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threads上流行問ChatGPT:「我的詛咒是什麼,不要說明」,所以我也來問一下我家助理,它說:
你總是太晚才發現,其實你早就知道答案了。
今年最大的轉變,就是3月被資遣的時候,我想,也許該轉換跑道了,一直都對AI領域很有興趣,也很想要有能夠更自由安排生活的工作型態,剛好有看到政府補助的AI課程,趕快惡補了兩個禮拜的Python參加甄試,很幸運能通過甄試開始上課,課程很密集,每一天都過得很累但也很充實,我沒想過還可以在2025這一年重返課堂學習。
像是楊宏文老師的課,帶我們了解各式各樣的AI工具,像是Grok, Google AI Studio, Freepik, Napkin, Gemma…等等,並跟我們傳遞一個很重要的觀念,IC:(Individual Contributor) 獨立工作者。也稱為「個人貢獻者」。IC 就是「不帶人、專注在自己專業領域貢獻」的職位。
這跟我之前的工作經驗剛好是相反的,我一直都是擔任管理職,這會是我想要努力前進的方向!

期許自己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IC,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加油🎉
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Meta Prompting
不只可以請AI生成圖片,還可以跟AI討論生成詞,例如:「您是提示詞大師,請為我設計一個1:1尺寸的3D立體紙雕風格的簡報封面圖提示詞,要能凸顯「ooo」、「xxx」,製作各類素材意涵。」
然後也使用了Napkin等等的AI工具,輔助生成各式圖表跟視覺化內容,非常有效率。
其實我覺得不用害怕使用AI,AI是輔助工作的好幫手,只要我們保有批判性思考的習慣,不要全部ctrl C + ctrl V,好好了解它就不會排斥它。
之後我會再多多分享好用的AI工具,以及我寫程式的一些學習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