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業AI導入的成功與失敗:P&G和GE的案例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I 現在已經參與至企業的日常營運與決策流程,無論是自動化流程、提升決策效率,還是強化客戶體驗,AI 都正快速改變各種組織的運作方式。尤其在中小型與新創企業中,AI 的導入成效尤為明顯:效率提升、創新加速,甚至改寫整個商業模式。

但反觀營收超過 5 億美元的大型企業,儘管擁有龐大資源與資料優勢,AI 導入卻往往進展緩慢。根據 LinkedIn 上對麥肯錫 2025 年報告的摘要,僅約 31% 的大型企業已規劃出清晰的 AI 路線圖,而真正設有專責 AI 團隊的也只有 42%。問題不在於資金或技術,而是企業結構、文化與運作邏輯,成為了推動 AI 的阻力。


raw-image


本文將從「組織架構」、「技術基礎」、「企業文化」與「資源配置」四個層面,解析大型企業在 AI 導入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並透過 P&G 與 GE 的實例,比較成功與失敗之間的關鍵差異。從四個層面分析企業導AI的狀況


組織架構:不是不能做,而是動不了

對大型企業而言,導入 AI 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能不能做」,而是「能不能啟動」。

舉例來說,一個 AI 專案可能需要先由業務部門提出需求,經 IT 評估、資訊安全審核、法務風險控管,最後還要高層核准預算。這樣的流程動輒需時半年甚至更久,而最終可能不了了之。這樣的多層級審批制度,對於需要快速試錯與敏捷調整的 AI 專案來說,無異於設下重重關卡。

raw-image

更麻煩的是,部門間目標經常互相矛盾。業務希望速度與創新,IT 對穩定性與資安更敏感,法務關注合規,而高層則想看到即時成效。沒有共同語言與協作機制,就很難讓 AI 真正落地。

技術基礎:資料很多,但無法使用

AI 的運作建立在大量高品質資料之上,但這往往是大型企業的痛點。企業內部系統來自不同時期、不同技術架構,橫跨本地端與雲端、SQL 資料庫與手動 Excel 表單,資料命名混亂、格式不一,難以整合。

於是就出現了「資料富翁,智慧乞丐」的狀況:數據存了很多,卻無法有效利用。加上嚴格的資料保護政策與法規,例如 GDPR、CCPA,讓本來就複雜的資料流程變得更難以變動。大型企業資料部門往往保守、風險導向,任何嘗試新技術的想法,常被一句「不合規」擋了下來。

企業文化:技術沒問題,人心才是關鍵

AI 對企業的衝擊遠不只是一項新技術,它同時挑戰了原有的工作流程與文化。

對基層員工而言,AI 可能是搶走飯碗的敵人;對中層主管而言,AI 能見度提高了流程透明度,也讓績效被量化放大;對管理層而言,則可能面臨跨部門協作與決策重組的壓力。

raw-image

如果企業缺乏內部溝通、教育訓練與文化引導,即使 AI 工具上線,也可能淪為無人使用的系統。導入技術容易,但改變人心與習慣,才是轉型中最難的一關。

資源配置:不是沒錢,而是不敢花

大型企業普遍資源充足,但使用上卻極度保守。預算分配常與年度 KPI 或季報績效掛鉤,而 AI 專案本質上是長期投資、跨部門協作,初期難見明確回報,往往無法順利過關。

此外,品牌形象與公關壓力也讓企業不願承擔失敗風險。AI 出錯容易被放大,對大型企業來說代價高昂。這也讓許多企業在導入時「只敢小試」,不敢規模化,更不敢公開推廣。結果,就是 AI 難以真正推動變革,只能淪為展示性專案。


案例比較:P&G 實事求是,GE 操之過急

為了更具體理解 AI 導入的差異,我們來看看兩家全球級企業的實際案例。


P&G:從業務出發,讓 AI 真正成為日常

P&G(寶僑)早在 2018 年就展開 AI 轉型。他們先是從資料整合著手,建置 Business Sphere 平台,整合全球行銷與供應鏈資料,幫助高層即時決策。P&G 的 AI 推動策略有三個關鍵:

