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視頻創作的發展正進入一個關鍵拐點。Google 近期宣布,旗下最新的文本生成影片模型 Veo 3 Fast 正式在 Vertex AI 平台向所有用戶開放。這不僅是一項技術升級,更代表生成式影片已從研究階段走向大規模、商業化的應用。對於需要快速產出視覺內容的企業、創作者與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顯著降低門檻、提升效率的里程碑。

Veo 系列早在推出之初,就以高度真實的影像質感與流暢的場景變化獲得關注。今年 5 月的 Veo 3 更首次引入同步生成音效與對話的能力,讓生成影片不再只是「無聲的影像」,而是帶有完整聽覺體驗的多媒體內容。隨著 Veo 3 Fast 的登場,Google 進一步將焦點放在生成速度與成本優化上。相比標準版,Fast 版本雖在畫質上稍作取捨,但能以更短的時間完成影片生成,適合快速迭代、A/B 測試或即時行銷的場景。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即將推出的 影像轉影片(image-to-video)功能。透過這項能力,使用者只需提供一張靜態圖片與文字提示,即可將畫面「動起來」,生成約 8 秒的短片。對設計師與行銷團隊而言,這意味著原有的平面素材能迅速升級為動態內容,為社群平台與數位廣告注入更多活力。Canva、eToro 等國際品牌已率先採用 Veo 技術,將影片製作流程壓縮到數分鐘,甚至一次生成多語版本,打破了過去製作週期長、成本高的限制。
然而,生成式影片的力量並非沒有風險。高度擬真的影像同樣可能被濫用於製造假新聞、政治宣傳或深偽內容。Google 在 Veo 中內建了 SynthID 水印技術,將不可見標記嵌入每一幀畫面,並設計過濾機制以阻擋暴力與違規提示。但正如多位安全專家所警告的,任何防護措施都不是萬無一失,生成式 AI 的開放仍需依賴使用者自律與監管制度共同維持資訊生態的健康。

Veo 3 Fast 的推出,不僅是 Google AI 技術路線上的一次加速,更是一個信號:生成式影片已從創作實驗室走向日常工作流,並將深刻改變數位內容的生產方式。它可能讓一支原本需要製作團隊與數週工期的影片,在短短幾分鐘內誕生;它也可能讓市場行銷的迭代速度提升到過去難以想像的水準。對創作者而言,這是一把高效的利器;對企業而言,則是一場內容策略的革命。但在擁抱這股浪潮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時刻思考,如何在創意與責任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