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ter Midnight》影評:印度女性命運的荒謬真相與隱忍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Karan Kandhari 執導的《Sister Midnight》用幽默與現實交織的方式,揭露印度女性在婚姻與傳統夾縫中的掙扎與無聲抗爭,一部既荒謬又深刻的電影作品

近年來,印度影壇對女性議題的關注愈加頻繁。然而,導演 Karan Kandhari 在《Sister Midnight》中,並非單純追求議題的新鮮感,而是透過別出心裁的敘事手法,讓觀眾感受到生活中那種難以預測、時而停滯、時而瘋狂的節奏感。這部作品如同人生本身——沒有固定的劇本,有時一成不變,有時卻急轉直下。


包辦婚姻下的兩人困境

故事圍繞 Uma(Radhika Apte 飾)展開。她因一樁包辦婚姻,被迫與 Gopal(Ashok Pathak 飾)結合——兩人唯一的交集,還是在八歲那年的短暫會面。

婚後,Uma 面對的不僅是陌生的丈夫,更是保守社會對女性的種種枷鎖。無論是家務還是親密關係,女性在許多印度家庭中依然被視為「次等角色」。

新婚之夜,Gopal 甚至不敢在妻子面前換衣服,尷尬氛圍讓 Uma 走到屋外,在門前抽菸、愣神——這種複雜的表情,將在整部影片中不斷重現。兩人不僅缺乏情感交流,連最基本的對話都鮮少發生。


不只是丈夫的錯

每當氣氛凝重,Gopal 總是匆忙穿上制服離開家。然而,劇本並沒有將矛頭完全指向他——他同樣是傳統觀念的受害者,被推入婚姻時毫無心理準備。雖然他不是惡意的施暴者,但也沒有為 Uma 創造一個溫暖的家。


平淡日常中的黑色幽默

影片初段,節奏緩慢且看似沒有劇情推進,更多呈現 Uma 單調的日常:當鄰居 Sheetal(Chhaya Kadam 飾)不在時,她便坐在門前發呆一整天。

Karan Kandhari 捨棄了傳統的故事節奏,反而透過荒誕場景讓觀眾「笑著感受殘酷」。這並非取笑 Uma 的處境,而是反映出現實中,悲劇往往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一次次上演,讓人只能無奈地笑。


視覺與節奏的巧妙對比

攝影師 Sverre Sørdal 以對稱構圖拍下 Uma 的孤獨,營造出美感與諷刺並存的畫面。導演在安排尷尬情境時,剪輯師 Napoleon Stratogiannakis 的節奏處理更讓氛圍張力倍增。整體風格如同 Wes Anderson 的作品——只是繽紛色彩被陰鬱空間取代,更凸顯角色的壓抑與孤立。


