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秘辛】《世界奴隸史:從古代勞動到現代隱形鎖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奴隸制度(Slavery)是人類歷史上最漫長、最殘酷的社會制度之一。奴隸制度幾乎與文明同時誕生,它跨越了地域、文化與時代,從古代文明到現代社會,都曾以不同形式存在。奴隸不僅是一段經濟與政治的歷史,更是對人性與自由的深刻拷問。無論是輝煌的帝國還是遙遠的部落,當權者都曾用它來滿足勞動力需求、擴張權力與鞏固階級結構。從歐洲到亞洲,從非洲到美洲的印加帝國,奴役的歷史跨越萬里與千年。

  英語詞彙「slave」來自古法語「sclave」、中世紀拉丁語「sclavus」、拜占庭希臘語「σκλάβος」,這是由於在早先的中世紀戰爭中許多斯拉夫人被俘為奴。更古老的理論認為希臘動詞 skyleúo 是指「剝去被殺敵人的衣服」。


|古代奴隸:勞力與戰利品

  • 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 → 最早的奴隸記錄

最早的奴隸多是戰爭俘虜或因債務而失去自由的人,他們被迫從事農耕、建築與家務。埃及金字塔的修築雖存在爭議,但大量奴隸確實在宮殿與農田中付出勞動。下埃及地區約前8千紀的史前墳墓表明利比亞人曾經奴役過類似布希曼人的部落。


  • 古希臘與羅馬 → 古典帝國與殖民擴張

在古希臘與羅馬,奴隸是社會的基石和經濟的基礎,他們耕種、造船、當家庭僕人,負責農業、礦山,甚至教學,羅馬更出現了「角鬥士奴隸」,以生命娛樂群眾。羅馬帝國時期,奴隸可佔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進入近代,歐洲的殖民擴張將奴隸制度帶入全球規模。15世紀末開始的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由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主導,將數千萬非洲人運往美洲種植園。

古希臘奴隸制度概要

  1. 起源
  • 邁錫尼文明:已有奴隸制度,分為「普通奴隸」與「神的奴隸」(地位接近自由民)。
  • 荷馬時代:奴隸多為戰爭俘虜女性;男性奴隸少且地位稍高。
  • 古典時期:奴隸來源多樣,包括戰俘、販賣與貿易。希俄斯被認為是最早組織奴隸貿易的城邦。
  1. 術語
  • δμώς (dmôs):荷馬時代用語,意為戰利品,主要指女性奴隸。
  • ἀνδράποδον:字面為「長著人腳的動物」,與牲畜對比。
  • δοῦλος (doûlos):最常見,與自由民相對。
  • οἰκέτης:意為「住在房子裡的人」,指家奴。


  • 亞洲 → 制度化與階層化的奴役

亞洲的奴役形式多樣,從中國的戰俘勞役、唐宋時期的「家奴」,到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民階層,都有深厚歷史根源。中世紀的蒙古帝國與中亞汗國,則將奴隸貿易融入絲綢之路經濟網絡。鄂圖曼帝國盛行的**「德夫希爾梅」制度(土耳其語:Devşirme,「徵募」),也被稱為「血稅」(blood tax)或「兒童稅」(child levy)**,更是直接從巴爾幹基督徒家庭徵收男童,培養為近衛軍或行政官。

鄂圖曼帝國自14世紀起推行的「德夫希爾梅」(devshirme)制度,使其得以在巴爾幹半島建立有效的治理,並在軍隊和官僚機構中培養忠誠的政治家。這些年輕人主要根據禁衛軍的軍事需求進行選拔,而其他人則根據自身能力在宮廷接受訓練,並晉升至高級行政和官僚職位。

鄂圖曼帝國自14世紀起推行的「德夫希爾梅」(devshirme)制度,使其得以在巴爾幹半島建立有效的治理,並在軍隊和官僚機構中培養忠誠的政治家。這些年輕人主要根據禁衛軍的軍事需求進行選拔,而其他人則根據自身能力在宮廷接受訓練,並晉升至高級行政和官僚職位。


雖然日本沒有大規模的跨國奴隸貿易,但在古代與中世紀,日本存在稱為「奴婢」的階層,多由戰俘、罪犯或負債農民構成。戰國時期,甚至有部分奴隸被販賣到海外。江戶時代,雖名義上廢除了奴婢制,但實際上仍存在契約束縛下的「年季奉公」,與奴役本質相似。