  1. 從業務痛點切入:AI 應用集中在行銷與供應鏈。透過 NLP 分析消費者情緒優化廣告素材,提升行銷 ROI 超過 20%。供應鏈方面,使用 AI 預測地區需求,減少缺貨與庫存積壓。
  2. 資料治理紮實:P&G 將資料視為資產,投入資源進行標準化、清洗與即時更新,確保 AI 模型有乾淨可用的資料來源。
  3. 跨部門共創文化:成立內部「資料學院」,讓行銷、財務等非技術部門了解 AI,與資料科學家共同設計應用場景。AI 不再是 IT 的專案,而是全公司的文化。


GE:策略失焦、結構分裂、文化斷層

GE(奇異)則走了另一條路。早在 2011 年,他們就投入 40 億美元打造 Predix 平台,立志成為工業 AI 領導者。初衷雖好,但問題出現在三個層面:

  1. 策略模糊:Predix 一開始是內部平台,後來卻嘗試對外商業化,但功能未能符合市場需求。原本預期能年收 150 億美元,實際收入不到五分之一。
  2. 組織分裂:GE 各業務單位如航空、醫療、能源等資料系統與運作邏輯差異極大,Predix 難以整合應用。
  3. 文化斷裂:平台開發未納入基層使用者參與,部署後使用率極低。AI 成了高層主導的工程,而非全員參與的變革。

真正的競爭是「誰讓 AI 動起來」

raw-image

大型企業導入 AI,並不只是買幾套軟體、請幾位資料科學家就能成功。P&G 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來自務實切入場景、打好資料基礎、建立信任與文化。而 GE 的經驗則提醒我們,單靠資金與技術不夠,策略不清與文化落差會讓再大的轉型也無法成真

