪氣的老闆娘紅子 書本內頁的其他繪圖又回到小學館風 讓我一時很錯亂。 這系列的重點其實是 買東西#要注意使用說明書 (誤 XD)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一向喜歡碧翠絲・阿雷瑪娜, 阿布拉的《我們去公園》上市沒多久, 還沒來得及寫,新的就出版, 在看到上市英文版的第一時間, 就先買了,居然這麼快就出了中文! 臺灣讀者好幸福。 🧡按照慣例先從封面來看, 和英文版的書衣放在一起, 顏色幾乎沒有差異, 蠟筆的筆觸好似還摸得出來一
Thumbnail
💛一向喜歡碧翠絲・阿雷瑪娜, 阿布拉的《我們去公園》上市沒多久, 還沒來得及寫,新的就出版, 在看到上市英文版的第一時間, 就先買了,居然這麼快就出了中文! 臺灣讀者好幸福。 🧡按照慣例先從封面來看, 和英文版的書衣放在一起, 顏色幾乎沒有差異, 蠟筆的筆觸好似還摸得出來一
Thumbnail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
Thumbnail
真的是...沒想到這麼快把這本書讀完。當初曾提到婉拒這本書的閱讀邀請,因為當時覺得沒有什麼感覺,不過,也因為封面真的好可愛,於是在書店曾稍微拿起來翻讀一下下。
Thumbnail
買了新的參考書小說偷偷藏不住看看這裡面寫的故事,好讓我接下來能完成的故事青梅竹馬1,我和寶貝相遇
Thumbnail
買了新的參考書小說偷偷藏不住看看這裡面寫的故事,好讓我接下來能完成的故事青梅竹馬1,我和寶貝相遇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一本書,可能出身自不同的地方。 【前情】一本活了六七十年的老書,名為《老夫》,即將被人類從倉庫抽出來。而《老夫》兩年前曾聽聞一本繪本「小繪」的偉大冒險。小繪曾經待在門市藝術區,進入以「網路」為名的神秘地穴,即將見到她的「主人」......
Thumbnail
一本書,可能出身自不同的地方。 【前情】一本活了六七十年的老書,名為《老夫》,即將被人類從倉庫抽出來。而《老夫》兩年前曾聽聞一本繪本「小繪」的偉大冒險。小繪曾經待在門市藝術區,進入以「網路」為名的神秘地穴,即將見到她的「主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