  • 非洲 → 內部與外部的雙重奴役

在歐洲殖民介入前,非洲已有跨撒哈拉與印度洋的奴隸貿易。東非的斯瓦希里港口城市將奴隸輸送至中東與南亞,西非的阿散蒂(Ashanti Empire)、達荷美(位於今日貝南,存在時間大致為1600 -1894年期間)等王國則透過與歐洲人交易奴隸換取火器與物資。殖民時期,非洲奴隸人口的外流規模達到歷史巔峰,對社會結構造成長遠破壞。

桑人(San),又稱薩恩人(Saan)、巴薩爾瓦人(Basarwa),是南部非洲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之一,世代以狩獵採集維生,足跡遍布南非、波札那、納米比亞與安哥拉。然而,自殖民時代開始,桑人逐漸淪為政治與經濟體系的弱勢群體,並在多個歷史時期遭遇類似奴役的剝削與壓迫。桑人語言在不同地區差異極大,這種語言多樣性在殖民與現代國家治理下成為邊緣化的理由。殖民與現代教育體系往往以主流語言(如南非語、英語)取代本土語言,削弱桑人的文化自主性,間接使其更容易被納入低薪、依賴性的勞動市場。外界長期使用「布希曼人」(Bushmen,意為「叢林人」)來稱呼桑人,這個詞在殖民時代帶有野蠻、未開化的刻板印象。這種去人化的標籤,為奴役與剝削行為提供了文化上的合理化,使桑人更難獲得平等對待。


  • 美洲印加與阿茲特克文明 → 征服與勞役

在歐洲人到來之前,美洲的印加與阿茲特克文明已有組織化的勞動徵調制度。例如:印加的 「米塔制」(Mita) 要求人民按輪值為國家耕作、修路或採礦,雖非完全意義上的私有奴隸,但對勞動自由有重大限制。西班牙征服後,殖民者沿用並加劇這種制度,使其成為類似奴役的殖民剝削工具。



|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人類史上最大的強迫遷徙

        15世紀末到19世紀,歐洲殖民列強在非洲、歐洲與美洲之間建立了龐大的奴隸貿易網絡。

  • 規模:估計有超過1200萬非洲人被販賣至美洲種植園與礦場。
  • 中途之路(Middle Passage):奴隸船上的條件惡劣,死亡率高達15–20%。
  • 經濟動因:糖、棉花、咖啡等產業極度依賴奴隸勞動。

 

|廢奴運動與法律解放

  • 啟蒙思想與宗教力量
    18世紀,啟蒙運動與基督教平等思想推動了廢奴聲浪。
  • 重要里程碑
    • 1807年:英國通過《禁止奴隸貿易法》。
    • 1865年: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廢除奴隸制度。
    • 1888年:巴西成為美洲最後一個廢除奴隸制的國家。

 

|現代的隱形奴役

        雖然多數國家在19至20世紀相繼廢奴,但奴役並未消失,而是以人口販運、債務奴役、童工與強迫婚姻等形式存在。根據全球奴隸指數,今日仍有超過 5000萬人 生活在現代奴役之下,其中亞洲與非洲佔比最高。雖然法律上奴隸制度已被廢除,但現代奴役仍以新形式存在:

  • 人口販運:強迫勞動、性剝削、器官販賣。
  • 債務奴役:工人被不合理債務束縛,長期無法脫身。
  • 童工與強迫婚姻:全球仍有數千萬人生活在類奴隸狀態。

 

|歷史的啟示

        世界奴隸史不僅是經濟與權力的故事,更是人類尊嚴與自由被反覆剝奪的歷史。無論是古羅馬角鬥場、非洲的奴隸市場,還是當代的非法工廠與人口販運網路,奴役提醒我們——文明的進步並不保證道德的進步。唯有認清這段歷史,才能更警覺地拆除今日仍存在的枷鎖。另外,奴隸史提醒我們,自由與尊嚴不是自然而然的,它們需要被爭取、被守護。從古代枷鎖到現代隱形鎖鏈,人類對他人的剝削方式雖變,但本質仍是對權力與利益的追逐。只有持續揭露與反抗,才能讓「奴役」真正成為歷史,而非現實。

 

 

 