未來的競爭,不在於「誰先用 AI」,而是「誰能讓 AI 真正融入企業」。對大型企業來說,關鍵不是速度,而是能否打造出承接轉型的體質,讓 AI 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決策的一部分、未來的一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隨意寫寫
1會員
14內容數
分享大小事
隨意寫寫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Amazon S3 Vectors 是 AWS 全新原生向量儲存服務,支援語意搜尋與 RAG,成本可降達 90%。透過向量桶與索引管理大規模資料,具亞秒級查詢效能,並整合 SageMaker、Bedrock 與 OpenSearch,無需額外基礎設施,即可高效建構生成式 AI 應用。
Thumbnail
2025/07/23
Amazon S3 Vectors 是 AWS 全新原生向量儲存服務,支援語意搜尋與 RAG,成本可降達 90%。透過向量桶與索引管理大規模資料,具亞秒級查詢效能,並整合 SageMaker、Bedrock 與 OpenSearch,無需額外基礎設施,即可高效建構生成式 AI 應用。
Thumbnail
2025/07/22
本文介紹向量資料及其儲存服務。向量資料讓機器能理解非結構化資料,例如文字、圖片和聲音,並基於相似度而非精確匹配進行搜尋。向量資料庫,例如Pinecone、Milvus、Weaviate、Qdrant、Chroma和Pgvector,則提供高效的向量資料儲存和檢索功能。
Thumbnail
2025/07/22
本文介紹向量資料及其儲存服務。向量資料讓機器能理解非結構化資料,例如文字、圖片和聲音,並基於相似度而非精確匹配進行搜尋。向量資料庫,例如Pinecone、Milvus、Weaviate、Qdrant、Chroma和Pgvector,則提供高效的向量資料儲存和檢索功能。
Thumbnail
2025/07/19
本文比較三大公有雲(AWS、Azure、GCP)的物件儲存服務,探討物件儲存的優點、與傳統資料庫的差異,並介紹Amazon S3等服務。
Thumbnail
2025/07/19
本文比較三大公有雲(AWS、Azure、GCP)的物件儲存服務,探討物件儲存的優點、與傳統資料庫的差異,並介紹Amazon S3等服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根據最新數據,生成式AI工具在廣告和行銷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但也面臨著員工抗拒等問題。IPG集團CEO認為AI應被視為增強能力的工具,並強調廣告業真正的價值在於人的洞察力和創造力。
Thumbnail
根據最新數據,生成式AI工具在廣告和行銷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但也面臨著員工抗拒等問題。IPG集團CEO認為AI應被視為增強能力的工具,並強調廣告業真正的價值在於人的洞察力和創造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大型企業導入AI技術時,代理商和IT顧問公司的重要角色,並提供了對股票投資的分析觀察。文章中包含了對Accenture(艾森哲)公司和AMD等公司的投資理由,以及市場預期的未來預測。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進展大幅地影響著整個世界。企業從使用AI工具中看到了三個主要方面的收益包括提高銷售生產力、增加客戶滿意度和降低行銷開銷成本。這篇文章探討了AI在行銷中的應用和投資回報,並指出了使用時間、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階段和實驗對於AI工具的使用和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進展大幅地影響著整個世界。企業從使用AI工具中看到了三個主要方面的收益包括提高銷售生產力、增加客戶滿意度和降低行銷開銷成本。這篇文章探討了AI在行銷中的應用和投資回報,並指出了使用時間、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階段和實驗對於AI工具的使用和效果有著重要影響。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對市場帶來了巨大變革,然而,企業的AI專案卻面臨許多部署和失敗的問題。從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數據科學家在尋找防止AI模型失敗的模式上面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提供了三個觀點,協助缺乏技術的高階主管針對辨識有效的AI模型和數據集提出方法。
Thumbnail
近年來,生成式AI對市場帶來了巨大變革,然而,企業的AI專案卻面臨許多部署和失敗的問題。從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數據科學家在尋找防止AI模型失敗的模式上面存在許多問題。本文提供了三個觀點,協助缺乏技術的高階主管針對辨識有效的AI模型和數據集提出方法。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為中小企業帶來創新驅動力,展現其滋養與破壞性的雙面性。面對AIGC,中小企業需擁抱便利的同時警惕風險。文章探討如何在AIGC的利與弊中尋求平衡,調整心態以充分利用優勢,避免潛在危害,旨在幫助中小企業有效應對AIGC技術,迎接更智慧、負責任的未來。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為中小企業帶來創新驅動力,展現其滋養與破壞性的雙面性。面對AIGC,中小企業需擁抱便利的同時警惕風險。文章探討如何在AIGC的利與弊中尋求平衡,調整心態以充分利用優勢,避免潛在危害,旨在幫助中小企業有效應對AIGC技術,迎接更智慧、負責任的未來。
Thumbnail
在這個迅速變化的科技時代,這些大企業龍頭不斷在這AI領域持續研究,並推出更多新模型。那面對此AI趨勢,有哪些是中小型企業在經營上必知的工具呢? 這些工具將協助企業有效提升操作效率,及決策的準確性。想讓自己掌握更多武器嗎? 那你絕對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在這個迅速變化的科技時代,這些大企業龍頭不斷在這AI領域持續研究,並推出更多新模型。那面對此AI趨勢,有哪些是中小型企業在經營上必知的工具呢? 這些工具將協助企業有效提升操作效率,及決策的準確性。想讓自己掌握更多武器嗎? 那你絕對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開始感受到人工智能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影響,也在思考如何將人工智能整合到整體運營過程中。你公司的文化將影響組織採用人工智能的速度與成功程度。如果做得好,人工智能實際上還可以改善公司文化。
Thumbnail
許多企業都開始感受到人工智能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影響,也在思考如何將人工智能整合到整體運營過程中。你公司的文化將影響組織採用人工智能的速度與成功程度。如果做得好,人工智能實際上還可以改善公司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