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碩博士新生在第一年最大的卡點,不是研究方法不會,也不是工具不熟,而是無法清楚「Formulate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的質量,直接決定了你的研究方向、資料收集策略、甚至畢業速度。
如果你想要減少走冤枉路,先檢查自己是否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技能。▋Attention to detail:觀察細節的敏銳度
好的研究問題,往往是從微小但關鍵的細節中生長出來的。
當你讀 Paper 時,能否捕捉到方法中的限制、數據中的異常、或討論中未解釋的現象?
這些細節,就是切入研究空白的入口。
缺乏細節敏感度的人,容易停留在「大哉問」層級,導致題目過於寬泛,後續很難落地。
▋Research synthesis:整合不同來源的能力
Formulate 問題不只是找一個有趣的點,而是要把來自不同 Paper、不同領域、甚至不同方法的資訊,綜合起來形成新觀點。
這要求你不只是閱讀,還要比較、對照、篩選,最後合成一個能推動領域前進的問題框架。
缺乏這項技能的人,常會陷入「孤立閱讀」——每篇 Paper 都看,但無法形成互相呼應的全貌。
▋Curiosity:能持續推進的好奇心
真正的研究問題,需要你能長期與它相處,反覆琢磨、驗證、修正。
如果你對問題本身的好奇心不足,很快就會因為困難或枯燥而放棄。
這種持久好奇心,不是單純的「有興趣」,而是即使遇到挫折,你仍會想要搞清楚答案的執念。
檢視自己是否具備這三個技能,不只是檢查能不能 Formulate 研究問題,更是在評估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進入真正的研究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