總結

《Sister Midnight》不是高喊口號的女性主義電影,而是用輕描淡寫、帶點荒謬的方式,揭露了女性在傳統與現實夾縫中掙扎的真相。它讓人笑,也讓人心酸——就像現實生活中無數女性的日常,無聲卻真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英俊的評論員
0會員
44內容數
沒有劇透,只是個人化的評論
英俊的評論員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Eva Victor 首部長片《Sorry, Baby》,以細膩而不煽情的筆觸刻劃性暴力倖存者的生命樣貌,探討創傷、社會冷漠與重拾自我力量的過程。 作為導演兼編劇的處女作,Eva Victor 在《Sorry, Baby》中觸及一個沉重卻重要的主題——女性遭受性暴力。她的處理方式既克制又充滿同理,
2025/08/10
Eva Victor 首部長片《Sorry, Baby》,以細膩而不煽情的筆觸刻劃性暴力倖存者的生命樣貌,探討創傷、社會冷漠與重拾自我力量的過程。 作為導演兼編劇的處女作,Eva Victor 在《Sorry, Baby》中觸及一個沉重卻重要的主題——女性遭受性暴力。她的處理方式既克制又充滿同理,
2025/08/10
場殭屍疫情在韓國爆發,父親帶著被感染的女兒踏上逃亡之路。《我的女兒是殭屍》用喜劇筆觸融合親情與荒誕,讓你笑中帶暖。 在多數殭屍電影裡,病毒擴散往往伴隨全球恐慌與文明崩塌。然而,在《我的女兒是殭屍》中,這場災難的規模卻出奇地有限——疫情僅在韓國境內肆虐,而且很快就被控制下來。 但對李正煥(曹政奭
2025/08/10
場殭屍疫情在韓國爆發,父親帶著被感染的女兒踏上逃亡之路。《我的女兒是殭屍》用喜劇筆觸融合親情與荒誕,讓你笑中帶暖。 在多數殭屍電影裡,病毒擴散往往伴隨全球恐慌與文明崩塌。然而,在《我的女兒是殭屍》中,這場災難的規模卻出奇地有限——疫情僅在韓國境內肆虐,而且很快就被控制下來。 但對李正煥(曹政奭
2025/08/09
2025新版《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融合經典元素與全新角色,以更強烈的懸疑感與心理深度重塑經典恐怖傳奇,探索創傷、性別與生存的邊界。 在近年的恐怖片市場中,「傳承續集」(Legacy Sequel)幾乎成為潮流標配,《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2025)也順勢而來。它延續了 1997 年經典
2025/08/09
2025新版《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融合經典元素與全新角色,以更強烈的懸疑感與心理深度重塑經典恐怖傳奇,探索創傷、性別與生存的邊界。 在近年的恐怖片市場中,「傳承續集」(Legacy Sequel)幾乎成為潮流標配,《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2025)也順勢而來。它延續了 1997 年經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人真事就是打動人心 *七顆星**大大推薦 2009年,《三個儍瓜》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正是這部電影,讓一般觀眾開始注意到印度電影的巨大魅力。 2023年,《12 年級的失敗》居然没有歌舞,讓人耳目一新! 在我心目中,印度「三個儍瓜」,堪稱經典之神作; 今天看到「12年級的失敗」,可謂
Thumbnail
真人真事就是打動人心 *七顆星**大大推薦 2009年,《三個儍瓜》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正是這部電影,讓一般觀眾開始注意到印度電影的巨大魅力。 2023年,《12 年級的失敗》居然没有歌舞,讓人耳目一新! 在我心目中,印度「三個儍瓜」,堪稱經典之神作; 今天看到「12年級的失敗」,可謂
Thumbnail
  無聊點開的政治片,本片是以勝利者(印度)的視角講述印度於2019年廢除喀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可以想成印度版的廢掉一國兩制)所發生的政治鬥爭打恐片。   撇開其政治立場,當成印度反恐片來說其實挺有趣的,雖然槍戰的部分感覺不夠爽,但文戲方面最後議會的雙方辯駁我覺得還挺好看的。當然本片也免不了來一
Thumbnail
  無聊點開的政治片,本片是以勝利者(印度)的視角講述印度於2019年廢除喀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可以想成印度版的廢掉一國兩制)所發生的政治鬥爭打恐片。   撇開其政治立場,當成印度反恐片來說其實挺有趣的,雖然槍戰的部分感覺不夠爽,但文戲方面最後議會的雙方辯駁我覺得還挺好看的。當然本片也免不了來一
Thumbnail
「迷途新娘」敘述在印度鄉下的一個婚禮後,新郎帶新娘回夫家時因搭火車時認錯人,下車竟帶錯新娘回家,也讓兩位新娘各自踏上一場「成長與自我獨立」的驚奇之旅。這是一部在溫馨幽默的架構下對印度父權社會探討與批判的電影,劇情緊湊感人,也是一部兼具文化、兩性、幽默、懸疑於一身的印度電影。
Thumbnail
「迷途新娘」敘述在印度鄉下的一個婚禮後,新郎帶新娘回夫家時因搭火車時認錯人,下車竟帶錯新娘回家,也讓兩位新娘各自踏上一場「成長與自我獨立」的驚奇之旅。這是一部在溫馨幽默的架構下對印度父權社會探討與批判的電影,劇情緊湊感人,也是一部兼具文化、兩性、幽默、懸疑於一身的印度電影。
Thumbnail
《深夜秀》電影深刻探討了年齡、性別、種族等社會問題,引發對快速消費媒體和自由與規範的平衡的思考。
Thumbnail
《深夜秀》電影深刻探討了年齡、性別、種族等社會問題,引發對快速消費媒體和自由與規範的平衡的思考。
Thumbnail
第77屆坎城影展將於數小時後頒獎,法國各媒體展開其金棕櫚預測,在此分析〈解放報〉和〈費加洛報〉的內幕消息,與毒蛇評論。
Thumbnail
第77屆坎城影展將於數小時後頒獎,法國各媒體展開其金棕櫚預測,在此分析〈解放報〉和〈費加洛報〉的內幕消息,與毒蛇評論。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