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的我一直覺得人生是場超長距離馬拉松,看不到終點只能不斷的向前奔跑。為了維持跑下去的動力,每個補給站,都是給自己的小目標 —為了能看到下個補給站的賣力往前。有時跑快了那就多吃點香蕉、有時好不容跑上山頭,讓自己停下來靜靜歇息充充電,如果這段輕鬆下坡,那就過站不停往下一站前行!
就這樣,安然跑過40個年頭沒有懷疑過。有一天,我猛然發現:原來,隨時有一天會從賽道中離再也回不來,下一個補給站也許抵達不了。這一刻,打破了我對馬拉松的信念。曾想,既然如此,不如乾脆停下來用走的算了。反正,何時發生意外也不知道。但這樣真的好嗎? 沿途的風景與補給的滋味,也會隨之失去。拼命奔跑,雖然能多看幾站風景,又能看到多少就氣力放盡…現在的我總算懂了長年跑者的心流狀態,單純維持平穩的呼吸頻率與心境,覺察左右互換的跑速,感知賽道旁的路段,太陽、風雨在身上的變化。 專注在當下的跑步感受,帶給我們的體驗好還是不好,即便受傷了、路況差了,都沒有影響。我有的只是眼前所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