附錄:世界奴隸史時間

公元前3500年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奴隸記錄

公元前1500年 古埃及使用奴隸從事農業與建築

公元前500年 古希臘、羅馬廣泛使用奴隸

15世紀末 跨大西洋奴隸貿易開始

1807年 英國通過《禁止奴隸貿易法》

1865年 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廢除奴隸制度

1888年 巴西成為美洲最後一個廢除奴隸制的國家

21世紀 現代奴役仍以人口販運、債務奴役等形式存在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或訂閱我的專欄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開域空間讀書會
29會員
76內容數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 喜歡現代詩、推理、科普、有趣的人事物,人生光譜的代表色系:天青色。 連絡信箱:childbenefits@gmail.com
開域空間讀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在我們的想像中,中世紀的女巫審判總是伴隨著神秘、恐懼與迷信:陰暗的法庭、燃燒的柴堆、村民的低聲耳語。然而,當我們仔細檢視史料,就會發現「女巫」這個標籤,往往不是對超自然力量的指控,而是對女性知識與自主權的壓制。
Thumbnail
2025/08/10
在我們的想像中,中世紀的女巫審判總是伴隨著神秘、恐懼與迷信:陰暗的法庭、燃燒的柴堆、村民的低聲耳語。然而,當我們仔細檢視史料,就會發現「女巫」這個標籤,往往不是對超自然力量的指控,而是對女性知識與自主權的壓制。
Thumbnail
2025/08/10
我們常以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但事實上,它同時是一面鏡子,反映著社會的權力結構與價值觀。英文裡的「你我他」——he、she、they,看似簡單,卻在歷史中被賦予了不對等的地位與意涵。從 chairman 到 they/them,這是一段關於語言如何折射性別與權力的故事。   |「
Thumbnail
2025/08/10
我們常以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但事實上,它同時是一面鏡子,反映著社會的權力結構與價值觀。英文裡的「你我他」——he、she、they,看似簡單,卻在歷史中被賦予了不對等的地位與意涵。從 chairman 到 they/them,這是一段關於語言如何折射性別與權力的故事。   |「
Thumbnail
2025/08/10
斯波魯斯:一個關於羅馬皇帝尼祿的替身皇后。
Thumbnail
2025/08/10
斯波魯斯:一個關於羅馬皇帝尼祿的替身皇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書中探討了奴隸與環境破壞之間的關係,作者凱文·貝爾斯為現代奴隸制度的專家,透過實地調查,記錄了非法的奴隸販賣、奴役、性侵、詐騙等慘狀,並探討瞭解決之道。然而,整本書寫實而沉重,適合對奴隸制度和使用產品的來源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書中探討了奴隸與環境破壞之間的關係,作者凱文·貝爾斯為現代奴隸制度的專家,透過實地調查,記錄了非法的奴隸販賣、奴役、性侵、詐騙等慘狀,並探討瞭解決之道。然而,整本書寫實而沉重,適合對奴隸制度和使用產品的來源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中產階級存亡戰】EP01 你,是中產階級嗎? 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嗎?   也許這個問題很多人難以回答,那麼,我換個角度問。   你,是奴隸嗎? 你自認為是奴隸嗎?   我再多問一句。 你,想當奴隸嗎?   這樣問,可能你的答案會明確一點吧
Thumbnail
【中產階級存亡戰】EP01 你,是中產階級嗎? 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嗎?   也許這個問題很多人難以回答,那麼,我換個角度問。   你,是奴隸嗎? 你自認為是奴隸嗎?   我再多問一句。 你,想當奴隸嗎?   這樣問,可能你的答案會明確一點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2024大年初四回到美國後, 馬上報名了圖書館的講座, 繼續我的學海無涯生活。 二月是所謂的Black History Month, 所以講座的主題就是講黑人奴隸的歷史, 真的把我驚呆了, 歐洲人把奴隸從非洲殖民地運到美國東岸後, 真的就是貨物, 法律把奴隸世世代代都變成奴隸, 媽
Thumbnail
2024大年初四回到美國後, 馬上報名了圖書館的講座, 繼續我的學海無涯生活。 二月是所謂的Black History Month, 所以講座的主題就是講黑人奴隸的歷史, 真的把我驚呆了, 歐洲人把奴隸從非洲殖民地運到美國東岸後, 真的就是貨物, 法律把奴隸世世代代都變成奴隸, 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