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為什麼要禮敬佛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陀三身功德救度無量眾生

 諸佛菩薩阿羅漢都具有法身的特性,法身無所不在的。這個法身不是物質形態,而是超越時空限制的究竟實相,代表著佛陀智慧慈悲本質。

因此,無論是石雕泥塑,或者木雕金屬鑄造佛像,你可能可以去傷害、去毀損這些物質形態,但真正的法身,你沒有辦法去傷害祂。

佛陀三身的深刻內涵

示現法三身:

法身:代表佛陀究竟智慧真如本性 報身佛陀淨土中的圓滿身相 化身:又稱應化身,如 釋迦牟尼佛應世來度眾生

這三身都是佛陀慈悲智慧的不同展現,每一身都具有特殊的度眾生功能。

毀損佛像的嚴重後果

如果去毀損三寶化身佛的化身,就等於是毀了佛的象徵,破壞了佛法具體的所依對象。這不僅是對宗教的不敬,更是在毀壞可以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大醫王

恭敬三寶的社會意義-社會安和樂利的根本

禮敬三寶禮敬聖賢不僅是個人的修行需要,更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培養敬畏心:讓人們對神聖事物保持敬畏 建立道德標準:以聖賢為榜樣建立道德規範 促進社會和諧:恭敬之心能夠化解衝突仇恨 傳承文化價值:保持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傳承。

只有這樣培養恭敬心道德觀念,才會讓社會安和樂利國富民強。一個缺乏敬畏心、不尊重聖賢的社會,必然會面臨道德淪喪人心渙散的危機。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JZvnp9kEUNc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為什麼要禮敬佛像?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7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8/16
帶您了解四魔與破魔之法 魔與鬼的根本區別 魔跟鬼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在佛教中很清楚地講到,魔與鬼道眾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鬼屬於六道輪迴中的一道,而魔則是障礙修行解脫的各種現象和力量。理解這個區別對於佛法修行非常重要,能夠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修行路上的各種障礙。佛教四魔的分類佛教將魔明確分為四大
Thumbnail
2025/08/16
帶您了解四魔與破魔之法 魔與鬼的根本區別 魔跟鬼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在佛教中很清楚地講到,魔與鬼道眾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鬼屬於六道輪迴中的一道,而魔則是障礙修行解脫的各種現象和力量。理解這個區別對於佛法修行非常重要,能夠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修行路上的各種障礙。佛教四魔的分類佛教將魔明確分為四大
Thumbnail
2025/08/15
佛陀神變調伏樂師:破除傲慢心的智慧教化方法 佛陀神變的教化意義 佛陀經常示現種種神變來調伏驕慢的眾生。這些神通示現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傲慢執著,讓他們能夠真正接受佛法的教導。 在祖師大堪布阿貝仁波切所著的《傳燈》一書中,記載了一個非常精彩的佛陀調伏故事,展現了佛陀教化眾生的無量智慧
Thumbnail
2025/08/15
佛陀神變調伏樂師:破除傲慢心的智慧教化方法 佛陀神變的教化意義 佛陀經常示現種種神變來調伏驕慢的眾生。這些神通示現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傲慢執著,讓他們能夠真正接受佛法的教導。 在祖師大堪布阿貝仁波切所著的《傳燈》一書中,記載了一個非常精彩的佛陀調伏故事,展現了佛陀教化眾生的無量智慧
Thumbnail
2025/08/14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供佛的食物撤供後,我們能吃嗎?供佛食物撤供之正確處理方式 供佛的食物或是薈供法會的薈供品,在撤供時,若仍然保持新鮮狀態,應當以恭敬心認知這是佛陀、諸佛菩薩、三根本聖眾所開許的加持食物,可以給大眾分食享用。 然而,若供品已經過期、餿掉,人食用後會生病,則應妥善處理:可以放置在山上
Thumbnail
2025/08/14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供佛的食物撤供後,我們能吃嗎?供佛食物撤供之正確處理方式 供佛的食物或是薈供法會的薈供品,在撤供時,若仍然保持新鮮狀態,應當以恭敬心認知這是佛陀、諸佛菩薩、三根本聖眾所開許的加持食物,可以給大眾分食享用。 然而,若供品已經過期、餿掉,人食用後會生病,則應妥善處理:可以放置在山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佛法不是只有利益一個眾生,不是只有利益你、利益我,佛法是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菩薩第一個要有憐憫相(菩薩的五相之一)。 這個人像不像菩薩,或有的人說:「這個人修得好慈悲,好像一尊菩薩。」為什麼像菩薩呢?是腳下踩著兩朵蓮花嗎?還是手上拿著楊柳枝?這些都不一定像菩薩。
Thumbnail
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佛法不是只有利益一個眾生,不是只有利益你、利益我,佛法是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菩薩第一個要有憐憫相(菩薩的五相之一)。 這個人像不像菩薩,或有的人說:「這個人修得好慈悲,好像一尊菩薩。」為什麼像菩薩呢?是腳下踩著兩朵蓮花嗎?還是手上拿著楊柳枝?這些都不一定像菩薩。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永久供奉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歡迎助建佛金身。
Thumbnail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臺灣薩迦寺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永久供奉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為一切有情眾生之無上福田所依。歡迎助建佛金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