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經結集中,阿難開頭說的「如是我聞」,
不是裝飾性的詞句,而是一種保證:
這是我親自聽到的,不是道聽塗說。研究也一樣,
真正能撐起你的論文與筆記的,
永遠是第一手的觀察、數據與推導,
而不是堆疊二手詮釋。
▋提醒:每次寫 paper 或筆記時,問自己這句話
「這一段內容,是我『親自聽到、看到、驗證』的嗎?
還是我只是『聽別人說』?」
這句檢查問題看似簡單,
卻能立刻讓你的筆記或論文骨架更穩。
因為它迫使你分清楚:
哪裡是實證,哪裡是引用,哪裡還是猜測。
▋實踐:在學術筆記裡加一個「如是我聞」區塊
無論你用的是 Obsidian、Notion 還是手寫卡片,
都可以建立一個標籤或段落,專門記錄:
「這是我親自觀察或驗證到的事實。」
這樣的標記,會讓你在後期寫作時清楚區分:
哪些是真正的研究基石,哪些只是背景襯托。
▋研究對應:第一手經驗,才是生成 insight 的土壤
引用再多文獻,如果沒有「如是我聞」的實證,
整篇論文會變成二手資料的整理,缺乏自己的聲音。
而當你從自己的觀察與數據出發,
哪怕是小小的發現,也會有真正的研究價值。
⸻
所以,下次寫筆記或撰寫 paper 時,
先停一秒,問自己:
這一段,是我的「如是我聞」嗎?
這句話會讓你的研究,
從第一天起就有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